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学冰雪画艺术思想与风格演变》连载:
编者按:该书作者卢平从于志学冰雪山水画笔墨语言形式角度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于志学冰雪山水画语言成因的追问中,结合特定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理清了于志学绘画观念的来源与形成,冰雪山水画所赖以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美学观念,叙述了于志学是怎样从黑土地貌特征中寻找到和传统绘画异样的方法,构建了冰雪山水画绘画语言以及在其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方案。该书通过于志学早、中、后期大量的作品与地貌特征和自然风光图片作为关联比较和形式分析,为冰雪山水画形成提供了一个非常真实和详尽的素材,展现出画家在探索过程中的艰辛历程以及这种艺术语言对中国画在题材领域的拓宽和对当代绘画材质变革的影响。通过对冰雪山水画绘画语言的管窥,可以反映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山水画革新求变的一个缩影,对中国画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在保持自身传统文脉的同时以开放的胸怀吸收外来因素、创造表现时代精神的现代形态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
2009年于志学在俄罗斯风情小镇写生 卢平摄
改革是时代的需要,创造也是时代的需要,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就是创造。创造的实质是最大释放人的智慧和能量,改变人类的生存状态的最佳途径。社会的需要是创造的源头,有创造就有贡献,有创造就有价值。西方人对人的价值认定始终强调创造,东方人过去侧重传统,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越来越认识到创造的重要。创造应是艺术家赖以终生奋斗的工作目标。
——于志学:《以创造精神为中国画注入活力》
冰雪山水画对传统中国画的全面创新
从1960年开始于志学研究冰雪山水画的五十余年间,他基本走过了两个里程。第一里程,他完全以师造化为主,探寻表现冰雪世界的艺术语言,通过绘画材料这一载体的改变,带来了新的审美样态的改变,创造了冰雪山水画这一传统雪景画不可替代的新艺术形式和审美价值的画种,在绘画上自建一家形成了“于家样”图式。冰雪山水画诞生后,他又进入第二个里程,在原有仅描绘北国风光的基础上拓展到表现“三极绘画”(南极、北极和中极珠穆朗玛峰),解决了传统中国画不能表现冰从而也就不能表现“三极”的问题,拓展了中国画的表现领域,证明了中国画的无所不能和无所不包。
应当指出,于志学之所以能在中国画坛叱咤风云几十年影响持久不衰,令无数追随者趋之若鹜希望以这种新艺术作为自己的艺术范式和学习目标,除了冰雪山水画这种美的艺术范式符合他们的审美接受以外,更重要的是于志学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的艺术样式,是创造的魅力令人们对创造者尊敬、折服甚至景仰。因为创造不仅对一个画家对全人类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创造,就没有艺术;没有创造,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类。于志学的创造把冰和雪这两个事物按艺术规律的方式联系起来,主观地制造出客观上能被人普遍接受的冰雪山水画,达到了他赞颂冰雪世界为北国风光立传的目的。这种冰雪山水画是前人没有的艺术形式,于志学将之制造出来移上画面,是他自主追求艺术差异的主观行为,是他有意识地对冰雪绘画这一领域进行探索性的劳动。他的创造意识改变了他的创作思路,他的艺术实践诠释了艺术的创造过程,他创造出冰雪山水画技法和语言,既完成了他自身提出的艺术概念表达的可行性也实现了他艺术概念中艺术样式目标实现的可操作性。这才是冰雪山水画的本质意义——创造性(原创性),这是艺术与技术的最大区别。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