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  会员注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2018中国冰雪画派新疆行系列报道

首   页 书画艺术动态 历代山水名家 当代山水名家 网站推荐画家 实力派画家推荐 理论之窗
各地美协组织 展销大厅 书画定制 国画山水流派 艺海趣闻轶事 书画收藏指南 合作交流
      当代山水画名家
白雪石 傅家宝 郭公达
刘继潮 章 飚 裴家同
朱松发 朱修立 陈玉峰
张自生 朱 冰 张卫平
  更多
      历代山水画名家
展子虔 李思训 李昭道
王 维 关 仝 荆 浩
巨 然 郭 熙 李 成
米 芾 王希孟 张择端
范 宽 马 远 夏 圭
李 唐 刘松年 王 蒙
倪 瓒 赵孟頫 黄公望
仇英 查士标 唐 寅
文徵明 董其昌 朱耷
龚贤 梅清 石 涛
王 翚 王时敏 吴石仙
萧云从 王原祁 吴 历
  更多
      书画收藏指南
2009年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作品市场价格状况统计
教你如何欣赏国画
教你如何收藏国画和鉴别真伪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悬挂字画的窍门
如何保存收藏的字画
书画收藏家成长秘笈:三大基本功七项注意
投资书画“四字方针”
当代书画收藏进阶
书画收藏五忌
字画收藏小知识
怎样选择书画收藏品
收藏名家书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收藏“四忌”
收藏中国书画最好不装裱 画心保存有利长期保护
文房用品的品位身价
平民收藏如何捡漏
提高鉴赏能力 艺术品投资:长假修炼内功好时机
非理性投机都会失败 艺术市场绝非股票市场
北强南弱 艺术品市场区分南北值得商榷
赝品书画并非全是“劣品”
宋元书画为何屡以天价成交?
小印章有大乾坤:如何判断一枚印章的价值?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市场亮点:大名家女性题材画是收藏上好之选
艺术要与聪明的钱结合?
粉彩瓷板作品《黄山四千仞》拍出680万元高价
民企进入艺术品市场最盼资金安全
郭庆祥谈清代皇家宫廷艺术收藏品
圆明园海外寻宝 大英博物馆担心中国追讨文物
骗子模仿书画家范曾声音 卖假“奇石”等行骗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万达10年:斥巨资收藏名画期待丰厚回报
今日中国艺术市场当真回暖了吗?
中国艺术拍卖企业距离“垄断寡头”有多远?
  更多
      各地美协组织
安徽省淮北市巾帼画会
安徽省宿州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宿州市青年书画家协会
安徽省芜湖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宣城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池州市青年美协会员名单
安徽省池州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周口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漯河市工艺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新乡市美术家协会
浙江省金华市美术家协会工作会议磐安召开
山东省五莲县美术家协会
  更多
 
    金庸小说插画画家:创作粗眉小龙女形象曾引热议
金庸小说插画画家:创作粗眉小龙女形象曾引热议
作者:汪恩民 林海燕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加入时间2010-9-23 9:11:18

    

  中新网杭州9月22日电( 汪恩民 林海燕)提到“董培新”这个名字,必定就有不少人要把他和金庸先生联系在一起,毕竟能用绘画方式完美演绎金庸著作的画家迄今只有三个,而他就是其中之一。短短六年,他就创作出了130多幅金庸小说的插画,作品一面世即风靡大江南北。

  9月23日至29日,董培新将在杭州举办主题为“董培新画说金庸”的展览,记者也因此有幸于今天采访到他。眼前如约而至的老人,满头白头,慈祥和蔼,十足的艺术家风范。聊起对金庸武侠小说的情结,董老侃侃而谈,“今后我还要继续画金庸,因为金庸小说的素材很丰富,还有很多场景没有画出来。”

  中学遇良师迷上画画

  董培新从小就喜欢画画,但那时只是将画画作为一种兴趣爱好,直到初中时,他才真正将绘画定为自己奋斗的职业目标。董培新就读的初中曾培养过八个一级的画家,学校在绘画教育方面颇有实力。他很幸运,在这个学校读书时遇到了一个带他入门美术、令他痴迷绘画的老师——何铁良。

  “早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我就接触了很多名画,像法国印象派的画、齐白石的画作等。”董培新回忆道,“当时接触这些画后,就非常崇拜创作这些画的人。”也就在那时,年幼的他内心里愈加奠定了学画的想法。对于学画,家人都对他十分支持。何铁良老师更是把学校美术室的钥匙交给他,授予他随时可进画室学画的“特权”。“这对我是很大的鼓励。”董培新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绘金庸晚了40多年

