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冰雪画派是发源于黑龙江省的中国艺术流派。是由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于志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创建的。一路走来,转眼间已走过四十年的心路历程。画派秘书长卢平女士,既是画派的组建者之一,又是画派成长历程的见证者,她用饱含激情的笔墨,详实地记录了画派自成立伊始后三十五年间的成长轨迹,为画派留下了十分宝贵的文献资料,也为后世研究冰雪画派的后来者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和资料。自今日起,我网将陆续编辑发布由卢平女士所著的《冰雪画派三十五年文献考》一书的全部章节,以馈读者!
王修治老师。背后是于志学为老师生日所赠的“祝寿图”
冰雪画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冰雪画派能够诞生在黑土地上,是由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地域环境和时代需求所决定的。
位于祖国边陲的东北,是祖国辽阔版图中最北的一个地域,尤其是东北的黑龙江,地处塞外高寒地带,一年冰期长达5至6个月,又备受西伯利亚寒冷气候的影响,酷寒、偏僻、闭塞,新中国成立前大片土地荒无人烟,被人称为“北大荒”。在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汉文化传统积淀较为薄弱,塞外的文学和艺术发展自古以来处于两种不相平衡的态势。文学的发展是由关内的汉族移民所带来的文学创作和塞外各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演唱歌谣等口头文学所组成。到了清朝,塞外出现了一些清朝获罪充边的官员和文人,既所谓的“流人”。古时官员多为文人,流人队伍就是知识密集型的群落,文化高度集中,逐渐产生了“流人文化”。清以来的文化流人形成的“流人文化”,在黑龙江流域文明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流人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具有中原农耕文化特点再结合边塞的边疆文化和游牧文化,具有双重文化特点的一种新质文化。如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吕留良,著有的《诗集》《文集》;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书法家方拱乾所著的《何陋居集》《宁古塔志》以及吴兆骞等人的诗作,以及在塞外文学史上有一定影响的渤海诗人杨泰师、王孝廉等。在塞外各民族的口头文学中,少数民族的数量大于汉族的民间文化,有着浓郁的莽荒气息和神秘的宗教色彩以及不容混淆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作为相同的历史时期,黑龙江艺术史要比黑龙江文学史贫乏得多,而且鲜有史书记载。
1961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合影 第三排左7为于志学 二排右5为 刘贵栋
1962年于志学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的同事 (自左至右 牛山、王纯信、王仙圃、由甲申、于海江、于志学)
近代以来,黑龙江美术的发展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与民族灾难、荣辱连在一起的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文化,二是以黑龙江各少数民族形成的多种类型的民间美术形式。自1897年以后,帝俄强行在东北修筑中东铁路,松花江开航,白俄沙皇把东北作为侵华总埠,东北成为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大陆桥的重要枢纽。数以万计的俄罗斯、日本、朝鲜以及其他各国侨民纷纷涌进哈尔滨,西方文化、欧亚文化特别是俄罗斯文化涌入塞外。各国侨民中的基督教徒在哈尔滨修建教堂,随之西方文化从古希腊、罗马到波斯、拜占庭、中世纪的文艺复兴、19世纪的新艺术流派的欧式建筑到俄罗斯及西方绘画等一应俱全地流入东北亚中心地带——中国的东北城市哈尔滨,使当时的边塞城市哈尔滨成为一座国际化城市,有着“东方小巴黎”的美称,说明当时的塞外艺术氛围与欧式风格的相互契合。