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于志学在敖鲁古雅 卢平摄
2013年7月下旬,于志学又一次飞往海拉尔,前往根河,作为敖鲁古雅乡“第五届世界驯鹿养殖者大会”的特邀嘉宾,来到了敖鲁古雅。
说起这次能到根河参加世界性驯鹿大会还是得可沙牵线,秦晓飞帮忙和戴光明的努力。在6月底于志学离开阿龙山时,得可沙就嘱咐提醒于志学,不要忘了7月份在根河敖鲁古雅召开世界驯鹿养殖者大会,希望于老师一定要过来。7月中旬,得可沙又给我打电话,告知敖乡正在积极筹备世界驯鹿大会, 她让我直接给敖鲁古雅民族乡党委书记卜伶生打电话。我和卜伶生通话,他告诉我他需要和上级领导请示后才能答复。我向他转告了于志学先生希望能为驯鹿大会尽力的意愿,这是敖乡的大喜事。几天过后,卜伶生没有回复,得可沙又告诉我,漠河的华洋集团秦晓飞董事长已经确定要来敖乡参加会议,她让我直接联系根河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萨国文,我又拨通了萨国文的电话。萨国文告诉我这次世界驯鹿大会,整个活动由党委具体分头抓,他不分管这块;同时他还告诉我,现在根河已经没有任何可住的宾馆和招待所,如果上面有领导和嘉宾要来,没有招待好,市里有压力。他劝我最好会议这几天不要来敖乡。
2013年第五届世界驯鹿养殖者大会在中国根河敖鲁古雅举行 卢平摄
得可沙听到这个结果后,建议我直接找秦晓飞,“到了敖乡就能安排,怎么困难也不差安排几个人,晓飞肯定有办法”。不日,秦晓飞打来电话,告诉我他通过敖鲁古雅驯鹿文化博物馆馆长戴光云联系到了其兄——敖鲁古雅民族乡乡长戴光明,希望戴乡长按贵宾身份安排于志学老师来敖乡。戴乡长说现在会议所有的程序都已经排好,插不进去。秦晓飞说排好也不行,想办法再排进去。就这样,在7月25日开幕式之前的7月23日,于志学接到了赴敖鲁古雅参加驯鹿大会的通知。
7月25日这天,根河的天似乎亮得比平常要早,格外晴朗。湛蓝的天空下,太阳喷射出耀眼的阳光晒落在敖鲁古雅乡政府前面的宽大广场上。四周绿色如茵的松林和乡间的野花飘散着阵阵清香与各种鲜艳的彩旗飘荡在广场上空;用红砖色、土黄色、灰色和青色石头垒成的高大“撮罗子”和一个长条横向镶刻着鄂温克人与驯鹿的浮雕,为即将到来的国际会议增添了鄂温克民族的文化元素。
于志学与参加大会的世界各地代表 卢平摄
敖乡的人们不分男女老少,像迎接自己一生最重要的节日一样喜庆,几乎全部来到广场,参加这个属于自己民族又是世界性的隆重大会。广场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虽然因为根河和敖乡的接待能力有限,乡里和市里根本容不下更多的人来这里,但仍没有阻挡住很多周围地区闻讯赶来的人们以及从各地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游客。
人们聚集在广场,想要找一个人,需要在广场的人群中穿梭般寻来望去。敖乡的鄂温克人穿着只有在节假日才会穿着的民族盛装。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全敖乡这么多年轻美貌的姑娘。鄂温克的女子们穿着讲究的民族服装,脚蹬的长筒高跟皮靴使姑娘们更显身材苗条,在各种色泽鲜艳的民族服装衬托下,每个人都妩媚动人。在美丽的女性面前,小伙子们也是个个英俊潇洒,剽悍强壮。鄂温克人在年轻时特别好看,他们很多人都有外族血缘,皮肤白皙,细嫩,尤其青年男女们,脸上还存有稚气未脱的表情,充满了青春的朝气。
在这个盛大的日子里,鄂温克的姑娘们都成为大会的志愿者,穿着五颜六色、款式别致的鄂温克盛装,手里托着装有小点心的托盘,笑容可掬地为远方客人献上中国鄂温克民族的真挚情谊。广场周围,几个鄂温克男子,牵着同样精心打扮过的驯鹿,围着广场悠闲地漫步,就如同鄂温克人举行婚礼那样:新郎和新娘要牵着驯鹿在新搭建的帐篷转几圈,表示人丁兴旺,驯鹿健壮。此刻鄂温克人像过节一样。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森林,撮罗子,鄂温克人和驯鹿,构成了“第五届世界驯鹿养殖者大会”一道最靓丽的风景。
于志学与参加第五届国际驯鹿养殖者大会的各国代表 卢平摄
从广场一角,一位女老师领着二十几位鄂温克青少年向广场走来。只看见老师低头对着孩子们嘱咐些什么以及孩子们发出的叽叽喳喳清脆的声音。他们是要在大会开幕式上为会议献歌表演的小演员们。
“看!玛丽亚索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大家一下把目光聚焦在从乡政府大门走出的玛丽亚索老人和巴拉杰伊老人身上。玛丽亚索穿着一件天蓝色镶着褐色图案花边的民族服装,里面还穿着她喜欢的那条白底藏蓝色花纹的裙子,依旧是头戴一个黄褐色带花的头巾;巴拉杰伊则穿了一件土黄色镶着褐色和黑色花边的民族服装,不常戴头巾的她也戴了一条天蓝色与紫罗兰和粉色交织的丝头巾,两人的脚上都穿了一双同样式样和颜色的咖啡色长筒皮靴。这两位老人是敖鲁古雅灵魂似的人物,一位是中国狩猎部落最后一位固守山林的执著者,一位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最后一位萨满的女儿,也是培养了两位鄂温克知名艺术家的光荣母亲。这两人一露面,一下吸引了广场上很多人的眼球,忽地一下,突然涌来了很多人,大家争先恐后要和两位老人拍照合影。
