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学冰雪画艺术思想与风格演变》连载:
编者按:该书作者卢平从于志学冰雪山水画笔墨语言形式角度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于志学冰雪山水画语言成因的追问中,结合特定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理清了于志学绘画观念的来源与形成,冰雪山水画所赖以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美学观念,叙述了于志学是怎样从黑土地貌特征中寻找到和传统绘画异样的方法,构建了冰雪山水画绘画语言以及在其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方案。该书通过于志学早、中、后期大量的作品与地貌特征和自然风光图片作为关联比较和形式分析,为冰雪山水画形成提供了一个非常真实和详尽的素材,展现出画家在探索过程中的艰辛历程以及这种艺术语言对中国画在题材领域的拓宽和对当代绘画材质变革的影响。通过对冰雪山水画绘画语言的管窥,可以反映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山水画革新求变的一个缩影,对中国画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在保持自身传统文脉的同时以开放的胸怀吸收外来因素、创造表现时代精神的现代形态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
于志学先生冰雪画作品
偶然和必然
为了能很好地表现冰雪,于志学决定先从寻找用墨画雪的感觉开始。如何对应冰雪的具体物象,再通过对传统绘画语言的有扬有弃、有因有革,重新整合、提炼出适合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新技法、新语言,成为摆在于志学面前主要难题。在反复探索实践中,有一个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在用淡墨画在单宣纸上描绘时,由于纸的吸水量和水与宣纸的洇化作用不同,在墨迹边缘有时会产生一道道淡淡的白色水痕线,很像树挂边缘的逆光。但是干后,这道水痕线很快消失,而且模糊发灰,而且只能一次画完,经不起反复绘画。于是他开始想办法,用什么方法能使这个水痕线固定下来。那时画国画都是使用墨锭研墨,没有制现成的墨汁,往往费了老半天,研的一盘子墨,大笔蘸几下就蘸光了。他经济困难,绘画用的颜料,买的都是粉剂,自己用胶调和。一天深夜,他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八、九个小时,就趴在桌上睡着了。醒后发现桌上调色的胶水洒在宣纸上,把宣纸晾干在继续作画,发现在胶水洒过宣纸的地方上墨,有发白的斑痕,隐隐浮现出雪块的感觉,还有一些自然的微妙肌理变化。他马上就领悟到这是由于洒胶后宣纸不易吃墨的缘故。
这一发现使他兴奋不已,如同大脑神经元受到刺激,冲动通过突触迅速传到整个大脑一样,马上引起他一连串的想法。他抓住胶水改变宣纸的性能表现出冰雪质感这一现象进行大量试验,逐渐发现胶水留下的笔痕不够润泽,干后变脆,当画第二层景时有僵硬发板之虞,不是画冰雪的理想调剂。如何能够克服这些弱点,于志学马上联想到绘画调剂的问题。东西方绘画主要区别就在调剂上,油画以油来调颜色,中国画以水来调颜色,调剂不同就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形式。水里既然可以加胶,难道就不可以加一些其它的成分?或许由于加入的成分不同,就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意外效果。要创造新的冰雪语言,可以从改变调剂上寻找突破口。顺着这个思路,于志学开始了一连串的试验,明矾、蛋清、牛奶、豆浆以及十几种中药,都被他用来试验。经过多次的反复筛选和排列组合,他最后确定了画冰雪画理想的调剂是矾水略加轻胶,因为它可以产生一种经得起反复绘画,不易消失的水痕线。为了和普通容易消失的水痕线区别开来,于志学称用矾产生的水痕线为矾水水痕线。这个矾水水痕线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发挥宣纸的渗化性能,又可以保持淡墨的笔痕。由改变调剂到产生矾水水痕线,于志学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这一发现是冰雪山水画技法产生的关键所在。由于矾水水痕线的出现,突破了冰雪画创作的瓶颈,在此基础上于志学一鼓作气创造了冰雪山水画的泼白法、雪皴法和重叠法,为冰雪山水画创立进行技术准备。
碰翻了胶水,是非常偶然的事情,类似这样的现象,很多画家都曾经历过,为什么于志学能籍由随性自然偶得的痕迹触发大脑的开动,再因势利导做出顺乎意料的种种尝试和大胆实验,是因为他脑子里整天围饶着如何解决表现冰雪语言的问题,他有这个思想准备;当他偶然发现了一点点线索,就会究源究委。正如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给了他启示发明了万有引力一样,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他经过千百次的辛勤劳动和科学实验,可能会在某次偶然中获得一种机遇,通过这种机遇举一反三,动用头脑中所有的知识储备,找出进一步的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把偶然变成必然。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