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幼年时脑子比较迟钝,他的父亲文林,曾担心他长大后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可是,由于文徵明的刻苦努力,终于弥补了先天的不足,成了一名出色的画家
文徵明知道自己的脑子反应慢,学习时就特别下功夫.他学绘画,也学书法和文学,集多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天真烂漫,秀丽清新.他画的<<山市晴岚图>>,远山近舍,布置停当;小桥流水,意趣横生.可以看出,画家对农村的生活是很熟悉的.
文徵明的画,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人们更加崇敬的还是他那高尚的品德.那时,有些文人墨客,爱向有钱有势的人巴结讨好,或者借机会牟取高利,或者向人敲诈勒索.他们往往看不起普通人,更不要说给普通人做画了.可是,文徵明却相反,他有三个"不画":一是不给王爷画,二是不为富人作画,三是不为外国人作画.
有一次,一个王爷送来许多贵重古董,想请文徵明画几幅画.文徵明连封条都不启,照原样把礼物退还了回去.
又有一次,宁王宸濠写信请他做工官,他推说身体不好,婉言谢绝.
还有一次,一个叫俞谏的巡抚,想请文徵明画画,他知道文徵明很穷,打算送给他一些钱.可是听人说文徵明很"怪",便不敢直说,只拐弯抹角地问:
"哎哟哟,你的这件蓝布衫破成这个样子了?"
"真的吗?这件不衫不过淋了几次雨,难道就破得这么快?"文徵明知道俞巡抚的用意,故装糊涂.
"换一件新的吧!"
"我看,还是不换的好!"
俞巡抚见文徵明态度冷峻,只得告辞.
而普通老百姓求文徵明画画,他总是非常高兴地答应.他的父亲曾做过温州知府,为官清廉,死时连丧葬费都没有.当地人知道后,便主动地凑了一笔钱送到文徵明,文徵明一文也不收,如数退了回去.人们很受感动,就用这笔钱造了一个亭子,取名"却金亭",作为对文徵明的纪念.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