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凭着深厚的文博知识和先知先觉,靠“捡漏淘宝”,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
他,深入研究、见多识广,频频著书立说,传播灿烂的中华文明;
然而,面对日盛一日的收藏热潮,频频刷新的艺术品拍卖价格,他却冷静地表示:中国人不适合拍卖艺术品……
他,就是中国收藏第一人、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
乱世藏黄金,盛世兴收藏。
4月8日,马未都应民盟广东省委、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邀请,在珠江宾馆作了《收藏与历史》专题演讲。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在近一个半小时的演讲中,马未都从中国历史上的王朝盛世,讲到收藏背后的文化背景和精神诉求。随后,马未都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谈盗墓
古墓十墓九空
国人历来有厚葬先人的传统,特别是盛世。与中国厚葬文化相适应的是中国的盗墓文化,因此许多大墓都被破坏了。
羊城晚报:像你刚才演讲所说的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盛世,其中汉代盛世厚葬风气很盛,其价值几何?
马未都:国人历来有厚葬先人的传统,特别是盛世,当下也是如此。我上次去咨询北京墓地的价格,一问不得了,北京最贵的房子12万/平方米,北京的墓地30万/平方米。人家咨询小姐一说,你还不敢只买一平方米的墓地。她说:“买一平米墓地,你家里的先人就只能坐着,不能躺着。”
汉代的墓葬文物确实非常丰富。像河北解放初期开发过一个汉代大墓葬,现在河北博物馆还放着从里面拿出来的1.5万件文物,最有名的就是长信宫灯。可惜的是许多大墓都被破坏了。
羊城晚报:是因为盗墓吗?
马未都:与中国厚葬文化相适应的是中国的盗墓文化,因此古墓基本是十墓九空。
建国以来,我们对古墓是不主动挖掘,都是被动的,基本都是因为基建的原因而发现古墓,进行抢救性挖掘。因为墓葬一旦破坏,就没有价值。
有一次,陕西省发现了两个古墓,土层保护得很好。考古队来就往下挖,挖到三层楼深时发现了盗洞,不过专家说是唐代以前的。当挖到四层楼深时,考古队报告说:“今天挖出了娃哈哈矿泉水瓶,瓶上写着2003年某月某日,估计前后39人次进入墓地。”
还有安阳曹操墓,专家进去时发现有产自全国各地的香烟盒子和方便面塑料袋。
谈拍卖
国人不适合拍卖艺术品
中国人要面子,拍卖变成跟别人较劲了。不像西方的收藏者,事先对拍品有心里预算,超过支付能力就不出价了。这造成最近所有的高价都是中国人“创造”的。
羊城晚报:苏富比拍卖行在纽约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估价在800-1200美元的民国粉彩双耳尊,最终以1800.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18亿元)的高价被中国投资客拍得,是估价的2.25万倍。这是否反映了当前人们对艺术品盲目收藏的热情?
马未都:改革开放三十年使中国老百姓兜里有了钱,但投资途径还比较少,股市风险太大,投到楼市又没法买到房子,在这种情况下,能让老百姓伸手的就是艺术品。艺术品盘子很小,去年投资者热情高涨,也就五百亿的成交量,再把水分挤出去,也就三个百亿。这跟股市没法比,股市一天有时候都上千亿。
古代艺术品是个衡量,不会增加了,进入博物馆里,更不可能再流通,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在艺术品投资方面,中国人很有激情,一个瓷瓶从800美金拍到1000万美金,这里肯定有非理智行为。
羊城晚报:您觉得苏富比的瓷瓶具有这样的价值吗?