随着塞外逐渐在国际知名度提高,日本也把塞外作为觊觎的目标,日俄两强争霸东北。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之后,被强行灌输“东洋文化”。日本不仅在伪满洲国成立了“满洲映画协会”,摄制为侵略战争服务的“启民电影”,美化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以利于满洲国的统治及日本在满洲国的特殊地位,而且还大肆推行东洋绘画。这一时期塞外的美术舞台基本以东洋殖民文化为主。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塞外文学史上形成了以萧军、萧红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和以金剑啸、梁丁山等为代表的沦陷区文学。他们以反映日寇铁蹄下的民族危亡和人民的水深火热生活为社会背景进行创作,轰动了当时的中国文坛。金剑啸作为同时期塞外美术界的革命文艺先锋战士,在《大北新报画刊》进行革命文艺传播工作,并和萧军、萧红一道举办了“维纳斯助赈画展”,表现工人、农民和渔民,开创了塞外民族绘画的画风。
196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领导与省美协全体同志合影于道里美协院内。第一排左起程甲锐、林肖侠、于杰、任仲夷、杨易辰、冯纪新、欧阳钦、王一伦、陈雷、郑一平、延泽民、黄程飞、张伟振、吴振东、牛乃文。(第二排左8为于志学)
1963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合影 第五排左4为于志学
20世纪40年代以后,塞外出现了较有影响的画家王绍维、吴锡堂、郭维芬、吴振东、李俊白、王味根、高莽等人,他们是塞外艺术家区域意识的第一次觉醒,要立志创建一种北方绘画风格,表现北方的壮丽风光。无论是王味根的山水画还是郭维芬等人的花鸟画,都下了相当大的气力,但都没有找到表现北方的艺术语汇。新中国成立以后,祖国文化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由于塞外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原因,黑龙江中国画的发展仍处于劣势,只能直接从中原和南方绘画中植入,借助于底蕴深厚的南方文化、中原文化的绘画风格来满足本地域社会的认同性和需求。
1973年 王仙圃作品 林区晨曲
1975年于志学在大兴安岭体验生活
20世纪50年代以后,新中国培养的首批美术院校的大学生落户北国及大批南方的知识分子北上,把南方文化、中原文化传播到北方,使塞外文化逐渐开始活跃起来,给黑龙江美术事业带来生气。北方艺术家的区域意识第二次觉醒,他们深为塞外没有汉文化独特的艺术样式而苦闷,为塞外艺术由外来殖民文化的统领而不甘,他们迫切渴望能够让传统汉文化在北方大地上复兴,不愿拘泥于旧文化和异族、外来文化的束缚之中。因而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寻找到一种表现黑土地特征和精神的绘画手段和语言,从根本上改变历史上崇南贬北的艺术倾向和格局。这一时期典型的代表是画家王仙圃。
1976年于志学在大兴安岭北坡体验生活
1977年 《雁鸣湖畔》连环画封面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于志学
王仙圃曾是北京“雪庐画社”会员,就学于吴镜汀、季观之先生门下,解放后来到黑龙江,在当时颇有名气。王仙圃身上有一种文人气质和不愿拘泥于旧文化和异族、外来文化束缚的文化自觉。当很多东北画家对能否用中国画表现北方自然风光产生疑虑和动摇,放弃了坚守北方大地的努力,跑到南方去寻找绘画题材时,王仙圃没有动摇。他一直为创建黑土画风做出不懈的探索,专攻小兴安岭的红松。经过多年观察揣摩,画出了既有整体气势,又有局部真实细腻的“北画南味”的原始红松林。但他始终为没有形成自己独特艺术样式而苦闷、而不甘,抱憾而去。
1978年第1期《黑龙江演唱》发表于志学作品《过年》
1979年 《塞外曲》 全国美展三等奖
20世纪60年代,东北画家的区域意识第三次觉醒,要创建东北画风。东三省联合邀请江苏画院著名国画家傅抱石等人来东北写生,希望借雄厚悠久的南方传统绘画为创建北方绘画找到新的生机。面对着东北辽阔平坦的地平线和笔直齐刷刷的树林,乘兴而来的大部分南方画家气馁了,认为东北平原不入画,只有傅抱石创作了著名的《镜泊瀑布》,但仍有南方绘画的影子。北方画家想籍用传统绘画来创建北方绘画的雄心又一次挫败。面对着重重困难和挑战,厮守在北国家园的画家于志学没有动摇和灰心。
