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1045年- 1105年),字鲁直,小字绳权,号清风阁、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黔安居士、八桂老人,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洪州分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祖籍浙江金华。北宋诗人黄庶之子,南宋中奉大夫黄相之父。北宋大孝子,《二十四孝》中“涤亲溺器”故事的主角。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的诗,被苏轼称为“山谷体”。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他和北宋书法家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世称为“宋四家”。在文学界,黄庭坚生前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作品有《山谷词》等。
壹
登览文墨以自娱
宋元丰八年(1085年),黄庭坚迎来了命运的第一次转变。这一年,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反变法派人士,黄庭坚被召回朝廷授秘书省校书郎。难得的历史机遇使“苏门四学士”黄庭坚、晁补之、张尤、秦观得以相聚,他们一起游赏唱酬、结吟谈艺,形成了元祐文坛的繁荣盛况。
所谓因福得祸,元祐八年(1094年),高太后崩,哲宗亲政,新党掌权,推行变法,开始新一轮的政治清算,身陷党争牵连的黄庭坚由于业师苏轼,他的人生再次迎来巨变。
绍圣二年(1095年)正月,王安石之婿蔡卞、宰相章悼指责黄庭坚所撰的《神宗实录》中隐没先帝良法美意,暗含讽刺,扣上“修先帝实录,类多附会歼言,抵熙宁以来政事”的罪名,贬黄庭坚为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黔州(今重庆彭水)安置。后又被移置到戎州(今四川宜宾),一直到元符三年(1100年)才遇赦东归。
谪居巴蜀6年多,是黄庭坚“既以放逐首开其端,亦以放逐终其一生”的生命历程,对黄庭坚的思想、诗歌理论以及创作诗词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入蜀,也为蜀中地区培养了一大批诗坛后辈,对蜀地文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位于长江支流乌江畔的黔州,是黄庭坚初贬之地,他在这里生活了整整三年。作为远离家乡的贬逐之人,在不毛“远恶之地”,年过半百的黄庭坚努力调节自我以适应环境,亲自经营居室,买田种菜,解决吃住生活问题。他还养花种竹,于禽鸟相乐,督导小儿子读书,热衷弈棋。
黄庭坚在《与唐彦道书》中说“到黔中来,得破寺堧地,自经营,筑室以居。岁余拮据,乃蔽风雨。又稍葺数口保暖之资,买地畦菜,二年始息肩。”正因如此,他自称“黔中一老农”。其《定风波》词:“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虽然身处逆境,但他意志并未消沉,心境坦然。
摩围山下的开元寺是黄庭坚在黔州的寓居地。摩围阁面临乌江,因摩围峰而得名。面对此处的江山形胜,黄庭坚“以登览文墨自娱”,将贬谪的失意抛之脑后。绍圣三年(1096年),他的弟弟黄叔达携眷属及黄庭坚妻儿抵黔,家人团聚。时开元寺已住不下,黄庭坚又筑新居“怡偲堂”。“怡偲”,顾名思义,有怡然自得之态。可见黄庭坚不为被贬的遭遇所累,而是随遇而安,追求心境的适然。
有亲人相伴朝夕,他以文墨遣兴自娱,心情颇为自适。其书“荡而生意逸发于豪素间。至今如欲飞动,当是时,公方谪涪州别驾。自常情言之,必憔悴无聊,所见花鸟溅泪惊心。公乃能藉之游戏翰墨,无一发陨获之意,非行安节和夷险一致者,有弗能也。”可以看出,他胸怀豁达,不以迁谪为意,多移兴于书法,然其书法又恰得蜀中“江山之助”。这以后,他的书法创作突飞猛进。
贰
置生死荣辱于度外
出于避祸的考虑,黄庭坚尽量减少交往,甚至闭门谢客。但地方官对他却不以罪臣相待。由于他是名满天下的文豪,包括知州曹谱、通判张诜在内的当地士民都同他往还、唱和、请益。黄庭坚曾说:“曹守(即曹谱)、张倅(即张诜)相待如骨肉”。
入乡随俗,时间一久,黄庭坚渐渐习惯黔州的生活,特别欣赏这里的“小宴歌舞”,称赞道:“此邦乐籍,似皆胜渝、泸,微有成都之风也”。黄庭坚‘以登览、文墨自娱,若无迁谪意”。他不时出游,吟诗作赋,笔舞龙蛇。一棵黄葛树,一块大岩石,成了他纳凉赏景的“绿荫轩”。一个山洞,一间茅屋,是他存放书籍的“万卷堂”。他甚至专门为自己找到了涮笔的“洗墨池”,饪茶会友的“丹泉井”。黄庭坚死后,黔州士民怀念黄庭坚,为他修建了衣冢墓。
或许是黄庭坚在黔州生活得过于舒适,毫无“悔改之意”,元符元年(1098年),朝廷以其表兄张向出任提举夔州路常平需“避亲”为借口(黔州属夔州路管辖),将黄庭坚移往更为“远恶”的戎州(今宜宾)。这年3月中旬,黄庭坚离开黔州到达涪州,逗留一月后,逆江而上,于6月到达戎州。
在戎州,黄庭坚曾将自己的住所命名为“任运堂”“槁木庵”以示其心如槁木死灰,置生死荣辱于度外,在自然、亲情、友谊中安顿自己的生命。由于他渊博的学识、卓越的诗歌和书法成就,宛如一颗巨星,光照西南文坛。他像磁石吸铁一样,团聚着四川地区的文化人,更吸引了一批有志青年,杖履追陪,登门求教。这其中有戎州吏文少激、阆中吏王蕃、忠州太守王圣涂、万州太守髙仲本、戎州吏黄斌老等官员,也有如蜀中隐士李仔、史应之、王公权等友人。
与黔州官吏一样,戎州官吏和隐士同样对黄庭坚友善厚待,与其游赏唱和,赠送食物照顾其生活,在《念奴娇·断虹霁雨》《次韵李任道晩饮锁江亭》《次韵任道食荔枝有感三首》《万州太守高仲本宿约游岑公洞而夜雨连明戏作二首》等作品中均有记载,其中与戎州吏黄斌老及其弟子舟之间的交往甚密,黄斌老与文与可和苏轼有亲戚关系,且其人也颇有艺术才华,使得黄庭坚颇有亲亲之意,故黄斌老成为黄庭坚在戎期间的精神伙伴,二人来往唱和作品颇多,如《从斌老乞苦笋》《又答斌老病愈遣闷二首》《次韵答斌老病起独游东园二首》等诗。
作者:许永强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公众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