马未都:从照片上看,瓶子应该不是民国的,而是乾隆时的。但即便如此,它的价格也有点高,因为瓶子底座掉下来,又粘上去的。瓷器一经修复,价值就大大削弱了。
我认为,中国人并不适合拍卖。中国人要面子,本来想要100,一看人多,就可能出110,拍卖变成跟别人较劲了。不像西方的收藏者,事先对拍品有心里预算,超过支付能力就不出价了。这造成最近所有的高价都是中国人“创造”的。
上次,有一个中国人在班布里奇拍卖行,花5.5亿元人民币买下了一个乾隆瓷瓶,但拍到艺术品后他又没有支付能力了。
羊城晚报:投资艺术品风险是否很高?
马未都:风险我不敢说,因为很多艺术品的价值是不可计算,尤其是古代艺术品,时间成本没法计算。
1985年,我在上海友谊商店看中了一个碗,但需要三万外汇,不舍得买。后来,这个碗被一个日本人买去了,再拿出来拍卖的时候已经拍到了700多万。2000年日本危机来了,这个碗再拿出来拍了两千万。我估计,这个碗现在至少一个亿。
谈投资
不鼓励老百姓参与
老百姓进入艺术品投资的市场,至少需要一定的判断力,同时还需要机构支持。监管艺术品投资的国家级机构没有出现。而现在的资讯发达,捡漏几乎是不可能的。
羊城晚报:中国正在掀起收藏热,但真正的收藏家却没有,现在很多顶级富豪进入这个领域。有媒体报道,去年有好多煤老板,提着一麻袋的钱来买艺术品,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马未都:在艺术品市场不懂行的人多是正常的,哪个市场都一样,比如说在证券市场,老百姓炒股也不见熟知各个证券条文和各公司的背景。
我认为,经济规律是个普世的规律,全世界都一样,物品一定向最有经济价值的地方流动。为什么艺术品中心向中国移动呢?因为中国人有钱了!
羊城晚报:现在但凡手里稍微有点钱的老百姓都想进入艺术品的投资领域,对于普通老百姓,他该怎么做呢?
马未都:老百姓进入艺术品投资的市场,至少需要一定的判断力,同时还需要机构支持。
监管艺术品投资的国家级机构没有出现。股市这件事由证监会管着,尽管有些不规范的地方,但他毕竟还是有条例的。我们上大街有警察管的,虽然有违章,但总的城市交通框架没有问题,只是你个人的问题。如果这个城市根本没有交通法规,那你个人再守规矩也是瘫痪的。
羊城晚报:您靠“捡漏淘宝”,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现在的老百姓还有这个机会吗?
马未都:以前那个人弃我取的时代不复存在了。过去我们那会,没有人关心艺术品,所以我经常可以淘到宝。我在广州地摊都淘过不少宝贝,就在高第街。而现在的资讯发达,每个人都知道了艺术品是个好东西,捡漏几乎是不可能的。
班布里奇拍卖行5.5亿元人民币拍出一个乾隆瓷瓶,第二天连外国人都在家里翻东西,看有没有值钱的,拍卖行邮箱也被塞爆了。所以,我从不鼓励老百姓去收藏,尤其不鼓励老百姓去捡漏。
如果当年也有你们这些记者的报道,有今天这么发达的资讯网络,恐怕我想捡漏都难了。
谈“观复”
是我年轻时的热情
观复博物馆没有任何企业支撑能达到盈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奇迹。希望能够有基金会制度的介入,等我退休后,让观复博物馆继续经营下去。
羊城晚报:您能谈谈观复博物馆现在的情况吗?
马未都:观复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今年进入第十五个年头。这个行业发展得很快,速度超过了我最初的想象,现在全国有3024家博物馆。目前,国家的博物馆是免费开放的,花财政的钱。而观复博物馆没有任何企业支撑能达到盈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奇迹。在这么多博物馆里,观复博物馆是目前唯一出现盈余的博物馆。
我做博物馆主要是靠我年轻时的一份热情,我希望博物馆能够永续生存,不要因为我个人的变故而变故。因此,我希望能够有基金会制度的介入,等我退休后,让观复博物馆继续经营下去。
(书画新闻责任编辑:方健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