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展子虔的《游春图》 史上最古老的山水画
画面中,山腰和山坳间建有几处佛寺,十分幽静,令人神往。画家运用细而有力的线条勾画出物象的轮廓,人物虽然小如豆粒,但一丝不苟,形态毕现。山石树木只用线条画出,可以看到行笔的轻重、粗细、顿挫、转折的变化,但尚未见到唐代以后绘画中出现的皴擦技法。作品的色彩浓丽厚重,山石树木均以矿物制成的石青、石绿颜料赋色,以青绿的色彩为主调,建筑物和人物、马匹间用以红、白诸色,既统一和谐,又富有变化。亮丽的色彩亦更好地衬托出大好河山盎然勃发的春天气息。
公元581年,经历了300年割据混战的局面之后,隋朝建立,中国再次统一。虽然隋朝没能维持多少年的统治,但这一时期却涌现出了一批继南北朝后在绘画史上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画家。他们综合了前朝的各种绘画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为唐代绘画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坚实雄厚的基础。
中国山水画艺术在隋唐以前,基本都是作为其他画种的搭配景物而出现的,并没有能够独立出来,更谈不上自成体系。这个时期出现在其他绘画中作为点缀的景物简单,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状况,根本不符合法度。到了隋代,展子虔的出现,便彻底改变了中国绘画的格局。他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将中国山水画从其他绘画中剥离出来,自成体系。其代表作《游春图》就是迄今为止我们有据可查的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山水画。
这是一幅描绘贵族游春的青绿山水,其山水着重青绿,山脚则用泥金。山上小林木以赭石色写干,用水沈靛横式点叶;大树则多勾勒,松不细写,松针则以苦绿沈点,松身界两笔,直以赭石填染,而不作松鳞;人物直用粉点成,后加乐色于上分衣褶,船屋亦然。此一时期的中国山水画刚从宣教绘画中分离出来,虽然画法尚保留着东晋南北朝时期表现物象的手法,但它已经不再是作为陪衬景物出现,并且从“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稚嫩状态中超脱出来。画面采用俯视取景方法,将远景、近景一起向中景聚集,使画面各个组成部分整体统一在一幅画面中,达到了“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
《游春图》卷历来被认为是隋朝画家展子虔的作品,代表了中国早期山水画的面貌。近些年有学者对于这幅作品的作者和时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引起了讨论。(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公众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