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负时代重托,开创美术理论新局面
——中国美协第三届理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综述
陆军、董立军
春节将临,万象更新。2011年1月12日,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理论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新一届理论委员会主任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副主任王仲(《美术》杂志原主编)、刘曦林(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张晓凌(国家画院副院长)、李一(《美术观察》主编)、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履生(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杭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梁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委员丁宁(北京大学教授)、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宏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传冬(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许向群(解放军文艺出版《军营文化天地》主编)、余辉(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邵建武(《人民日报》美术版主编)、陈平(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林木(四川大学教授)、罗一平(广东美术馆馆长)、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赵农(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徐虹(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殷双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钱海源(湖南省展览馆创作员)、康书增(新疆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曹意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黄宗贤(四川大学教授)、黄河清(浙江大学教授)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主任薛永年、副主任兼秘书长李一主持。
首先,薛永年主任就新一届美术理论委员会的工作方略、长期规划、工作重点、活动项目、活动方式提出了建议。他指出新一届理论委员会将本着协会章程第八条规定,“努力加强美术理论建设,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美术评论,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站在整个国家文化角度考虑问题,团结一心,求同存异,群策群力,为“融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不辜负时代重托,努力为推动中国美术理论事业和整个美术事业的发展而开创新局面。今后要把理论委员会办成学习型的班级,办成团结关心理论委员会内外广大美术理论家的核心,办成认真思考踏踏实实干实事的团队,围绕大局,密切联系实际,掌握正确方向,把握学术前沿,提高精神素质,减少盲目性,增加自觉性,认真继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美术的优良传统,坚持艺术地把握世界而尊重艺术规律的原则,努力建设当代的、民族的和开放包容的中国美术理论体系,开展严肃的美术批评,谋划理论创新的新思路,破解理论认识上的新难题。拟在今后5年内,搭建一个可持续的高端理论平台,定期举办“美术中国论坛”,加强与中国美协各艺委会和各地美协理论委员会的联系,推动地方美协理论委员会的成立与发展,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工作重点将放在研究艺术发展规律,开展严肃的美术批评和建构当代中国美术理论体系方面。2011年将配合中国美协举办的庆祝建党90周年大型美展召开研讨会,继续承办表彰“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活动。并就当前美术创作和理论研究问题,举办与有关艺委会或地方合作的学术研讨会。
与会委员围绕薛永年主任所提出的工作思路和设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定期举办“美术中国论坛”是十分必要也是可行的,在逐渐走向文化自觉的今天,通过定期的论坛向世界发出中国美术的声音,讨论和解决前进中所出现的问题,破解理论认识上的新难题对整个中国美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许多委员就“美术中国论坛”的主题、活动方式发表了意见。
