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傅抱石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傅抱石诞辰105周年回顾展”近日北京新保利大厦的保利艺术博物馆举办。傅抱石之子江苏省国画院顾问、傅抱石纪念馆名誉馆长傅二石先生日前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向本报记者讲述他记忆中的父亲。
对中国画进行了内在改革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傅抱石是独特的一分子,他是个不墨守成规的艺术大师,对于中国画进行了一种内部的改革,从他的绘画风格可以看出,尽管这种画法气韵格调是古典的,但笔法气势却是新颖的,而画风个性也是独特而自由的。这种非同一般的中国画面貌犹如春雷乍响,震惊了整个中国画坛。
傅抱石1904年出生于江西南昌市,父母给他取名傅长生。12岁时,进入瓷器店做学徒。正是从进入瓷器店开始,傅抱石开始爱上了画画,并开始学习篆刻。高小毕业后,傅抱石升入了江西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此开始了美术创作和研究工作。他22岁那年就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国画源流概述》,创作了《策杖携琴》、《竹下骑驴》、《秋林水阁》等作品,并开始以傅抱石署名。1931年,傅抱石进入东京日本帝国美术学校研究部学习,除了攻读东方美术历史以外,还同时学习工艺、雕刻等。
1950年,47岁的傅抱石开始以毛泽东诗词为题材的创作,他先后创作了《七律·长征诗意》、《沁园春·雪词意》、《清平乐·六盘山词意》等等。并于1952年执教于南京师范学院艺术系,担任中国画教研室主任一职。
据悉,南京博物院院藏的365件傅抱石精品,几乎囊括了傅抱石每个时期、血脉最纯正的代表作,同时也是鉴定傅抱石绘画作品真伪的标准件。在本次展览中,保利艺术博物馆从中精心挑选出的30件传世名篇有:《听阮图》、《潇潇暮雨》、《山鬼》、《强渡大渡河》、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意等。
将毛泽东诗词
融入自己作品
傅抱石的绘画题材很广泛,其中,毛泽东诗词中所表现的意境他创作涉及较多的一个主题。傅抱石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毛泽东诗词,并用其惯用的表现文学作品的方法,将毛泽东诗词当中那些激动人心的篇章移入自己的画面中。不过,他仍然保留了自己既有的山水画风格。到了20世纪60年代,傅抱石创作毛泽东的诗意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时代感更强烈,也更具有装饰性,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毛泽东诗意山水画在新山水画中获得了特殊的地位,新山水画也因为毛泽东诗意画的表现而在国画中得到了少有的重视和广泛的影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毛主席《登庐山》诗意、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意、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词意等。
对话傅抱石之子傅二石:
“父亲有文房五宝,
第五宝就是酒”
广州日报记者:傅抱石先生在生活中是个什么样的人?
傅二石:他一生为国画而生。他非常勤奋执著,对中国的艺术非常热爱。我小时候,正赶上抗战,当时,我们住在四川重庆的郊区金刚坡,以躲避日本人的飞机轰炸,在那里一住就是8年。金刚坡让我印象深刻。在那里,我发现了父亲作为一个艺术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对大自然不同形态,不同细节的勤勉观察。比如,下雨了,大家都去躲雨,他却不然,他有时候打伞,有时候甚至不打伞,到金刚坡附近的高处观察山川烟云的变化,后来我发现父亲常画出逼真生动的雨景,父亲的很多名画都是画雨景,如《潇潇暮雨》《万竿烟雨中》等。就是因为我们住的重庆郊区雨水多,不少雨景画面在我看的都非常亲切。
对于学习绘画的我来说,能够得到父亲的教导非常难得,尽管父亲去世得早,但我牢记父亲的教导,一进入大自然,就像小学生一样,好好拜大自然为师,黄山我常常去,每次去都像小学生一样仔细的观察和学习。
广州日报记者:傅抱石先生平时有什么爱好?
傅二石:父亲好酒,非常有名,我小的时候,常常去给父亲打酒,那时候,没有瓶装的酒,而父亲有酒瘾,就让我拿个空瓶子跑到几里路外的小酒店去打酒,每天几乎都要去。
酒对父亲有两种作用,他不光吃饭,画画时候也要喝酒,人家是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对父亲而言还要加上一宝,是文房五宝,第五宝就是酒。我看到父亲平时画画时,常一手拿笔另外一只手还拿个酒杯。画完后,如果创作得很成功,父亲就拿出一个图章印上去,这个图章刻的是,“往往醉后”,意思是说他的画都是在喝醉后完成的。父亲他好画李白,也喜欢画李白喝酒,在我看来,父亲自己也有些李白的风格,他的很多优秀作品都是喝酒后画出来。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