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学冰雪画艺术思想与风格演变》连载:
编者按:该书作者卢平从于志学冰雪山水画笔墨语言形式角度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于志学冰雪山水画语言成因的追问中,结合特定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理清了于志学绘画观念的来源与形成,冰雪山水画所赖以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美学观念,叙述了于志学是怎样从黑土地貌特征中寻找到和传统绘画异样的方法,构建了冰雪山水画绘画语言以及在其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方案。该书通过于志学早、中、后期大量的作品与地貌特征和自然风光图片作为关联比较和形式分析,为冰雪山水画形成提供了一个非常真实和详尽的素材,展现出画家在探索过程中的艰辛历程以及这种艺术语言对中国画在题材领域的拓宽和对当代绘画材质变革的影响。通过对冰雪山水画绘画语言的管窥,可以反映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山水画革新求变的一个缩影,对中国画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在保持自身传统文脉的同时以开放的胸怀吸收外来因素、创造表现时代精神的现代形态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
异域冰雪
经过漫长四十年的摸索、于志学冰雪山水框架基本建构完成。随着风格建立后语言变化的幅度缩小,重新寻找新题材使冰雪语言深入和扩大,是摆在他面前一个重要的问题,他提出“冷文化”的概念,在表现了“三极绘画”以后,把着眼点放在异域冰雪上,并从表现黄山冰雪入手。在回答为什么要画黄山冰雪时他说“我绝不单纯满足对地域的表现,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一切能触动我心灵的东西都要表现。黄山既有民族文化内涵又有绝妙的自然风光,是山水画家朝拜的圣地。我要表现异域,不能越过黄山。这是对我一个新挑战,不照搬传统,也不重复自己。”〖47〗从北方冰雪到南方,是于志学艺术里程一个新的跨越,标志他迈入老年后仍没有放弃对艺术的探索。
《黄山雪韵图》(2002年)
2002年 黄山雪雾图
这幅作品于志学追求中国画明暗相交、浑浑茫茫的水墨氤氲的美学风貌,画风有了很大转变。表现黄山冬景的块面、线条比北方冰雪更细碎,结构更复杂,用排笔法和雪皴法作为表现水墨和黑白层次韵味变化的基本语言,但始终保持笔墨书写的主导性和笔墨趣味。原来经营的物象因素减弱,描绘雪山的笔法更加干枯、凝重、老辣。近景的灌木丛的树挂用笔舒畅、纵恣,墨色简淡秀润,拉开了远山的距离,使意境旷逸清远,是深具创意的作品。
为了研究南北不同地区审美差异,他多次去黄山考查,把黄山雪景和北国大兴安岭雪景对照研究。经过二年多的时间总结出“雪是大自然最好的天然雕塑师,它可以改变自然界物体形状”。在研究和比较南北两地不同的雪貌后,他归纳出“黄山松落雪后似伞状,大兴安岭衫松为塔状;黄山的山呈竹笋样,群峰耸立,大兴安岭的山呈包裹状、浑圆一体……。”他找出表现南北冰雪不同的审美点,“画北方展示冰雪的冷逸之美,画黄山要在追求黄山的韵上下功夫。”于志学对异域冰雪题材的拓展 ,不仅追求视野的完整性,更是追求对美学观照的精神完整性。
《黄山雪夜图》(2003年)
以山、树为主景,山体以排笔法和雪皴法皴出高耸峻岭的结构,沿着山形调整角度随形细致而皴,主体的黄山松和远松没有采用画北方雪松的倒锋用笔,而是中锋用笔勾、点、晕染完成,峰峦万重,苍茫淋漓。山间以淡墨晕染显出朦胧海山特色和银色黄山松形态变化,黑白相映。全图最生动处为矾水水痕线呈现的亮白――黄山松逆光,把黄山雪夜恬淡、秀润的意境推到一个情景交融的境界。
于志学画黄山创作笔记
于志学研究黄山雪景的手稿
《素染黄山》(2003年)
