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给您介绍的是董希文创作油画《开国大典》背后的故事。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董希文其人。
1914年出生的浙江绍兴人董希文是2002年国家文物局规定的“作品一律不得出境”的10位现当代书画大师之一。他早年先后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杭州美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1939年赴法留学,1943年赴敦煌艺术研究院并投入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油画创作之中。 1946年后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委托时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的他创作大型油画《开国大典》。
董希文当时接受这个创作任务时,还在北京郊区参加土改工作呢。当时有关部门对董希文有个指示,就是尽可能快地把这个巨型油画画出来。结果,董希文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便交了卷。
原本董希文有个习惯——他不太喜欢匆匆忙忙地赶任务,因为画画始终是个需要有灵感的工作。但这回董希文的创作激情无比旺盛,人一旦对某个东西有了热情,多困难的事儿都能解决。
为了画《开国大典》,董希文搬到了亲戚家,因为这儿能给他提供一间小画室。这个临时画室又窄又小,到底有多小呢?一块儿2米多高、4米多长的画布往这小地方一搁,画布直接是上接房顶,下贴地板,董希文画画的时候,一会儿得爬上房顶、一会儿又得躺在地上。
当然,爬来爬去这都不是最要命的,这小屋除了画布之外留下后退的空间基本上就没什么了。董希文的后背总是得紧贴着墙壁,就算是这样,也不能将整个画面全看清楚。大家想想看,一个画家,在完全看不到画面整体效果的情况下,要想把画画得好,那得多困难啊!
话说到这儿,我们就知道,油画《开国大典》完全是董希文凭借经验和直觉画完的。董希文的女儿董一沙就这么说过:“《开国大典》动手以后,父亲常常是没日没夜地画。那时,他抽烟抽得很多,没半天工夫,烟灰缸就满满的了。在他画得入神的时候,喊他吃饭,都听不见,家里人都知道,这时候绝不能打搅他,只好先把饭收起来。 ”有时候为了节省画画的时间,董希文就在画室的椅子上凑合着过夜。好就好在这样辛苦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巨大的回报,《开国大典》的创作进度很快,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
1953年,《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发表了油画《开国大典》。人民美术出版社随后将《开国大典》印成年画在全国发行。
□纪连海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