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  会员注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2018中国冰雪画派新疆行系列报道

首   页 书画艺术动态 历代山水名家 当代山水名家 网站推荐画家 实力派画家推荐 理论之窗
各地美协组织 展销大厅 书画定制 国画山水流派 艺海趣闻轶事 书画收藏指南 合作交流
      当代山水画名家
白雪石 傅家宝 郭公达
刘继潮 章 飚 裴家同
朱松发 朱修立 陈玉峰
张自生 朱 冰 张卫平
  更多
      历代山水画名家
展子虔 李思训 李昭道
王 维 关 仝 荆 浩
巨 然 郭 熙 李 成
米 芾 王希孟 张择端
范 宽 马 远 夏 圭
李 唐 刘松年 王 蒙
倪 瓒 赵孟頫 黄公望
仇英 查士标 唐 寅
文徵明 董其昌 朱耷
龚贤 梅清 石 涛
王 翚 王时敏 吴石仙
萧云从 王原祁 吴 历
  更多
      书画收藏指南
2009年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作品市场价格状况统计
教你如何欣赏国画
教你如何收藏国画和鉴别真伪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悬挂字画的窍门
如何保存收藏的字画
书画收藏家成长秘笈:三大基本功七项注意
投资书画“四字方针”
当代书画收藏进阶
书画收藏五忌
字画收藏小知识
怎样选择书画收藏品
收藏名家书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收藏“四忌”
收藏中国书画最好不装裱 画心保存有利长期保护
文房用品的品位身价
平民收藏如何捡漏
提高鉴赏能力 艺术品投资:长假修炼内功好时机
非理性投机都会失败 艺术市场绝非股票市场
北强南弱 艺术品市场区分南北值得商榷
赝品书画并非全是“劣品”
宋元书画为何屡以天价成交?
小印章有大乾坤:如何判断一枚印章的价值?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市场亮点:大名家女性题材画是收藏上好之选
艺术要与聪明的钱结合?
粉彩瓷板作品《黄山四千仞》拍出680万元高价
民企进入艺术品市场最盼资金安全
郭庆祥谈清代皇家宫廷艺术收藏品
圆明园海外寻宝 大英博物馆担心中国追讨文物
骗子模仿书画家范曾声音 卖假“奇石”等行骗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万达10年:斥巨资收藏名画期待丰厚回报
今日中国艺术市场当真回暖了吗?
中国艺术拍卖企业距离“垄断寡头”有多远?
  更多
      各地美协组织
安徽省淮北市巾帼画会
安徽省宿州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宿州市青年书画家协会
安徽省芜湖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宣城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池州市青年美协会员名单
安徽省池州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周口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漯河市工艺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新乡市美术家协会
浙江省金华市美术家协会工作会议磐安召开
山东省五莲县美术家协会
  更多
 
    兰亭故事汇:镌刻在丛帖中的《兰亭序》
兰亭故事汇:镌刻在丛帖中的《兰亭序》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腾讯新闻   加入时间2011-9-29 8:58:46

   

 

王羲之是东晋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的大书法家。他从小拜卫夫人(卫铄)为师学习书法,认真钻研,青年时期就很有成就,能写出一笔“婉然芳树,穆若清风”的卫体书。关于他书法新体的形成,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他的好友谢安、孙绰到家里做客,羲之拿出了新写的得意之作章草书诸葛亮《梁父吟》,挂上墙让朋友观摩。大家对这幅古朴浑厚的书法都赞不绝口。这时,他十五、六岁的儿子王献之正好经过,站着思索了一会,忽有所悟地说:“父亲,我认为传统的章草书法气势不够开拓,而且缺乏神韵,还不如民间有人写的似草非草、介于草书和行书之间的‘藁书’美观、大方,容易辨认。您是不是能够变一变字体呀?”后来王羲之对于儿子的话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认为有道理。于是,他渡江北游名山大川,看到了李斯等人的书法,又到洛阳城下,去看蔡邕的《熹平石经》,大大开阔了眼界,从而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一变汉魏以来的书风,创出了妍美流便的书体,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后人尊为“书圣”。

《兰亭序》是王羲之写的一篇千古流芳的文章,文风清秀,语语玑珠,书法妍丽。《兰亭序》全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字字象天马行空,修行自在。凡是重复的字,写法都不雷同,如七个“不”字,五个“怀”字,不同的位置,不同处理,能随类赋形,各有变化。至于二十个“之”字,更是有的工整似楷,有的流转如草,大小参差,千姿百态,令人赏心悦目,赞不绝口。在中国书法史上,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人们为他这篇佳作所折服,钦佩、崇拜,成为历代学书人临写的范本,被奉为圭臬,对后世影响巨大。

现今流传下来的《兰亭序》帖,许多都刊刻在丛帖中。帖是古代人为了学习书法仿照的样本。我们知道,练习写毛笔字如果有好的样本,吸取别人的长处,加之勤奋钻研,能更快地掌握书写要领,使书法水平加速提高。古来临帖有两种依照物,一种是墨迹,一种是刻本。墨迹有真迹和临摹本之分,《兰亭序》的墨迹真本只有一份,相传作为了唐太宗的陪葬物。所幸唐太宗生前,命从臣能书者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各自临写,并命供奉拓书人冯承素等摹拓数本,分赐亲贵近臣,于是才让后人见到王羲之的文章、书法之妙。

