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画展的海报静静地张贴在何香凝美术馆的外墙上。对于许多深圳人而言,这个名字很陌生。然而,在这个陌生名字的背后,却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皇族记忆。
王昭,原名完颜昭,1950年生于北京。父亲王爱兰,原名完颜武贤,清末满洲正红旗都统衡桂之子,金王朝世宗皇帝27代世孙。母亲爱新觉罗·溥韫娱,清摄政王载沣之女,宣统爱新觉罗·溥仪之六妹。父母均为当代著名画家,曾任北京国画院画师。
11月23日,王昭个人画展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开幕,除了带来了自己与母亲的作品,也带来了他与舅舅溥仪的陈年往事。
皇族记忆
因为舅舅,害怕上历史课
1950年9月5日,爱新觉罗·溥韫娱生下了第三个孩子,也是家里的第一个男孩。对于这个外孙的到来,溥韫娱的父亲载沣十分高兴,亲笔写下王昭这个名字。
然而,直到小学三年级之前,王昭对自己的家族身世还并不十分清楚。1959年的一个普通的日子,正在上课的王昭被妈妈叫了出去,妈妈告诉他今天不用上课了,家里东北来了一个亲戚,让他去见一下。这个被王昭喊为舅舅的亲戚,就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 溥仪。
51年过去了,王昭对于这次与舅舅的初次见面仍然记忆犹新。对面的溥仪个子很高,很瘦,戴着一副眼镜,一身制服,手里拿着一支烟。此时的溥仪刚刚从东北抚顺的战犯管理所获释。
在王昭的心中,舅舅溥仪被释放后的初次见面十分激动,不停地和家人道歉,表示“我对不起你们”。对于这段话,王昭当时并不理解。直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到家人讲起溥仪当年的往事,王昭开始对皇帝这个词逐渐有了概念。而这也让王昭一度对历史课感到了恐惧。当历史老师讲到大清帝国衰败时,提起末代皇帝溥仪,顺手指向了王昭,“这个人就是他的舅舅”。为此,王昭后来甚至不敢去上学。
记忆中的溥仪:他从不敲门
从溥仪1959年被特赦到1967年因病去世,王昭与他共度了8年时光。在王昭的记忆中,溥仪经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他出口成章,作诗不用打稿。每次到王昭家里,看到正在作画的王昭,溥仪也忍不住和小王昭一起写写画画。
王昭记忆中的溥仪爱吃炸酱面,性格很直爽,喜欢开玩笑,烟瘾很大。因为从小在皇宫生活的影响,溥仪平时到家里从来都不敲门,每次开门都是用脚直接踹开。最早的时候,溥仪还经常撞到门上,习惯了有人开门的日子,他一直认为门是自动会开的。尽管看上去很瘦,但是溥仪经常拉着王昭的爸爸掰手腕,他喜欢亮出自己胳膊上的肌肉,每次掰手腕他都不忘告诉大家,这是他劳动改造时锻炼的成果。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