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时逢2022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之际,冰雪画派撷取数篇短文及相关图片,以特有形式庆祝此次盛会的举办,亦是用自己的方式预祝此次盛会取得圆满成功!
“迎冬奥颂北国,咏冰雪奔未来”冰雪画派喜迎冬奥宣传月《冰雪恋歌》
和导师于志学在黑龙江亚布力体验冰雪
冰雪行·冰雪情
――赴俄罗斯远东花絮
高宏
序:2009年元月,于老师应俄罗斯联邦阿穆尔州政府、阿穆尔州艺术创作协会之邀,在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格维申什克举办《冰雪情--2009中俄冰雪画艺术交流展》。1月9日,我们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于志学冰雪画工作室的研究生一行20余人,在于老师的率领下北上,开始了一次丰富多采的冰雪盛会。从1月9日到1月18日,虽然是短短十天的行程,因为有了近半年研究、学生冰雪画的经历,因为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学友,更因为有了一代冰雪画宗师于老师的指点亲授,带我们在异国他乡的冰雪大自然感悟冰雪,使我这个本来生于斯长于斯的北方人,对自己四十年生涯中常见的冰霜风雪又有了一层新的感知和体验。这次活动令 我终生难忘。
和于老师在亚布力
在松花江上
在黑河
亚布力观冰雪世界 锅盔山赏“美人”风情
1月11日早八点,我们坐在出发去亚布力国际滑雪场的巴士上。亚布力位于黑龙江省的尚志市境内,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是最佳的滑雪期,我们此行正当时,不但可以参观到为大冬会新近兴建的高级滑雪设施,而且能为今后的冰雪画创作积累更多更好的创作素材。
高宏在阿尔山
卢平摄俄罗斯
中午抵达亚布力后,黑龙江省主抓大冬会的傅晓光副省长在亚布力森林公园贵宾楼设宴招待于老师,我们也有幸被邀请作陪。席间,付省长对于老师的艺术成就和高尚人格给予了高度评价。于老师对此表现得很淡然,他说,热爱自己的事业,追求最高的人生价值,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行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他只是更严格地恪守了这几条准则。于老师的话让我钦佩得五体投地,作为冰雪山水画的创始人,面对由衷的盛赞心境如此平和谦逊,怎能不叫人敬仰?于老师在谈话间更多地谈到对家乡的热爱,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听了老师一话,让我仰之弥高,敬之弥深。
高宏 雪中圣歌 68×68 2010年
孤光自照皆冰雪 136×68cm 2009年
到亚布力滑雪场后,我们被眼前的壮观景色所震撼。蓝天如水洗般澄澈,白云似仙境般飘逸,整个滑雪场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林密似少女的浓发,披散在铺满银滩的雪野上。身着五颜六色滑雪服的年轻人,散布在场道中,初学者蹒跚挪步,熟习者潇洒穿行。听同行的记者介绍,这里场地设施非常先进齐全,有大小S回转雪道,超大回转雪道,跳台滑雪场地等,我由此联想到作画。世上很多事情都有相通之处,初学者只能站在山脚仰望巅峰,只有勤学不殆苦练不辍,才能一步步向上攀登,去享受那种自由驰骋、纵横捭阖的淋漓与从容。如果以滑雪来比喻作画,此时的我应该是在哪一个场地呢?耳边听几个大约是滑雪老手正说道:“咱们去越野场地,练练体能!”我顿悟,此时的我,应该是在参加一个遥远的越野,因为那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它的终极目标更远,也更美好!
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 邵争艳200x300 2009年
丁富华 春夏秋冬交响曲
高宏 圣湖映雪
正想着出神呢,看身边已有同学拿出速写本开始写生了,于老师正面对大自然为同学们讲解冰雪画创作的要领,我也马上进入进去。老手领着我们边讲边走,边观察。走到了锅盔山上脚下,突然,一个同学兴奋地喊起来到:“哎呀,快来看!于老师笔下的雪松”。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全都聚焦在眼前的雪松上。两棵高大、挺拔、笔直的挂满积雪的雪松,顶风傲雪挺立在一条小路边,银装素裹的枝条仿佛靓丽的珊瑚,又仿佛一个蒙上一层神秘面纱的飘然若仙的神女,美丽而神圣。多么熟悉的形状,同学们纷纷端起相机抢着拍照。有同学问于老师,您是不是特别喜欢表现这样雪松。于老师颔首微笑:“对,这就是我早期画作中比较常见的美人松,怎么样,很漂亮吧?”“太漂亮了!”“太美了!”大家赞不绝口。我把早已充好电的相机,对准了雪松要抢拍于老师和雪松在一起的瞬间,没想到被卢老师一马当先。我仔细凝望着那松树,它的主干下部分的一些枝条已经脱落,侧生的枝条全部集中在树干的顶部,形成绮丽、开阔、优美的树冠。而左右伸出的修长枝条,既苍劲又妩媚,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尽显婀娜妩媚的身姿,仿佛向我们招手致意。这种雪松的挂雪造型实在太震撼人心了,难怪于老师这么喜爱这种树,他的冰雪山水画技法中最重要的“雪皴法”也是缘于这种雪松的造型而提炼出来的,我想这其中不仅仅是创作构图的简单选材,还有他对北国冰雪世界、对家乡一草一木的热爱,他对冰雪审美内涵的感悟,更是他“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冰雪人格和精神的写照!
