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雅琴 4月2日,由中国油画学会主办、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历史的语言——第五届中国油画双年展”在北京海淀美术馆(北馆)开展。
中共海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陈静、国家艺术基金监督处处长郭涛、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杨晓阳、中国油画学会会长许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丁一林先后致辞。开幕式上,中国油画学会授予海淀美术馆“中国油画学会海淀展览中心”匾额。中国油画学会秘书长张曙光主持开幕式。
“历史的语言——第五届中国油画双年展”先后在遵义、厦门展出,北京是第三站。“中国油画双年展”是由中国油画学会策划、组织的重要展览学术品牌。自2012年起,已经连续举办四届,四届双年展分别以“在当代”、“在场”、“在意”、“语言之在”为主题。本届双年展的主题为“历史的语言”,旨在从艺术语言历史演变的角度,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创作出的重大题材油画作品中遴选出极具代表性的39幅精品力作进行展出,同时展出这39幅创作背后的草图、习作等共620余幅作品。比较全面、清楚地呈现出画家们在创作过程中的主题构思、历史资料的收集、形象写生、提炼深化主题、艺术语言的选择与淬化等生动、艰苦的艺术创作过程。
这次展览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在重大主题性创作方兴未艾的当下,此次“历史的语言”展览更加注重时代创作氛围的营造,展览中的精品力作,无论从创作思想、形式语言和个性风格等方面,都具有值得正在从事重大主题性创作的艺术家们,尤其是青年艺术家们学习和借鉴的,这对于当下继续提升重大主题性创作的艺术水平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且此次展览不仅展示诸多精品力作的原作,而且还全面生动呈现了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包括草图、素描创作稿、色彩稿、艺术笔记等,对于研究当代美术创作来说,这无疑是十分难得的史料呈现,为深入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艺术资料基础和欣赏的机会。对于当前的重大题材创作来说,也为同行们提供了相互学习、借鉴与交流的机会,推动艺术家们共同探讨通向时代创作高峰的艺术语言之道。
当天下午还举行了本次展览的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许江主持。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