在于志学近年探索表现黄山冰雪作品中,他越来越理解“画法关通书法律”的涵义,也越来越自觉地把书写性作为绘画重要审美内涵。黄山的冰雪语言是四十多年笔墨锤炼与综合修养的展现。与北方冰雪相比更追求超出客观具象的笔墨美、形式美,把物象丰富转为笔墨丰富,使黄山冰雪语言更放松和荒率,更有苍而润的笔墨醇厚韵味。《素染黄山》还有新颖的笔墨形式感,粗旷奔放无拘的阔笔连皴带染出质感不同的竖行大写意墨块,塑造了一座座扭曲抽动的山峦,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外张动势,细密的小松枝布满山头,整幅作品笔墨酣畅,挥洒自如,有湿气扑来的氤氲感。虽然画面黑色占很大比重,丝毫没有减弱画面的虚灵感,简洁的画面、单纯的墨色,变形的意象为作品凭添了魅力,并已露出抽象意味的水墨意象。
2003年 银山缀玉136x68cm
2004年 黄山清韵图 68x68
2004年 黄山卧雪图 120x120cm
2007年 雪漫黄山 136x68cm
2008年银域清魂 68x68
1995年 赴朝印象 68X68cm
1996年 雪域雄浑 68x67cm
《圣殿祈祷》(2001年)
除了黄山冰雪以外,于志学近年来还以不同于北国冰雪语言表现不同地区的冰雪。这幅作品是于志学从北欧回来表现北欧钻天杨(笔杨)的作品。传统中锋用笔,笔法老练,能收能放,笔墨浓淡变化自如,黑白相间,皴染向背分明,钻天杨用笔挺进老辣,刻画皴擦点染随意,有自然之妙。冰雪语言使北欧景象神韵生动。
《碎玉乡雪图》(2004年)
这是于志学研究黄宾虹用笔特点后创作的。黄宾虹的笔墨前无古人,于志学总结了黄宾虹笔墨特点,“笔法主要是散笔、短线和点,墨法主要是点染与宿墨。散――可获得更多绘画上的自由度,短――具有灵活的可变量,点染与宿墨――产生了浑厚华滋。”他吸收了黄宾虹散、点用笔特点,一改以往画雪树符号,以清澈的信笔点染勾画出与北国情调大异其趣的隽秀清丽的江南雪景。
不滞潭 68x136cm 2004
2004年于志学创作的表现崂山的《不滞潭》和2005年创作的表现南京的《圣灵之光》等,对树和山石的描绘都和北国冰雪语言有显著的不同,反映他进入70岁之后仍在不息地探索。尤其是在2005年为参加由中华文化联谊会、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中国画研究院、台湾中华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中国美术馆、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承办的“中华魂.宝岛情艺术采风之旅写生作品展”,于志学创作的表现台湾风光的作品《台湾野柳公园》等,得到台湾艺术家李奇茂、苏峰男、白宗仁、蔡友和美术评论家张光正等人的一直好评。他们认为“于先生的作品,画得非常传神,把笔墨肌理研究得非常透彻,反映了大陆画家对传统水墨的理解和把握。”
从1960年起,于志学从没有语言到创造语言,从对景写生,临摹自然、到对感受真实性的提炼和升华,笔墨功力由浅到深;语言表现力由弱到强,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语言的演变过程。
2004年 江山如画潭
《圣灵之光》(2004)
这是于志学参加“中国画画中国”南京站采风后创作的一幅表现南京的作品。为了突出中山陵这一主题,他主观摒弃了陵中诸多著名建筑名胜,只留下近景的博爱坊牌坊。他把中山陵祭堂置于苍松翠柏之上,众多雪松如众星捧月般烘托出先行者的伟大和中山陵庄严宏伟的气势。整个画面构图布局、删繁就简、色调统一,尤其是在南方雪松等细部处理上打破了以往的笔墨习惯,追求似与不似的意象符号,营造出作品的深刻意蕴。(原文)
2004年 圣灵之光局部
此幅作品是2004年于志学参加“中国画画中国”南京站采风后创作的一幅表现南京城的作品。他选取了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中山陵作为创作主题。为了突出主题,他主动摒弃了陵中诸多附属纪念建筑群及名胜,只留下近景的博爱坊牌坊。他把中山陵祭堂置于苍松翠柏之上,众多雪松如众星捧月般烘托出先行者的伟大和中山陵庄严宏伟的气势。整个画面构图布局删繁就简,色调统一,尤其是在对南方雪松等细部处理上,打破了他自己以往画北方雪松创造的“倒锋用笔”的笔墨习惯,将“倒锋”改为传统的中锋用笔,追求表现对象的似与不似的意象符号,营造出作品更深刻的内在意蕴。(修改文20170408)
2005年 台湾野柳公园 68x136cm
2012年 于志学 居庸关春雪图 68X136CM 2012年
2008年 匡庐沐雪 136x68
2010年 圣山深水
于志学的“三极绘画”
