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1301~1385年),字叔明,号香光居士,湖州(今浙江吴兴)人,赵孟頫的外孙。元代山水画大家。曾做过小官,后隐居于黄鹤山,自称“黄鹤山樵”,洪武初年又下山出仕,做泰安知州。与黄公望、吴镇、倪云林合称“元四家”,其山水以繁、密取胜。代表作品有《青卞隐居》、《具区林屋》等。
相传洪武年间,王蒙任泰安知州。衙门后面有三间楼房,恰巧与泰山相对,于是每当兴致所至,王蒙便登楼图写泰山。断断续续画了三年,《泰山图》终于完成了。
有一天,他的好友陈汝言有闲到州衙楼上与王蒙边赏《泰山图》,边品茗。那天正下着大雪,窗外漫天雪花飞舞,泰山已是银装素裹,煞是好看。王蒙突发奇想:“泰山雪景,竟如此奇绝,我这幅《泰山图》如能改成雪景岂不妙哉!”陈汝言点头称是:“好是好,不过你的画已经完成了,又如何改呢?”王蒙只是笑而不言,转身到另一间屋里。不多时,取出一张小弓,用一支饱蘸了白色的笔,轻轻敲弹弓弦,只见白粉大大小小、星星点点,自然地洒落在图上,顿觉满山雪花飞舞,且不露一丝修改的痕迹。就这样,一幅《岱宗密雪图》诞生了。二人不觉相视大笑,以为神奇。王蒙高兴之余,便把这幅画赠给了陈汝言。
这种设色法,确实新奇,可谓创前人之未有。可见在历史上,有作为的画家作画是不拘一格的。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