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新闻报道:日前东京六木本三得利美术馆正在举办一场名为“南蛮美术的光和影——泰西王侯骑马图屏风之谜”的展览(安土桃山时代即公元十六世纪中期至十七世纪初期,日本与葡萄牙、西班牙进行贸易通商,并把伊比利亚半岛诸国称为南蛮国)。本次展览将展至12月4日。
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前中叶,随着传教士的到来,基督教在日本广为流并因此诞生了一门新的艺术形式,它被称为“南蛮美术”。由于受到葡萄牙、西班牙传教士的异族文化影响,传统绘画和工艺被蒙上了新的色彩,引人夺目。展览集中展示了南蛮美术由盛到衰的各时期作品。在众多的美术作品当中,“泰西王侯骑马图屏风”被认为是首次具有油画风格的日本画,是整个展览的焦点所在。
这些刚具有油画风格的日本画往往会描绘巨大的南蛮船以及穿着黑色大袍子的传教士。其中评价颇高的是丰臣秀吉御用画家狩野内膳所绘的“南蛮屏风”(国宝级文物,神户市立博物馆藏)。画面描绘了品类繁多的商品以及基督教的传教盛况,揭示了当时贸易已经和宗教融为一体的社会局面。
以泰西王为主题的“泰西王侯骑马图屏风”是屏风系列中的一组作品,现在被三得利美术馆和神户市立博物馆所收藏。同时公开的还有经过这四个半世纪的风雨,绘画保存现状的光学调查结果。
在这些屏风中,很明显可以看到的是由于受到镇压基督教的影响,南蛮美术也逐渐走向了衰落。后期更多的是描述信徒被斩首的殉教图,大部分美术作品被销毁殆尽。当时中国正处于清朝鼎盛时期,基督教也受到了禁教镇压,基督教的教产被大肆破坏,相关美术作品基本无存。在日本教科书里经常出现的名画“圣弗朗西斯科像”能够流传到今天实在是一个奇迹。
责任编辑:陈晓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幽默油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