唐代复制书法的方法是双勾填墨的摹本,优点是较接近原帖,但复制的速度太慢,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刻本应运而生,就是将文字刻在石头或木板上,再用纸墨棰拓下来,供人临写。这种拓印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印刷术。

关于刻石拓本,相传于唐或更早就出现了,但无实物证据,真正兴盛起来是在北宋。宋代各种拓本纷然涌现,南宋时刻帖更成为一种风气。《兰亭序》的翻刻和收藏,兴盛于南宋,有士大夫家刻一石之说。据宋桑世昌《兰亭考》、俞松《兰亭续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等书记载,宋人家藏兰亭百种以上者有薛氏二百余种、康惟章百种、王厚之百种、贾似道八百种、宋理宗赵昀内府一百十七种、游似百种等等。其中宋理宗赵昀内府所收,记载版目最详。

什么叫“丛帖”?丛帖和单帖是根据拓本所收内容种类多寡而定。单帖就是只收刻了一个人书写的一种帖;丛帖是将一个人或多个人的几个帖汇集起来刻成,也称“汇帖”、“集帖”。我们现今能够见到传世最早的一部丛帖,是刻于淳化三年(公元992)宋太宗赵光义命翰林侍书王著编刻的《淳化阁帖》。它的出现,从此掀起了刻帖的高潮。

宋代的丛帖如石邦哲的《博古堂帖》、曹之格的《宝晋斋法帖》等将王羲之的《兰亭序》刻入。明清两代,出现于丛帖的《兰亭序》更多。如周宪王的《东书堂帖》、文徵明《停云馆帖》、邢侗《来禽馆帖》、吴廷《余清斋帖》、董其昌《戏鸿堂帖》、章藻《墨池选堂帖》、王肯堂《郁冈斋帖》,陆元瑞《玉烟堂帖》、陈甫伸《渤海藏真帖》,清内府《三希堂帖》,冯铨《快雪堂帖》梁清标《秋碧堂帖》、刘光旸《翰香馆帖》、曾恒德《滋蕙堂帖》、蒋陈锡《敬一堂帖》等等都收刻了《兰亭》,计算来从宋起大约有六十多种。

流传至今的宋代拓本已经稀若星凤,保留下来的也多是单帖形式的《兰亭》。但明清时期丛帖中镌刻的《兰亭》,对宋拓版本的缺失起到了资料补充的作用。如《星凤楼帖》,有人说是宋曹彦约刻,有人说是曹士冕刻,但从未见有宋本流传,传世均为明代刻本。故宫(微博)博物院藏有一部《星凤楼帖》,一种“定武本”《兰亭序》刻于丑集之中。帖首刻“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书”。帖中“永、“会”、“亭”、“脩”、“群”、“清”、“激”、“列”、“之”、“叙”、“幽”、“欣”、“由”、“世”、“殊”、“事”等字残损,根据拓本上的缺字情况,此本的底本,九字和五字都已经损坏了。在帖的十四、五行下部之间,还刻有一个“僧”字。这个字常常出现在拓本上,传说原是梁徐僧权所盖的压缝章,时间久了只剩下一个“僧”字,镌刻拓本的人照刻下来而行成的。此套拓本清宫旧藏,《石渠宝笈三编》著录。卷首篆书刻“星凤楼帖”名,以地支为序排卷次,篆书刻“子集”等字样,卷尾篆书刻款二行“绍圣三年(1096年)春王正月摹勒上石”。卷一汉魏人帖,卷二至卷七晋人书,卷八宋齐梁陈人书,卷九至卷十二唐人书。钤“石渠宝笈”、“宝笈三编”、“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嘉庆御览之宝”、“嘉庆鉴赏”、“武陵华伯子图书”等印。

刻于各种丛帖中的《兰亭序》版本很多,《星凤楼帖》有“定武本兰亭序”,《停云馆帖》中有“宋薛道祖书兰亭序”,《馀清斋帖》刻“虞世南临兰亭序”,《郁冈斋帖》有“岭字从山兰亭序”,《三希堂法帖》有“陆继善双钩本兰亭序”,《耕霞溪馆帖》刻“本蜡本双钩兰亭序”等等,不胜枚举。

丛帖里收刻的《兰亭序》,是人们用搜集到的各种不同版本刻成,虽然具体结字、笔画肥瘦、字画残损等具有差异与区别,但是镌刻者的目的都是弘扬兰亭文化,也正是兰亭的艺术感染力和前人的热情使得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得以传承延续。

 

责任编辑:陈晓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搜藏网 福建美术在线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
更多友情链接

网站版权持有人:中国 山水画艺术网

页面浏览设置:1024×768分辨率

本站中文名称: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本站网址www.zgsshw.cn  本站所有资料信息未经我站同意禁止转载,否则法律责任自负。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部电话:13805590554   电子信箱:6-0-8@163.com  工作专用QQ:384169963    2522440660    

办公微信:zgsshw  法律维权: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备案编号:  皖ICP备11008522号-1   备案图标.png皖公网安备 341003020002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