在于志学研究冰雪山水画进程中,“三极绘画”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也是他表现冰雪的宏观世界、反映世界性题材的第三研究阶段。在他看来,中国画要走向世界,首先在要表现领域里毫无障碍。在历史上,中国的雪景画不能画冰,不能表现南北极和中极珠穆朗玛峰,由于冰雪山水画解决了表现冰的技法问题,才使得中国画得以表现世界性题材的“三极绘画”;才证明独具魅力的中国画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和无所不包。为此于志学甚至在年近80岁高龄,也要亲赴南北极朝圣,圆自己的多年梦想。他画南极,表现大自然寂静时的坚忍和安详,通过描绘南极冰川和南极居民企鹅,赞美寒带冰雪世界的温柔和妩媚;他画北极,着重描写北极的荒蒙、空寂和神奇,北极那充满空旷和野性的冲动,将人带入一种久违的杳古之情,还有宇宙最神奇的北极光;他画中极,主要反映一种终极思想——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处,是地球最接近天体的圣地。冰川雪山象征着父亲,崇高、威严,在酷似冷峻的外表下,包容着最伟大的奉献精神——消融自己,滋润万物,汇入长江、黄河,养育华夏大地的人民,成为炎黄子孙的文化摇篮。这也是于志学撰写的《冰雪画派宣言》中的核心思想。
1991年 中国您好
《您好中国》(1991年)、《中国您好》(1999年)
表现雪山、冰川的技法出现后,1993年以后于志学开始研究“三极绘画”。他认为“在中国画历史上,传统的中国画不能画冰,就不能表现南极、北极和中极的,这就有待于中国画家挖掘和开拓,以证明中国画的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无所不包。”〖48〗从他1991年创作的《您好中国》到1999年创作的《中国您好》这同一内容、同一题材,同一构图的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到经过8年的时间,于志学在笔墨语言上的变化。在1991年作品中,对南极冰块处理,于志学只是使用泼白法和重叠法,冰原、冰块、冰排层次和质感肌理十分简单,缺少变化,刻画人物和企鹅的用笔不够老道;到了1999年,他可以应用重叠法、雪皴法、排笔法和泼白法表现冰块和冰排和冰原,尤其是雪皴法的加入,冰块的层次和质感有了更丰富和微妙的变化,南极宽阔的海域与冰块在纵深的视域中得到了比原来更充分的展现,画面中人物和企鹅的笔墨语言更纯熟、生动,更有个性。语言的丰富,使表现力明显增强。
1991年 中国您好
中国您好1999
1995年 南极绅士 134x66cm
1999年 对峙
南极风光 1999年 68x136cm
2013年 南极即景 96X59 cm
2004年北极 136x68cm
2007年极地行 138x137cm
极地之光 2008年 144cm×200cm
拉普兰木屋 2008年 136x68cm
2010年 极地风采 68×68cm
2010年 极地风光
2013年 于志学 极光 68X136 cm
1993年雪山颂 186x90
于志学四画《中国您好》表现中国强国梦想
2014年10月,为参加《冰雪画派三十年作品展,于志学特别创作了一幅表现中国科学工作者创建中国南极昆仑站的巨幅作品《中国您好》。
2012年,近80岁高龄的于志学曾亲赴南极并在中国长城站参观考察,体验到了南极把大自然之美和创建中国南极科考站的艰辛。于志学他这是第四次创作同一名称和题材的作品,从时间跨度上就可以反映出我们祖国在极地科考研究领域的实力和国力水平逐步提高和发展。中国建成昆仑站是人类南极科考史上又一个里程碑,是我们伟大祖国综合国力和科学研究实力强大的体现,也是最能体现中国强国梦的主题。于志学把中国南极昆仑站这一值得铭记的重大事件和冰雪题材结合起来,既承载了冷文化雄浑、博大的精神内涵又表达了冰雪画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期待和不畏困难为祖国文化繁荣添砖加瓦的决心和使命感。
1998年珠峰颂204x98
2007年 雪山行
2008年 圣火点亮珠峰 100x68cm
2009 于学志 《朝圣图》代表作 145×270
2009年于志学 喜马拉雅山下 45x198
2014年 于志学 珠峰颂 68×272cm 2014年
2014年 中国你好 145×540 cm 2014年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