戴光明乡长怕老人家累着,嘱咐让人从乡政府搬来几把折叠椅,让老人们坐下。
于志学与参加第五届世界驯鹿养殖者大会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代表交谈 卢平摄
几位年轻帅气的鄂温克小伙子捧来一把劈好的木柈子和一堆杜香草。杜香草是大兴安岭的特产,叶茎和花叶都能发出一种淡淡的香味,如果用手在上面揉搓几下后,一股扑鼻而来的浓郁香气会一下飘逸散出,传得很远。鄂温克人对杜香草情有独钟。过去在他们举行萨满祭祀的时候,辅佐萨满的“二神”要先点燃杜香草,香草发出的清香味能为萨满净身;而且在鄂温克人搬家的时候,他们也要抓来一把杜香草表示吉祥安康。至于夏天林子里的驯鹿更是离不开杜香草,在原始森林里,夏天的蚊虫牛虻特别多,驯鹿们不堪叮咬,鄂温克人总是在猎民点周围特意为驯鹿点上杜香草上面盖上苔藓,让香草缓慢地燃烧,缕缕的杜香草散发的挥之不去的芬芳,能驱赶蚊蝇,让它们不能贴近驯鹿,保护驯鹿的安宁。
从远处传来了汽车的鸣笛声,几辆大巴车载着来到根河参加世界驯鹿养殖者大会的各国代表们来到了敖乡的会场。车门一打开,穿着世界各地鲜艳民族服装的驯鹿养殖者代表们陆续下车,广场上一下热闹起来。人们的目光齐刷刷聚集在这些代表身上。来自各国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代表们,脸上露着喜悦的微笑,向中国的根河和中国的敖鲁古雅展示了来自自己国家的异国风采。各国代表们边向周围人群友好地示意,还有人伸出手来,与夹道欢迎的人们握手致意。广场中央的鄂温克小伙子们,燃起了木拌和杜松草,一股股浓郁的轻烟笼罩在广场上空,萦绕在代表们的身旁。周围的人群像观看世界体育大赛运动员入场那样,看着代表们三三两两、陆陆续续走进会场。会场四周的高高墙壁上,挂着来自九个不同国家二十多个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鄂温克地区的旗帜,如同万国旗一样把整个会场装点得绚烂多彩和隆重。
这是根河市第一次承办这样的国际性会议,来自挪威、芬兰、瑞典、丹麦、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国际友人出席了大会,相聚在中国唯一“使鹿部落”的敖鲁古雅,共商全球驯鹿养殖业发展大计。
作者与鄂温克著名作家乌热尔图在第五届世界驯鹿养殖者大会上 秦晓飞摄
会场中,一个巨大的彩色会标矗立在主席台的后身。以会场主席台为中心,四周用桌子和座椅摆成一个方型矩阵,是世界各地驯鹿养殖者代表和东道主的席位。面对主席台的是几十排座椅,是中国鄂温克驯鹿养殖者的席位。
本届驯鹿养殖者大会以“人·驯鹿·自然——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各国代表及知名民族文化学者就驯鹿饲养面临的问题、民族文化传承等问题进行研讨。会场上那些或高大丰满,或皮肤白皙,或有欧罗巴血统或是蒙古先民后裔的男士、女士们,虽然种族不同,外貌不同,穿戴和语言都不同,但看得出大家都很兴奋地参加会议,也很认真地进行发言。
会议期间,作为主办方的敖鲁古雅乡书记卜伶生和乡长戴光明,几次接受新闻媒体采访,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表示,我们举办大会的目的就是要保护好中国唯一的驯鹿种群,弘扬中国这一稀缺的泛北极驯鹿文化,获得世界各地更多方面在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支持,同时也虚心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养殖驯鹿的经验。
作为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邀请的嘉宾于志学,也积极认真听取了大会代表的发言,并与敖鲁古雅乡的驯鹿养殖者代表就饲养驯鹿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也与参加会议的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关于“人·驯鹿·自然——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讨论。他思考得更多的是在社会学及人类学知识范畴内,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占据的位置问题。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是游猎民族的使鹿人,在政府借助保护鄂温克民族和环境保护以及为改善猎民的生存状况而进行了生态移民,猎民放下了猎枪,原有的狩猎民族文化集中归结到使鹿文化上。生产方式的改变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使鹿鄂温克人的生活世界,人、驯鹿、传统文化成为鄂温克人三项基础的文化要素。