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学与弟子在克孜尔千佛洞 卢平摄
2018冰雪画派南疆行之三:克孜尔千佛洞
卢平 文
到了大漠北缘的库车,不可能不去克孜尔千佛洞。克孜尔是维吾尔语,是“红色”之意。克孜尔千佛洞位于库车县正西25公里的明乌达格山的石窟群,与敦煌莫高窟同享中国“四大石窟”之美誉。千佛洞坐落于悬崖峭壁上,绵延数千公里,是我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延续时间最长的大型石窟群,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的东汉末年,早于敦煌石窟。
于志学在克孜尔千佛洞 卢平摄
于志学在克孜尔千佛洞 卢平摄
于志学在克孜尔千佛洞 卢平摄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的佛教的具体时间和年代,现在很难考定。在中国史书上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的记录是在公元前二年,居住在中国西北部、后迁徙到中亚地区的游牧部族大月氏国的国王使者到了当时中国的首都长安,口授佛经给一个弟子。现在学界认为由于在此一百二十年前汉武帝开辟西域交通的结果,由印度传布到中亚的佛教通过行旅往来而向东方渐进。而古龟兹国是丝绸之路的中心,佛教盛行,公元3世纪便开凿了克孜尔千佛洞。据说在公元5—7世纪,是佛窟的香火最鼎盛时期,在千佛洞修行的僧侣达到上万人,而当时龟兹国人口只有10余万人,也就是说龟兹有十分之一的人信笃佛教。直到公元8世纪,因为战乱和其他宗教进入,才停止了佛窟开凿。
于志学在克孜尔千佛洞 卢平摄
于志学在克孜尔千佛洞 卢平摄
冰雪画派在克孜尔千佛洞 张新国摄
克孜尔千佛洞共有大小洞窟236个,其中保存较完整的有135个,内有壁画的80个,因为要保护壁画,我们只参观了6个洞窟。古龟兹信奉小乘佛教,所以壁画风格也不同于其他地区,可见到一种神秘菱形图案的龟兹佛窟特色,这是世界上唯一独特的菱格图形的壁画形式。洞窟分为两种,一种叫支提窟,壁画都绘在此窟内,是僧徒礼佛观像和讲经的地方,一种窟是供僧人起居所用。
讲解员介绍克孜尔千佛洞的壁画 卢平摄
讲解员介绍克孜尔千佛洞的壁画 卢平摄
汤宽义在克孜尔千佛洞 卢平摄
千佛洞周围自然环境特别好,风景如画。可是洞窟和壁画却被摧残得千疮百孔。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探险队从克孜尔石窟劫掠走大量精美壁画,而且由于外教的进入,佛教遭到极大的破坏,放置释迦佛的拱形佛龛里破坏一空,还有一些因地震坠毁。现壁画上所有佛像左半边袈裟都被切割拿走,因之是金箔制成,而壁画人物的眼睛、嘴巴、鼻子等都被挖去,那是伊斯兰教排斥其他教派所致。洞壁上到处都是掠夺者和破坏者的斑斑斧迹刀痕,真是满目疮痍,令人心痛。
张军在克孜尔千佛洞 卢平摄
克孜尔千佛洞 卢平摄
克孜尔千佛洞 卢平摄
克孜尔千佛洞的壁画的题材主要是佛传、因缘和本生故事,最精彩的当属佛教一无二的本生故事画,是珍贵无比的南北朝时期的壁画。讲解员向我们将来其中一幅十分生动的僧侣取经的本生故事:几位僧侣西去取经,当他们走到龟兹大漠时,一头神象从石窟高处看到了,它走到僧侣面前,告诉僧人,你们把我杀掉吃肉,再把我的血喝掉,然后用我的肠子灌上水,扎好,沿途饮用。这些僧侣按照大象说的去做了。当他们经过千难万险走出大漠时刚好把肠子里的水喝完。像这样生动的故事都描绘在这里的菱形格里。
克孜尔千佛洞壁画 卢平摄
看着这些有独特西域风貌的壁画残迹,令人感慨万千。克孜尔千佛洞的壁画不仅仅是中华艺术的瑰宝,也是八个多世纪龟兹文化传播的印迹。这些壁画以其独特而多样化的图像叙事形式及独特的菱形格绘画风格,还有大量的乐舞题材,生动呈现了多种文化融合的古龟兹文化,对华夏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克孜尔千佛洞壁画 卢平摄
克孜尔千佛洞壁画 卢平摄
克孜尔千佛洞壁画 卢平摄
克孜尔千佛洞壁画 卢平摄
克孜尔千佛洞壁画 卢平摄
克孜尔千佛洞壁画 卢平摄
克孜尔千佛洞壁画 卢平摄
克孜尔千佛洞壁画 卢平摄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公众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