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中国 美术 发展 美术馆 震撼
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李琦的《毛主席走遍全国》、罗中立的《父亲》、徐悲鸿的《奔马》……走进新中国60年蔚为壮观的美术长廊,不仅领略到新中国美术60年令人炫目的美丽和震撼,而且可以透过这一幅幅画作组成的窗口,从中看出新中国60年发展的脉络和风景。
60年名家名作蔚为壮观
8月31日,周一。这一天,通常是博物馆、展览馆的“闭馆日”,因为周一逛博物馆、看展览的人最少,大多门可罗雀。
但这个周一的中国美术馆,却仍然是川流不息,迎来了络绎不绝的人群。“都是奔着‘新中国美术60年展览’来的。昨天参观的人有8000人。”中国美术馆馆长办公室的李静月告诉记者。这个由文化部主办、中国美术馆承办的大展,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参观人数突破10万人次。
一场阳春白雪般的美展,为什么能“曲高和众”呢?
“能有一个机会汇集这么多作品,我这辈子可能都看不到第二次了。”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这样评价这次美展的“含金量”。美展汇集名家名作687件,囊括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大部分重要创作成果,很多国宝级的美术作品都是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宝”。除了中国美术馆的馆藏,还从国家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借来部分珍贵美术作品,还有部分作品来自私人收藏,个别的标志性作品,也有从企业借来的。“压箱底”的东西都拿出来了,“价值无法估量”。
从反映新中国屹立东方到描绘人民群众投身国家建设,从歌颂革命历史到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60年名家名作的美术长廊,不仅是艺术上的宏大画卷,也是60年国家和社会的磅礴史诗。
“存形莫善于画”
美展上的中国画展区,有一幅江苏画家刘二刚先生的画作《山重水复》,在崇山峻岭和滔滔激流之间,画面上还有刘二刚画作中标志性的“白发老者”安坐一叶扁舟顺流而下。
回到南京之后,记者联系上刘二刚先生,请他谈谈这幅画和60年美展。“这大约是我1993年画的吧。”刘二刚说,这幅画和他的很多作品一样,是借山水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些感触。1993年的中国,小平南巡之后,改革开放迎来了又一个春天。“美展选中这幅画,也许是因为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的寓意正好契合了当时的时代脉搏。”
范迪安认为,60年来的每一个年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特色鲜明的美术作品,其人物造型、画面色彩、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神情、风景处理、光线感觉都充满了时代的特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属于社会主义家园建设的共同理想期,用非常明朗、阳光的精神面貌,以集体主义的生活方式体现在画面上。很多人认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品有两个字可以概括,就是“健康”。20世纪八九十年代,思想解放,打破观念,老中青画家所形成的一种思想深刻性体现出来。2000年之后,随着信息时代到来,绘画风格更加多样化,更加个性,甚至绘画图像的表达更加具备信息时代的特点,这些跟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完全都是对应和同构的。
“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 60年来中国美术的视角宽阔地驻落在社会发展变革和进步的各个方面,从而为崭新的时代与火热的生活造像“存形”,留下了历史和显示在不同艺术家画笔下的投影。
中国人找回了文化的自信
60年美术展上有一幅《在新时代的亚当和夏娃》,这是“八五新潮”的名作。在闭关锁国禁锢了30年之后,突然打开国门,发现西方世界的东西满眼都是稀奇的、新鲜的,对当时的艺术家是非常大的震动。“八五新潮”画作更多的是对西方的“直接借用”,创作的成色明显不足,可以贴上“全盘西化”的标签。60年庆典性的美展忠实地收录了这幅有争议的名作。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只要是西方的,都是好的。”《画刊》副主编靳卫红1985年进入南京艺术学院读大学,对“八五新潮”一点也不陌生,但几年后她却开始潜心水墨画。“一味学习西方,人家最多拍拍你的肩膀,表扬一句:‘学得不错’。但要人家能更多尊重你,坐下来认真地和你交流,你就要有跟别人不一样的艺术理念和表现形式。”1995年,靳卫红就带着自己的作品去荷兰“鹿特丹现代艺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为什么外国人自己掏钱请我们这些中国人去办画展呢?就因为很多当代中国人的美术作品里有‘中国人的东西’,代表中国人在艺术上的独特建树和中国文化的神韵。”
她认为,从“全盘西化”,到美术领域世界范围的“中国热”,再到中餐、中医、中国茶道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反映了中国的艺术家已经在世界舞台上逐步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也反映了当代中国人开始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文化身份,并逐步重拾民族和文化的自信。
对美的追求永不停步
在中国美术馆,记者碰到了展览期间“二进宫”的张秋来。
北京铁路二中的退休老师张秋来告诉记者,在布展还没结束的时候,他就来看过一回了。这次是专门来把上次没看到的“油画”和“国画”部分补齐。老人住在虎坊桥,坐汽车赶到五四大街的中国美术馆花了一个多小时。
8月31日,是开学前一天,北京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看这难得一见的高水准展览。
“你看,这幅画上的人是50年前的,他们当时也很爱美的。你看那个时候小姑娘的蝴蝶结是系在前额上面一点的地方的,衣服的式样、鞋子都跟现在不一样……”方美这天特地请假,带着在人大附小读书的孩子来看展览。记者看到她在一幅50多年前的画前仔细地给10岁的女儿讲着。方女士说,她是特地让孩子来陶冶一下,感受一下,也让孩子了解更多60年来的历史。
讲着讲着,方女士又回到了“美”的主题。她说虽然她小时候大家都比较穷,也没有多少条件打扮,但还是很爱美的。过年了,妈妈会买个二尺长的“头绫子”扎在头上。
即使在文革那样的年代,人们身上衣服的颜色和款式比较单调,但人们对美的向往依然没有停息。阅读60年来的美术,就是阅读一部60年来的中国人精神追求的心灵史。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