以鄂温克人定居后为中心,使鹿鄂温克民族开始走进了现代化过程,与外部世界互动,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即以山林为伍以驯鹿为伴的狩猎鄂温克人,将自己的文化传统从森林狩猎到重新整理和定义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使鹿文化,延续、强化甚至重建了驯鹿文化传统,使鄂温克原有的狩猎文化通过驯鹿的元素符号引伸出来并再赋予某种象征意义。这对鄂温克文化的延续,对文化多元性发展都是一项长期任务,是有重大意义的。于志学联想到他去北欧时,看到的饲养驯鹿的萨米人,他们就是以传统与现代的方式饲养驯鹿,而萨米人和驯鹿也成为瑞典、挪威和芬兰的文化符号之一。尤其在于志学访问北极圈附近的拉普兰地区时,注意到了萨米人也曾受到所在诸国不断接受的同化教育,如禁止在学校和公共场合使用萨米语等。但是在20世纪後半叶,人们对使用萨米语以及保护放牧驯鹿维持萨米人的文化等举措日益持肯定的态度。所以我们今天实施的保护鄂温克传统文化是非遗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很好实践。
这次国际驯鹿养殖者代表大会能在中国举行,是与中国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有很大关系。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而导致的北极冰雪覆盖区快速消退,北极地区环境问题已经变成影响世界的大问题。无论从地缘政治或国家主权等意义出发,还是在资源、生物多样性等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意义出发,北极地区都已经开始成为国际政治研究的关注焦点,未来对北极的开发将会影响到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所以很多国家希望加入该组织,竞争十分激烈。
2006年,中国开始申请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但未能实现;2007年,中国成为该理事会的“特别观察员国”;2009年“敖鲁古雅部落”代表中国加入国际驯鹿养殖者代表大会之后,直到2013年5月中国才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因为未来北极一系列问题,需要全人类共享、共建、共治,这就需要一个更大范围的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而一个更加开放的北极理事会正是符合这一时代需求。
之所以要谈到中国加入北极理事会一事,是因为中国的敖鲁古雅驯鹿养殖也为中国加入北极理事会做出了贡献。在开始中国申请加入永久观察员国时,遇到了一些阻碍,毕竟多一个非北极圈的国家,而且是对未来国际事务具有强烈竞争力的大国,其他国的反映是可想而知的。中国政府在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养殖驯鹿上,找到了可以令北极理事会成员国的兴趣点,即中国和一些北极圈的国家一样,有只具有北极圈那样生态环境,才能有驯鹿的生长。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驯鹿的科学研究角度,敖鲁古雅人饲养驯鹿会给理事国成员及北极土著人带来驯鹿资源保护和利用等诸多方面的利益。所以根河与敖鲁古雅为中国加入北极理事会成为永久观察员国资格、为中国在北极资源等一系列问题具有自己的话语权、为中国在国际地位的提升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作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举办了世界驯鹿养殖者大会,必将在世界驯鹿养殖国家和地区产生重要影响。这个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的驯鹿产业正式与世界接轨,使得中国的根河成为我国联系泛北极圈国家的一个重要窗口,具有国际性的战略意义。
为了办好这次盛会,根河市准备了四年。在会议期间,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为表彰于志学五十年来对鄂温克民族的文化建设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特授予他“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荣誉乡民”称号。(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公众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