1979年于志学作品荣获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第五届美展三等奖
1980年于志学在大兴安岭漠河地区写生
于志学,1935年1月出生在黑龙江省肇东县昌五镇板子房屯。从他童年起,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白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冬天是冰雪覆盖的白茫茫一片;夏天盐碱地析出的白花花一片。这使他对“白”有着比别人更亲切、更直接、更敏感、更特殊的感受。这种大脑中白的色彩的长期积淀,构成了他后来从事艺术创作时对“冰雪”的强烈表现欲和原始动力。六、七岁以后,他受到乡间艺人的熏陶,接受了早期的艺术启蒙教育,影响他后来走上了艺术之路。
1944年,十岁的于志学入肇东县宋站道台小学,用了二年多一点的时间读完初小四年级,1946年又在肇东镇民主完小读书。从小喜欢画画的于志学经常给村里一些农户画些财神和驱邪等民间画,在村里人的心中是一个很有灵性的小画家。
1980年黑龙江省书画院成立笔会,自右至左于志学、高敬言、王仙圃、吴振东
1982年于志学在小兴安岭原始林防火塔上眺望林海
1948年,十四岁的于志学到县里哈西公学求学,以“一车柴禾一斗米”的实物换取了住校的食宿费,获取了入学资格。
哈西公学是1946年4月哈尔滨刚解放时成立的,因主管单位是哈西地区工作委员会,而地委专员公署设在肇东县,所以叫哈西公学。哈西公学的师资接收了日本人办的肇东伪满国高和肇东男师道学校和女师道的部分教师,师资力量十分雄厚。当时学校有两个功能,一是正常的学校教育,有普通中学班,二是为培养东北解放后大批干部急需提高文化素质的师范班,文化班。在哈西公学读书时,于志学的绘画才艺开始显现,参加年底学校组织的慰问军属的献画活动。但土改后,由于他家里经济窘迫,不能继续读书,被迫辍学。十五岁时被父亲送到昌五镇李家席匠铺学手艺,赚钱养家。
1961年于志学在创作反映鄂温克民族的作品
196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领导与黑龙江省美协全体同志合影于哈尔滨道里美协院内。第一排左起程甲锐、林肖侠、于杰、任仲夷、杨易辰、冯纪新、欧阳钦、王一伦、陈雷、郑一平、延泽民、黄程飞、张伟振、牛乃文。第二排右12为于志学。
1950年,十六岁的于志学不满足于在民间学手艺,执意要去肇东县读高中。经过众多艰辛他来到肇东中学读书。肇东中学的前身就是哈西公学,这时已成为黑龙江的重点中学,也是当时肇东、肇州、肇源、兰西和青岗五个县城中唯一有高中班的学校。由于它集中了相当强的师资队伍,清一色都是当时最好的教师,也成为周围地市的呼兰、双城、阿城甚至哈尔滨地区升入高中的热点学校。因为于志学曾是哈西公学的学生,经过学校考核升入了高中。高中只有二个班,不到八十人,集中了黑龙江六、七个县市最优秀的学生。学校对这些人非常重视,希望把学校办成为新中国重点高等院校输送的人才的摇篮。后来这两个班的毕业生果然不负重望,有中国工程科学院的院士,有中国导弹制造专家,有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有区、市、地去和部级领导,还有遍布工科、理科、医科、农科的大学教授、硕士、博士和企业厂长、总工程师等。
1970年6月5日黑龙江省海伦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给下放锻炼的于志学颁发的“五好队员”奖状
于志学在肇东中学得到了严格的文化课基础训练,在这里的学习也成为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因为学校对这两个高中班特别重视,把所有学生都送入高等学府是学校的奋斗目标,学生生源好,师资力量强,学校团支部也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所有的同学学习都非常刻苦努力,为了毕业后能考上大学,科学救国,报效国家。除数理化外,学校也配置了俄语和图画课,但恰恰是这两门课的老师——美术教师王修治和索克洛夫和于志学有了不解之缘。
