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4日于志学等赴敖鲁古雅在北京南苑机场 自左至右卢平、于志学、荣宏君 孙振山摄
2007年的8月,于志学又重新回到阔别二十七年的敖鲁古雅。从2003年8月,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告别山林迁移到根河新住所定居的消息一传出,便引起了于志学的注意。他密切关注着生态移民后鄂温克猎民的生存状态,他们的驯鹿文化如何保留,还有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转眼四年过去了,正在他按捺不住对敖鲁古雅的思念时,2007年的春季,当年在敖鲁古雅乡任通讯员的孙振山来到北京看望于志学。当年的小通讯员,三十六年后已是一家《农民日报》的主编,他也一直念念不忘敖鲁古雅那段难忘的岁月。两人谈起了当年于志学去敖乡时,他跑前跑后安排联络的往事,开怀大笑。谈话中,孙振山提到他现在还和敖鲁古雅乡的一些老领导、老同志保持联系,最近回乡还看到了那申老乡长等人,老乡长很关注于志学的艺术动态。于志学听之不觉更加怀念敖鲁古雅,怀念拉吉米、何林、玛丽亚索、巴拉杰伊、马克西姆、栓克等人,不知道他们这些年情况怎么样。我趁机对孙振山说,如果有可能于老师很想再访敖鲁古雅,看望老朋友,也了解一下敖鲁古雅生态移民后的猎民生存状态。孙振山非常理解于志学的心情,他说一定全力帮助于老师安排一次二十七年重访敖鲁古雅的关注生命的活动。就这样,2007年8月,在大兴安岭山林的诱惑下,在敖鲁古雅鄂温克驯鹿文化的吸引下,于志学重返大兴安岭。一路上他总是处在激动和兴奋之间,不停地讲诉三十多年前他在敖鲁古雅经历过的难以忘怀的事情,如何与拉吉米打猎,如何遇险,如何脱身,如何追赶驯鹿……
2007年8月于志学回访敖鲁古雅 卢平摄
“真像做梦一样。我自己都没有想到经过了二十七年的漫长时光,我又能回到这个地方。”于志学说起在1980年1月,他随中央电视台拍摄电视记录片《于志学和冰雪山水画》时,为了拍驯鹿曾经来到敖鲁古雅。因为当时是为了电视台拍片,而拉吉米一家恰巧不再敖鲁古雅,到阿龙山打猎去了,没能见到拉吉米一家。摄制组在敖乡停留的时间很短,拍了一些他和驯鹿的镜头就离开了大兴安岭。“所以严格算来,我应该是离别三十六年重返敖鲁古雅。”
2007年于志学与作者在阿龙山车站 孙振山摄
于志学一路上不停地讲着鄂温克老朋友拉吉米的朴实忠厚,玛丽亚索的能干麻利,巴拉杰伊的忍辱负重,还有马克西姆、何林、瓦罗加和拉吉米天真可爱的孩子们,还有开江的贝尔茨河岸边的红毛柳,碱场上壮烈献身的梅花鹿,冬末春初时绿茸茸的毛毛狗,都纷纷呈现在他的眼前,他仿佛回到了当年。
2007年于志学在从海拉尔到根河的列车上同列车长了解当地生态情况 卢平摄
是的,于志学虽然离开敖鲁古雅近三十年,但他的心一直和这个民族一直连在一起,三十多年来他从未间断地为这个民族歌唱。在他的心灵深处,敖鲁古雅和大兴安岭西北麓对他一生的美术之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足迹几乎踏遍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公众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