高宏《雪中圣歌》
高宏-晚秋
韩辅天 瑞雪志红装素裹
时间的步履总是在人们最珍惜的时候走得匆匆,马上就要告别亚布力了,夕阳西下,绚烂晚霞,那雪也嫣然如醉,似我此时激动感慨的心情。
冰雪画展高朋称颂 于老师妙语连珠
1月15日,我们在于老师的率领下抵达此行的目的地――俄罗斯联邦远东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格维申斯科的阿穆尔州博物馆。在这里,中国的冰雪画派艺术家们用自己的独特艺术手法诠释了冰雪情怀,展出了画作近百幅。这次展览得到了阿穆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备受瞩目,由阿穆尔州政府、阿穆尔州艺术创作协会、阿穆尔博物馆和国内哈尔滨市委宣传部、黑龙江省冰雪画艺术研究会、于志学美术馆、太阳岛俄罗斯艺术馆联合主办。这个展览,掀开了两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艺术家共同讴歌冰雪大自然的新篇章。开幕式上,俄罗斯艺术创作协会、阿穆尔州政府和阿穆尔州艺术创作协会分别向于老师颁发了文化贡献奖、成就奖证书和奖牌,并高度赞扬了他和中国的冰雪画艺术对中俄两国文化发展与交流所作出的努力。
荒原劲草 高宏 68x68 2009年
李庆忠 太行晴雪
刘向阳 银装
在冰雪画展的开幕式上,于老师向俄罗斯艺术家和社会各界阐述了中国冰雪画的独特审美取向和艺术风格。他说:中国冰雪画是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绘画的因素,以崭新的艺术形式和语言,开创了中国画的新的面貌。中国冰雪画派是当代中国画坛的一支劲旅,美的艺术语言是人类的共同语言……。
的确,在每一个领域里,总是有人站在巅峰,高屋建瓴地统领着其他人共同奋进。我们热爱冰雪画艺术,仰望冰雪画大师,追随于老师,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的于志学冰雪画工作学习,我们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今天我们又荣幸地追随导师走出国门,来到俄罗斯远东,为的就是继承于老师开创的冰雪画事业,不断攀登新的高峰。我们的导师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他以七十五岁的高龄,还和我们穿越亚布力林海雪原,到了俄罗斯在展览的紧张间隙,仍然笔耕不辍,每天勤奋作画,速写本从不离身。就在我们中俄两国艺术家进行座谈交流的时候,于老师还即兴为两位俄罗斯人民艺术家画了人物速写,那流畅的线条和形神兼备的特征,受到两位艺术家和在场艺术家的称赞,我也收到很大的感染。
马健 幽居图
邵争艳 森林之夜 2009年180x96
松 邵争艳
阿穆尔州森林写生 感导师敬艺精神
1月16日,我们冰雪画家们在于老师和卢老师带领下,来到俄罗斯远东阿穆尔州森林进行冰雪大自然的写生活动。
我们的到来为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带来了生气,看着眼前逶迤的雪影,参天的古木,我不由在心中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只觉得眼前景色美不胜收,处处都可入画、成画。急忙兴冲冲地用手中DV相机、画笔记录下这大自然的馈赠。
松老无风韵自 邵争艳 98x198 2009年
张家纯 雪满苍山夜蒙蒙
于老师身先士卒,兴致盎然,一点也没有因为寒冷有一丝畏难情绪。由于他戴的是当年鄂温克老猎人给他用驯鹿的皮缝制的皮手套,很大,不方便运笔,老人家就摘掉手套作画。他聚精会神地凝视着面前的一丛矮树,手中画笔在速写本上刷刷游走,流畅的线条,精巧的概括能力,令人佩服。画到细处,于老师居然审美也不顾,一屁股就坐在寒冷的雪窠里,捕捉环境特点。看他的专心致志,一丝不苟,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可是数九寒冬的冰天雪地,他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看到此情此景,我心潮起伏难平。都说艺术要忘我,没有忘我就没有艺术。什么是忘我?我今天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想起“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诗句,想起四十多年前,于老师在大兴安岭,冒着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寒寻找冰雪画的表现奥妙,没有这一切,能有他今天的艺术成绩吗?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我们的于老师何尝不是天降的大任于他一身,使历尽坎坷,苦中求乐,创立冰雪画派,丰富了中国文化的表现内涵,开拓了中国画的发展,这一切的基础缘于他先苦其了心志,劳其了筋骨。
随行的卢老师虽然没有写生,但她比我们还忙,不畏严寒,坐在深雪中为我们拍照摄像,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资料。在于老师身边,没有人不受感染,当然没有这种吃苦牺牲的敬业精神也不会在老师身边持久。老师的榜样将在我们今后的艺术生涯中时刻鞭策我们,激励我们,全力以赴从事我们热爱的事业。(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公众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