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在各展区相继盛大开幕,而围绕全国美展的各省市的展览也在各省市陆续举办,毫无疑问,这是本年度美术界的一件大事,也是美术界五年一度的盛会。虽然,业内人士对全国美展还是充满期待,还在谈论,还在计较,尤其是在青年群体之中,在那些已经习惯参加全国美展的美术家之中,可是,毋庸讳言,全国美展的影响力正逐渐减弱。26日,“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云南省美术作品展览”在昆明隆重举行,同时,举办了一个座谈会。一位多次参加全国美展的画家在会上的发言,令举座皆惊。他说走了2个展区,其中在一个展区,展厅内连他在内只有2位观众,基本上可以说是门可罗雀。所以,有朋友约他去上海看中国画的时候,他拒绝了,因为在他看来没有什么值得可看的作品。他回想在上个世纪80年代看全国美展时候的激情,已经是今非昔比。回想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的时候,在离中国美术馆不远的《红旗》杂志那个地下的招待所里,云集了各地来观摩全国美展的美术工作者或爱好者,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和左右的人一样都是怀着一种朝圣的心情。高谈阔论,有点像五四青年。
富有理想和激情的时代与极其现实的时代,表现在全国美展的影响力方面是不一样的。正好像今天的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和当年没有悬赏的革命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组织的创作有很大不同一样。这位发言者还谈到在版画展区看到北京的版画,实在是失望:一是许多名家没有参加;二是参加的作品水平一般。作为北京初选的评委,我也是深有同感。他说这话的时候,全国美协副秘书长李荣海先生也在座。我们都感到尴尬。这就是全国美展的困境。名家的缺席已经是各画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所谓的全国美展实际上已经是全国青年美展。尽管像云南这样的边远地区,在组织发动创作方面都是一如既往,而且是不遗余力,可是,时代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多元化影响下的号召力的衰减。当年的一呼百应,如今是各取所需,有的应有的不应。因此,应该倍加珍爱那些还在响应全国美展的美术家,他们是今天之所以还能够举办全国美展的基础。
所以,应该研判全国美展的影响力,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全国美展的画种、规模等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是重塑全国美展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关键。从1984年的第六届全国美展开始,分画种在9个展区同时开幕的规模性效应,今天在展览的时代已经没有了它原来的效果。如果某一个展区的画种不能吸引全国和当地的观众,那么,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不能为展区而设展区,为画种而设画种。全国美展应该从规模化向精英化转变,在缩小规模的基础上,将画种集中到传统的国油版雕之上,其余的归纳到综合类。综合类的作品可以由全国性的专门画种展览中的优秀作品组成。以设计类为例,因过于庞大和繁杂,全国美展的设计展区很难涵盖,而现在的展览水平不及那些设计类的专门展览。比如,把全国书籍装帧展中的优秀作品收入到全国美展的设计展区,那么,书籍装帧就是最高水平的。依此类推,这是解决全国美展整体水平下降的方法之一。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