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在进行宣笔制作工艺中的“齐毫”。 韩苏原 摄

工人正在进行晒笔。 韩苏原 摄
冬日的上午,记者来到安徽泾县黄村镇三兔宣笔厂,制笔师傅们埋头做着传统的手工活,齐毫、扎笔、修笔……一道道工序,全应古制,仿佛看到了白居易描述的“千万毛中拣一毫”的场景。
每一支宣笔制作工序复杂,从选毫、切割、修削到成品,要经过12道大工序,120多道小工序。佘征军介绍说,制作笔头是生产一支毛笔耗时最久的部分之一。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位老师傅正在木盆边将毛的根部理齐,将没有用的绒毛梳理掉,再去除油脂后用骨制的刷子进行手工梳理,因长时间接触冰冷的凉水,他的手上布满老茧和裂纹,宣笔制作之精湛和制笔工艺人的辛苦在此足见一斑。

工人在进行宣笔制作工艺中的“去杂毫”。 韩苏原 摄

工人准备晾晒制作的笔头。 韩苏原 摄
在根部理齐后就开始整理毛的头部,这步叫做齐毫。齐毫以后的笔毛会变成一片一片的,然后要用特殊的工具将笔毛做成圆锥形。制作圆锥的过程是一个一层一层递减的过程,这样做出来的笔头就会是一个圆锥形。随后会进行一个混合梳理的过程,让几层笔毛均匀地混合到一起。混合得越均匀做出来的笔头越好。粘好的毛笔要经过最后一次修笔,目的是将笔头里面没有尖的毛都修掉,这样写出来的字才不会开叉,修好后的笔头要上最后一次胶。佘征军告诉记者,制作宣笔用的胶并非普通的胶,而是用一种类似海蜇一样透明状的海产品熬制的。

制作中的宣笔正在等待“上胶”。 韩苏原 摄
记者注意到,工厂的制作车间里看不见一台机械设备,虽然全手工制作的效率远比不了机械化的流水线,但是为了保证每一支笔的质量,佘征军直到今天还坚持手工制作。在整个工厂,年轻职工比例占少数,佘征军说:“现在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这门手艺,主要是吃不了苦。但只要还有市场,我们这些人就会一直坚守着这项制笔技艺,不让它失传!”(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公众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