王修治,1912年生于辽宁省庄河县(今东沟)大窑村。童年随父母迁居到黑龙江省肇东县。王修治自幼喜欢绘画,后去北平求学,就读于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原国立艺专)西画系,曾受业于徐悲鸿、齐白石,是郁风的同班同学。王修治是位有满腔热血的爱国青年,入学不久参加了共青团组织。1935年因参加一二·九抗日救亡学生运动,受到国民党军警镇压后被关押,避难来到黑龙江,辗转数年后回故乡肇东,先在农贸市场工作过,后来学校建设缺师资,得知他在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读过书,就把他请来教美术。由于肇东中学的学生理想就是学好数理化,对美术喜欢的学生寥寥无几,王修治就特别偏爱喜欢画画的于志学,还把他选为班级的美术组长。肇东是一个小县城,没有石膏像和宣纸,王修治没法教学生画素描和国画,就要求学生认真临摹《芥子园画谱》,同时告诫学生不能只照书本临摹,要到大自然中写生,要不断发现新问题。于志学特别记得王老师说过的话:“你们照《芥子园》画十八描,将来只能会画十八描。”王修治每周都要带学生到校园外写生两次,于志学的积极性最高,画的也最好,更是得到了王修治更多的肯定和鼓励。王修治虽是学西画出身,但他非常喜欢传统文化,而且传统绘画知识非常丰富,还喜欢考古学。于志学十分钦佩王修治的学识,也从他身上感悟到了创新意识的重要。有王修治做榜样,他坚定了以后要做画家的决心。
1982年于志学参加黑龙江省文艺工作会议
而另一位苏联教师索科洛夫,是学校的俄文教师。当时东北的外国语教育主要是俄文。索克洛夫是白俄的后裔,也是一位擅长油画、水彩和水粉的画家。共同的爱好使于志学成为索克洛夫居所的常客。索克洛夫经常给于志学介绍俄国画家列宾、列维坦、希什金、苏里克夫的作品,讲他们的故事,还送给他们作品的明信片。面对着辽阔、肃穆的西伯利亚风光,画面中俄罗斯初冬季节的那种安详、宁静深深地吸引了他,使他情不自禁与家乡的莽莽雪原和塞北小屋联在一起,并产生了用这种风格来表现家乡的最原始愿望。
和两位老师密切交往后,受他们的影响于志学越来越痴迷于绘画,有时上课时都控制不住自己偷偷给讲课的老师画像。据于志学肇东中学的老师刘文田、金向新、李哲等人回忆,高中毕业时学校动员学生一律报考理工科学校,班上四十多位同学除五人被军校选中上了军校以外,除于志学以外全部考上了理工科大学,如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黑龙江林学院、黑龙江商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等。而以于志学当年的学习成绩,完全可以考入当时黑龙江省内的理工科大学,但他就是执意要报考艺术院校,团支部怎么做他动员工作也不动心。最终他还是从王修治口中听说东北美专在哈尔滨设点招生的消息后,便去哈尔滨报考,后因种种原因落榜。后于志学在哈尔滨就读春华美术学校,毕业后任哈尔滨东方艺术学校美术教师,1960年任黑龙江画报社编辑,1961年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
在于志学走上美术工作岗位后,他的区域意识迅速觉醒,他对当时塞外到处充满着江南文化的风情疑惑不解。为什么北方画家的笔下到处都是江南绘画的模式?难道东北就没有画家应该表现的题材?北方的冰雪世界是江南所不具备的气势磅礴之美。他想到了童年自己要表现家乡冰雪的理想,想起了自己的“大柳树妈妈”,童年的梦幻唤起他对故乡冰雪的热爱,他要去表现和呕歌自己成长的冰雪家乡。
1983年于志学被英国伦敦出版中心收入《世界名人录》,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进入该领域的艺术家
在地域风情影响与中外艺术的启蒙下,于志学由地域意识引发出一种文化自觉,坚定了他要冲破因袭守旧观念的桎梏与束缚,打破人们长久以来对塞外的审美认知,建立起具有独立北方文化个性的艺术风格的信念。他一头钻进图书馆,查找资料。他发现描绘以雪为题材的雪景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有悠久的历史。然而古人画雪都采用“留白”方法,即雪不是直接画出来的,而是靠周围景物用水墨间接渲染而形成,这一方法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历代中国画家描绘雪景的主要技法。在五代时期,古人又发明了“弹雪法”。在这之后虽经过宋、辽、金、元和明、清时代,雪景画从表现内容和手法都有相应提高,更加追求意境和格调,但千年以来对雪景的表现手段和技法“几乎都是凝固不变”。而这种凝固不变的雪景画都是表现江南那种飘飘渺渺、朦朦胧胧的小雪,不是他所要抒发的那种具有博大雄浑、厚重的恢宏之势洁白、玲珑剔透的北国的冰雪,他立志要寻找前人没有的新的绘画语言来为北方冰雪立传。