进一步认识理论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理论委员会的功能,加强责任感,自重、自信、自强,是会议讨论的热点之一。王仲认为应该强调理论委员会的功能,加强理论对美术创作的指导作用,理论要联系实际,立足于发展,可考虑从中国美术创作实践方面确定研讨活动的选题。美协的其他艺委会是单一的门类,而理论委员会的工作涉及到各艺术门类,应尝试与其他艺委会合作办学术活动,同样可以与各地美协共同举办活动。刘曦林希望中国美协进一步重视理论工作,充分发挥理论家的作用。梁江认为对美术的重大问题,理论委员会应该有自己的声音。罗世平建议认真思考理论委员会的角色和定位,工作重点要放在如何引导美术的发展上,不能再摇摆不定。林木也认为理论委员会在各种美术活动中要把握好方向,理论家要有主心骨,应该考虑怎样界入活动,不能被别人牵着走。殷双喜建议理论委员会举办国家级的美术论坛,要注重品牌质量,让更多的青年美术理论家脱颖而出。徐虹强调理论委员会应有国际视野,自己的品牌、学术立场和发声的途径,既要有近期目标,更要有远期目标,应找出一些终极关怀的题目来讨论。
认真研究艺术规律,建立美术批评标准是许多委员关心的问题。王宏建认为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术理论体系是当务之急,责任重大,对美术批评标准要认真研究,美术批评要负重任,对在世和不在世的美术家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黄河清针对当前的美术现状,认为建立中国的艺术标准是当前的重要任务,首先要有文化自信心。余辉结合自己的研究状况,认为中国的美术史论在国际上重要的是话语权问题。
与会委员越来越认识到对创作实践研究的重要性。钱海源指出美术创作实践研究是一个大课题,应该进一步重视。郑工认为确定研究选题范围时,应侧重于创作实践的理论研究,当前的大项目少,个人的研究过于零散,应集中力量做大课题。
对中国当代艺术的阐释是美术理论家不能回避的责任。张晓凌从文化发展战略的角度指出,美术理论家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做中国当代艺术的阐释者和推广者,要化大力气研究中国当代艺术,从根本上扭转中国美术在世界上的形象。黄宗贤认为理论委员会应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关注当代艺术,包括民间的体制外的艺术都要认真研究,积极反映现实问题,理论家不要自我边缘化。
基础理论研究、美术史研究是美术理论委员会工作的重要方面。理论委员会委员大多来自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如何进一步推进基础理论研究和美术史研究是大家关心的问题。陈平结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美术史研究年会,谈了世界性与美术史构建的关系。张敢结合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学的经验,指出研究西方美术史,研究视点研究立场最重要,中国的美术理论家对西方美术史应该有自己的立场和判断。
加强中外美术交流,走出去请进来,与世界各国美术家美术理论家建立密切的联系,彼此交流学术成果,在今天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许多委员建议在工作规划中,把中外美术交流纳入其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国家对中国美术的了解是局部的、支离的,理论委员会有责任向世界整体地、系统地介绍宣传中国美术。
长江后浪推前浪,培养青年美术理论人才是与会委员热议的话题。黄宗贤等委员建议理论委员会设青年理论家评奖的平台,薛永年主张大力扶持青年美术理论家,在适当时机开展青年美术学术论文评奖,表彰优秀的青年美术理论家。而学风端正,评审公正是学术建设的重要方面,陈传席对此发表了建设性意见。
最令人感动的是,许多委员在发言中所表现出的高涨的热情和高度责任感,他们纷纷表示不辜负时代重托,按照薛永年主任提出的工作设想,团结合作,充分利用拥有的学术资源,为理论委员会发挥自己的作用。张晓凌表示,国家画院愿为理论委员会的学术研究提供方便。陈履生希望扩建后的国家博物馆成为理论委员会学术研讨的阵地。梁江表示中国美术馆要与理论委员会密切合作,共同举办学术活动。邵建武认为理论委员会要做大事,他愿意搭建理论家和收藏家的桥梁,且《人民日报》美术版可为理论委员会学术活动配套宣传。罗一平建议继续做好“广东论坛”,广东美术馆可以成为理论委员会的展示平台。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广东拟举办大型纪念展览,希望理论委员会组织学术论坛。许向群委员作为部队系统的代表,希望大家多研究军旅美术,愿为理论委员会的学术活动多承担些责任。刘伟冬希望理论委员会在南京举办学术活动,南京艺术学院愿做东道主欢迎大家。赵农、康书增委员作为西部地区的代表,希望大家深入研究西部美术和少数民族美术,愿在任期为尽职尽责,贡献自己的力量。
薛永年主任作最后总结,他感谢各位委员的建言献策,表示根据大家的建议,再进一步协商,制定出工作计划。他说新一届理论委员会将把握好自己的学术定位,横看世界,纵看历史,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这次会议召开的前一天,中国美协召开了国家美术“十二五”规划会。两次会议的召开,明确了今后五年美术理论的发展目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将证明,新的理论委员会定会发扬上一届理论委员会的成绩,在新的起点,开创美术理论新局面。
(书画新闻责任编辑:方健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