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该书作者卢平从于志学冰雪山水画笔墨语言形式角度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于志学冰雪山水画语言成因的追问中,结合特定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理清了于志学绘画观念的来源与形成,冰雪山水画所赖以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美学观念,叙述了于志学是怎样从黑土地貌特征中寻找到和传统绘画异样的方法,构建了冰雪山水画绘画语言以及在其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方案。该书通过于志学早、中、后期大量的作品与地貌特征和自然风光图片作为关联比较和形式分析,为冰雪山水画形成提供了一个非常真实和详尽的素材,展现出画家在探索过程中的艰辛历程以及这种艺术语言对中国画在题材领域的拓宽和对当代绘画材质变革的影响。通过对冰雪山水画绘画语言的管窥,可以反映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山水画革新求变的一个缩影,对中国画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在保持自身传统文脉的同时以开放的胸怀吸收外来因素、创造表现时代精神的现代形态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
2009年于志学在尼泊尔博卡拉观看雪山日出
每当我的追求和我的艺术实践融为一体之时,我的内心孤独才能得到解除。我渴望我的绘画不是又给这个庞大的世界再带来些什么牵强附会的说教和阐释,我要给她带来一种已被人类自身毁坏呈现出的千疮百孔的一剂复原良药——那原始的、质朴的、纯真的、平和的境界。我要努力营造这个恬淡静谧的悠悠世界,让我的画笔流淌出的是一种无限自然的真情。
——于志学:《不变应变 超然自得》
雪,是净化人类思想的良剂,可使人世间一切纷争、骚动和喧闹都凝固在冰雪里,她与人无争,与世无求,超凡脱俗。那园园的雪团,没有棱角,象征着生命的开始,象征着时代的久远,象征着永久的和平。我画雪后初晴的明媚,我歌颂母亲安祥、宁静、纯洁的品格,我试图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当你站在冰雪大自然母亲面前,你仿佛进入了一个柔和、晶莹、洁净的清凉世界,忘记人间的嘈杂和烦恼,整个身心得到一尘不染的洗礼。
大自然是永恒的,冰雪艺术也是永恒的。
——于志学:《我和冰雪山水画》
2009年于志学在俄罗斯小镇写生 卢平摄
第一章 冰雪之美催生远大理想
五四运动以来,巨大变革的历史浪潮,不断冲击着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与此同时,历史也在不断筛选和造就一批杰出优秀的艺术家。在世界艺术思潮影响下,中国画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不断汲取西方绘画的养料,几千年来的传统美术观念向着现代美术不断地更新、转换,使得发展缓慢的中国画获得了新的生机,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于志学的绘画艺术,就是在这个大时代浪潮中闯出黑土地,走向世界,站在时代前列的一位具有开源导流、建功立业的开拓者,他以自己的艺术思想和光辉业绩在中国美术史上写下了崭新的一页。
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地处祖国北部边陲的画家于志学始创的冰雪山水画问世,它以其崭新的审美取向、独特的绘画风格,填补了中国美术史千百年来传统中国水墨画不能直接表现雪、更不能表现冰的空白,使传统中国画的表现对象由山、水、云、树的四大要素拓展到山、水、云、树、冰雪的五大要素。冰雪山水画这一新样式一经出现很快引起国内外美术界的关注,尤其进入了西方研究东方美术的专家学者的视野,也引起了英、美、澳洲等国际著名权威世界名人传记中心和出版中心的重视。
于志学是如何成功的?冰雪山水画是怎样从无到有创造出来的?体现了于志学什么艺术思想和创作理念?冰雪山水画有什么意义?有哪些独特的艺术风格?于志学的成功能够给当代中国美术界哪些启示?能够给那些有志献身中国文化艺术的后学哪些可借鉴的启迪和经验?……这本书讲述的就是于志学从童年开始追溯他的冰雪梦开始到他的艺术思想形成以及他的冰雪山水画创造演变的全过程。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