从60年代开始,于志学为了寻找表现新的雪景画的方法,不分昼夜,废寝忘食,有时甚至几天几夜不合眼地研究、探索。为了这个信念,他顶住了层层压力和各种打击,坚持不懈地执著和探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点一滴地总结、积累到自成体系。漫长的五十年,如同一个在黑暗中向前爬行的夜行者,捕捉萤火之光,寻找彼岸,迎接太阳。”在经过近二十年的千辛万苦的努力探索下,经过“文革”漫长的苦闷和等待之后,在“文革”刚一“解冻”拨乱反正,这股火热的激情便不可阻挡地爆发出来。由于他对中国画调剂的改变以及对矾水水痕线的发明,使他提炼出冰雪山水画一系列技法和语言,由此,以表现北方地域为特征、于志学首创的冰雪山水画破土而出。
冰雪山水画的出现,结束了中国水墨画一千多年来主要以黑为单一样式的绘画历史,拓宽了中国画的表现领域,改变了传统中国雪景画北国风光不入画的局面。尤其是冰雪山水画的语言和形式,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使冰雪这一主题有了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冰雪山水画那耳目一新的独特绘画风格和雄浑博大的北国气息立即为“”一直在苦苦找寻如何表现家乡、表现自我的“地方画家”指引了一条表现北方山水的新路径,引起了北方画家对家乡冰雪世界的热爱和要学习冰雪画技法,抒发塞北冰雪故乡的激情。由此,社会上自发涌现了一批学习冰雪山水画的美术工作者和追随者,由此产生了以创作冰雪山水画为中心的画家集群。
因为这是北方画家长久以来徘徊苦闷太久的等待;是他们寻找表现北方题材的一个希望的曙光;是压抑多年的积怨突然得到宣泄的一个窗口;是他们渴望自强不息、创造黑土地画风的一致共鸣和呼声。于是,很快在以黑龙江为主的东三省和全国各地涌现出百余名冰雪山水画的创作者,掀起了一股学画冰雪的热潮。在各地有关组织和部门的关怀下,冰雪画热运动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并相继在黑龙江省成立了四个冰雪山水画研究分会,北方冰雪画派初具雏形。
2001年,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于志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 一个画派的形成,不是自己想要形成就能形成的,这是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需要。任何一个画派的形成都是时代的产物。我们祖国大好河山北半部的雄浑和博大,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都没有被人表现出来,所以当我一旦解决了这一问题,大家就来效仿,学习,要描写北国家乡大自然的风光。因为过去大家都非常苦闷,主要是没有艺术语言,现在我创造出这种艺术语言大家都可以用,这样就形成了一批追随者。就像中国的汉字一样,创造出来后,你也用,我也用,大家都用,就形成了汉文化,形成了东方大文化。当然这个文化包括很多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但文化是由人创造、为人所特有的。艺术流派的产生是一个绘画群族的社会现象,与一种文化形式有着某种内在的精神联系,有传承,有创造,有发展。流派的产生还必然要有一种大家共同追求的艺术语言和表现符号。谁掌握了这个符号,体现了时代的风貌,谁就能带动一群人,大家都来利用这个新符号去表现时代。追求的审美目标一致,表现的内容和题材相近,这就是形成一个画派的基础。因为我创造的冰雪山水画语言符号,有一系列的技法,雪皴法、滴白法、泼白法、重叠法、排笔法等,这是非常具体的,可操作的,所以就有一群人学习我的技法和风格。所以一个画派的产生必须要有自己独立其章的语言符号,无论是谁,做到了这一点,都可以形成画派。艺术语言符号是产生冰雪画派最基本的条件,其它地貌特点、风格等是附加因素。对于画派的发展,我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有生长、壮大、衰退、消亡的过程,一个学派也是这样,就像人的生命一样,有诞生,有成长,有死亡。冰雪画派是我首创的,但还有很多不足,第一代是开创,第二代是完善,第三代是在此基础上派生其它的画种,风格转移,变形,这就是画派的形成、生长的全过程。”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