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画——水彩画起源于西方,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发展起来的一个独立画种。18世纪在英国得到蓬勃发展,于五四前后传到中国。它也是以水为媒介,运用艳丽且多为透明的水彩颜料,在抗水性纸上作画的一种绘画形式。以“彩”为原料,用水作媒介,颜料的透明性在水分的作用下,产生流动、明快、空灵、潇洒、飘逸等诗化效果,这种酣畅、透明的视觉感受也是别的画种所没有的,类似乐器中的长笛。当然,由于技法的难度,许多人望而却步,虽是小画种,但美学价值很高,很有发展前景。见图,《冰清玉洁》,蒋跃作。
水粉画——严格地讲水粉画不是一个独立的画种,它是在水彩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若在透明的水彩画颜料里加入具有覆盖能力的粉质材料,便可以修改、厚涂,在国外称之为水彩画的不透明画法,在中国称为水粉画。之所以在中国有很大的人群,最主要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文革”期间搞宣传画的需要,大量的街头宣传画都用这种价廉物美的水粉;二是学生用水粉学习色彩非常简便,每年美术类色彩科目的考试考生大都选用这一材料。但这支拥有千军万马的队伍,最终能成气候者寥寥无几。
色粉画——以石膏粉与彩色染料制成的各类彩色粉笔在有色纸上直接作画,它的调色在色粉之间互相搓合。画面色彩绚丽,饱和亮丽、强烈,具有松柔明艳的效果。画好后的作品必须用固定液进行固定处理,否则容易脱落。类似乐器中的竖琴。法国德加是色粉画的高手,他的色粉画水平超过他的油画。
版画——所谓版画是以“版”作为媒介进行制作的一种绘画艺术。画家运用刀、笔或其他工具,在金属、石板、木板、纸板、塑料板等不同板材上,进行绘制、雕刻、腐蚀等方法的制版过程,再通过印刷而完成(可以印出两张以上完全相同的画面)的作品均被认为是版画。根据版面的不同,分为平版,如石版画;凸版,如木刻;凹版,如铜版画;孔版也称漏版,如丝网版。一般是指通过绢、涤纶、尼龙、丝等材料,利用其织纹的漏孔,将水或油质的颜料,用刮板由下至上地刮印,漏印于纸上;综合版画是利用凸、凹、平、控各版式,采用两种以上结合套印的产物。综合版往往是以一种版式作为主版,其他为副版起作用,有的局部只利用一些特殊肌理效果。版画因为有了“版”,作品可以反复印制,从数件到数十件、百件,凡有作者签名的都被认为是原作,所以版画被称为“复数艺术”,这种“复数性”是其他绘画所不具备的特殊条件。版画曾被大量运用在书籍插图上,由于不同的原版和印刷时采用的不同技术手段,产生出不同的画面效果,可以产生出单纯、概括、粗犷等材质美,类似乐器中的小号,版画中较为普及的是木版画。这是用纸版拓印后产生类似画像砖的效果,给人以久远年代沧桑和古朴的历史感。表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4位思想家:孔子、老子、墨子和公孙龙子。总之,画家在构图时都必须考虑各种材料质地产生的肌理效果,即使我们随意书写产生的笔触也会有一种肌理效果。
近年来画家从表现的题材和立意出发,在材质的选择和运用上可谓五花八门,不择手段。国外和国内的有些美术学院对会绘画的媒材有专门的研究,有些作品用画种的边缘或多种材料的混用制作,已很难判定属于什么画种。比如,丙烯画既可以调水,也可以调油,有丰富的表现能力,比如日本的岩彩画等,可以表现斑驳的肌理效果。
小结:
由于观者美感的经验是直接的,因此对画面的形式感受也是直接的。材质是绘画形式语言中最直观的,因此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对形式美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一种能量。我们必须了解各种绘画材质形成的视觉效果,既要懂得各种材质的内涵,又要不断地扩大其外延。绘画创作则是画家对所掌握的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提炼和改造的过程;是从构思立意——构图形式美的经营——表现手法直到逐渐形成作品基本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绘画的材质是极其重要的表现手段。正如野兽派代表人物马蒂斯所说:“构图是一种艺术,画家运用这种艺术,以某种手法把许多组成要素按他的处理安排起来,借以表现他的情感。在一幅画上,每一部分都将是明显所见的,它们扮演画家要它们扮演的角色,不论这种角色是主要的还是次要的,画面上一切无用的东西都是有害的,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必须和谐。”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