马林,一位蜚声广元书法界的书法家,不但成功地将石刻汉魏书法搬到了宣纸上,还创造性地形成了独具自己特色的汉魏书法风貌。他孜孜以求地破解着汉隶、北魏书法之谜,深入传统,继承传统,光大传统,使得湮没千余年的汉魏书法艺术在当代书坛绽放异彩。
虚怀若谷 艺海追梦
马林的成功,源于他的刻苦和谦虚。
马林1964年出生于广元,从小喜欢写字画画。写字、画画、弹吉他、唱歌、抄小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马林的精神却很充实。作为当时孩子中间的“文艺”少年,马林一直持有一种独特的“文艺情节”。1984年,马林凭借一手不错的书法,进入广元县政协工作。工作之余,笔耕不辍。然而不久,一心想出去开开眼界的他,断然辞掉工作,抱着在书法方面一定要有所建树的想法,踏上了他的书法“追梦”旅途。
从此,马林只要有时间便到处走访书法名家,勤于交流,潜心自身艺术修养的提高。马林说:“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不仅要抱有对书法专著的‘爱慕’之心,还要经受得住寂寞和清贫。”在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中,他的生活简单而随意,几乎来往于自己的家和工作室之间。无论严寒酷暑,他天天都会奋笔耕耘。除掌握笔墨基本技能之外,马林还熟读诗书,偏好文学,将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我自小摹习书帖,所学不及古人精神的丝毫,在博大精深的书体文化前,我只不过是位卑微的‘临摹者’。”谦虚的马林说,书法积淀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书法艺术,他始终抱有敬畏之心。
光大传统 翰墨溢彩
马林无疑是一位实力派书家,四川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尤为隶书见长,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淫侵传统而又渊源有自,还不失时代感,其作品有着浓郁气韵。
马林的书法,注重传统,不流时俗,其作品既有雄强奔放之风,也含秀逸典雅之韵。细看马林作品,自然朴拙、厚重古朴而不失端庄,苍劲雅致、灵动寥廓而又清劲遒健,率真浪漫而又质朴,得高古气,有着意蕴雄厚的气息。
马林的创作之路由隶书入手,取法高古,立意深厚,然后上追两周金文,参以秦篆汉金,下涉行草,追寻晋韵唐法而不离时代审美风尚。在入古出新、质文并重的取法过程中,他不仅仅注重书写技法的精致与细密,还更加注重风格取向与审美品位。马林隶书出入于汉碑经典名刻,又于隶书及楷书《广武将军》、《爨龙颜》、《嵩山灵庙》等碑刻中汲取营养,得灵动隽逸于《石门颂》、《好大王》,在隶楷错变中窥生机所在,得变化之奥,合之以气质禀赋,以雅正之韵融而化之,从而熔铸出自家古拙灵动、气象从容的隶书面貌。其隶书线条朴茂涩劲而精气内敛,用笔雅健而意态自如;结字宽博而疏密自然,形险而势定。马林的隶书,既恪守传统正脉之路,又个性鲜明地融行草笔意于汉隶之中,既飘逸灵动,又骨力凸显,确实别具一格。
观摩马林的书法,犹如品茗,有一份淡远,一种清逸,一串惬意。马林以川人特有泼辣风格挥洒性情,浪漫情怀弥漫开来,至真至淳,令人陶醉。
书法育人 心系社会
马林除坚持创作之外,还为普及书法艺术做了大量工作。马林的学生众多。现在,马林担任市公安美术书法协会名誉主席,广元中学、广元师范学校、剑阁中学等学校的艺术指导教师。每年学校艺术节,马林都将会对书法艺术小组进行指导。
而今,作为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的马林,已在个人造诣和协会管理上成绩斐然。从1998年至今,我市书协会员增长了十几倍。2005年至今,我市每月一次的书法沙龙活动定期举行。在全省书法年展上,我市书协已多年在作品入展人数中居全省第二、三名。
在恢复重建的浪潮中,马林创作了大量感恩奋进的作品,其中多数作品被作为广元名片送给中央、各省市和援建单位。在我市的众多旅游景点中,也不乏马林作品,如苍溪红军纪念馆石刻、青川东河口遗址墙石刻、剑阁剑门关景区石刻、朝天明月峡石刻、利州区南河湿地公园石刻等。在2011“母亲中国 爱心水窖”慈善捐赠晚会上,马林将书法作品《海纳百川》作为善品参与慈善拍卖,并以当天拍得的最高善款全部捐献给中国妇女基金会。
责任编辑:陈晓梦
免责声明:本新闻、资讯和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