  1942年生于广西梧州的董培新,15岁时便随家人移居到香港,寄住在一层挤了30多人的楼宇里。每天守在播音盒子前追听《书剑恩仇录》便成了董培新的生活习惯,尽管一小时的广播里就只讲述了极短的片段,但每次都能让他痴迷不已。在等不及连播的情况下,他跑到街上租书店租了一套《书剑恩仇录》,从此便与金庸的武侠小说结下了不解之缘。

  16岁那年,董培新开始从事为小说配插图的工作。上世纪50年代,《明报》和《新报》相继创刊,两报都以武侠小说为卖点,竞争十分激烈。董培新当时受雇于《新报》,但他发表的作品得到了金庸的赏识。金庸随即向他抛出“橄榄枝”,邀其来《明报》工作,并提出稿费由每月800元加到1000元。

  “我那时刚到《新报》不久,要是被挖角到另一个地方,觉得不太好。”于是董培新拒绝了金庸的邀请,“虽然在工作上没有联系,但是我们私底下一直有交往。”

  时间飞逝至2003年,当时早已移民到加拿大的董培新回到香港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金庸为他主持了揭幕仪式。俩人在一起观看画展时,董培新向金庸表达了遗憾之意,因为自己从未画过金庸的小说插画。

  2004年底,董培新决定在广州这个成长的故乡创办一次画展,当时在广东画院订下了2005年的场地。后来他跑过去一看,当即就被惊呆了,因为预订的这个展览厅的展线长达135公尽,楼高20多英尺,手头上的画作根本不够。

  “没有主题的展览肯定没法办得好,所以我一定要为展览找个主题。”董培新说,当时就想起了2003年和金庸谈的话,而且金庸的小说素材很丰富,“有了这个意念后,我就立即画了张在古墓中的小龙女与杨过寄给他,并恳求他允许我将他的作品故事情节用中国画来表达。”很快,金庸便回复了他五个字——“放心去画吧”,于是早先抑制的灵感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整系列的金庸武侠插画相继面世。

  用最原始的理解方式绘金庸

  在董培新整系列的金庸武侠插画中,有一幅画曾引起不少人的热议,那就是小龙女睡在古墓中的图画。画作中的小龙女眉毛甚粗、面色苍白,这与电视中表现的小龙女形象大相径庭。董培新笑着向记者解释,“因为小龙女从小就在古墓生活,从来都没有看过自己,更不会去修眉。她也不会去与人打交道,而且古墓缺乏阳光,面色也应该是苍白。这表达了我自己对于素材最原始的一种理解。”

  谈及绘金庸的“秘诀”,董培新说自己曾有7年时间从事电影的美术指导,很重视对人物的造型解读,“一般都要把金庸的书看很多遍,虽然有些人物很早以前就已经熟识,但是还应该细读小说里的描述,再作推敲,力求还原最真实的人物形象。”

  每幅画作都凝聚了董培新无数的心血,创作一幅尺寸较长的画,就需要整整三个月的时间。其中最大幅的两幅画作长达12 尺,分别是《书剑恩仇录》的“乾隆皇西湖选妓”、《天龙八部》的“聚贤庄血战前夕”。

  2008年,由董培新创作的《金庸说部情节画集》在台湾出版,同年他的作品被用于大陆新修版《金庸作品集》的封面。2009年,中国邮政选了其12张金庸小说的画作,印行了“个性化邮票”在全国发行。今年九月,董培新还作为“加拿大著名画家中国首次大型画展”主角之一来到世博园加拿大馆。

  金庸先生对他称赞有加,在《金庸说部情节画集》的序言中写道,“董培新先生提起画笔,绘出了不少金庸小说中的场面。那些场面是他在心里酝酿了很久很久时日的。长期在心里酝酿的艺术作品,一出来果然不同凡响。”

  据了解,董培新曾先后在香港、广州、澳门、温哥华、台北等地举办过金庸小说插画展,每次都受到了很多粉丝的追捧。明日即将在杭州举办的画展,是2010年中国国际钱江海宁观潮节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海宁金庸书院落成开放系列活动的一部分。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搜藏网 福建美术在线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
更多友情链接

网站版权持有人:中国 山水画艺术网

页面浏览设置:1024×768分辨率

本站中文名称: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本站网址www.zgsshw.cn  本站所有资料信息未经我站同意禁止转载,否则法律责任自负。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部电话:13805590554   电子信箱:6-0-8@163.com  工作专用QQ:384169963    2522440660    

办公微信:zgsshw  法律维权: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备案编号:  皖ICP备11008522号-1   备案图标.png皖公网安备 341003020002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