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接到一个电话,来电者是一名美术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回想起来他是4年前我碰到的一名考生,转眼间,他已经临近毕业了。
这位师弟一再邀请我去观看他的毕业展。今年,不少美术院校都放弃了以往以系为单位的阶段性展览,取而代之的是全校集中展的模式。一时间校园里室内、室外,作品比比皆是。
在一个室外比较空旷的区域里,我看到了这位师弟的作品。作品体积很大,因而无法放置在室内的空间中。对此,他有自己的情绪,却无可奈何。我们聊了很多关于其作品创作的情况,也谈到了今年毕业展的一些实际问题。交谈中他说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画廊买走,只要价格公道。我问他是否有人来联系购买,他摇了摇头。我又问他班里其他同学的作品是否有被买走,他说很少。他也一再跟我讲起金融危机下艺术市场的不景气,这让我很吃惊—— 一名美院学生对艺术市场的关注如此深刻。毕业展的意义一方面是毕业生自身,另一方面,对于毕业展的关注,可能依然是广大艺术机构每年的一大要事。能在芸芸众生中挑中一个“潜力股”,是多数画廊、设计公司的愿望。回顾2000年以来,全国各大美术院校扩招后,每年毕业生的人数与日俱增,毕业展已经变得愈加庞大。庞大的躯壳,其内容是否一如外表般强大呢?
如今的美术院校早已不再是以往几位老师教一名学生的情况,相反,一位老师“对付”几十名学生才是实情。很多老师甚至都记不住学生的名字,教育已趋泛化。面对毕业展,多数院校都实行包办制度,一名任课老师负责指导几名毕业生,而且周期短暂。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学生从作品方案的提出,到按照指导老师意见修改,时间仓促,以至于很多学生最终将要求放宽到只求顺利毕业而无关乎作品质量的程度。
当下适逢南非世界杯举办,在这场足球界的“世界大战”中,一球成名在以往的历史中并不少见。美术界以“一画成名”的也不在少数,这种观念在当下功利驱使下被迅速放大,毕业生为追求“一画成名”,对自己的毕业创作持有“赌”的心态,这在一些市场化显得优越的艺术门类中,尤为典型。毕业生因而过分追求作品的新、奇、特效果,作品很多以搞怪见长,名利意识增强。
笔者以为,面对每年一度的美术院校毕业展,院方应当给出一定的指引,而不能仅仅就毕业而毕业,就展而展,更不能以引进招聘单位数量的多少作为应对毕业展的硬指标。院方不应该将一份合同作为毕业生离开母校的标准。以作品去搏得市场或就业单位的认同,从现实考虑的确需要,但如果这成为最大目的,则就有违艺术教育的初衷,会助长艺术界的浮燥之气。学生缺乏一个正确面对未来、走向社会的心态。在实际的接触中,很多纯艺类毕业生普遍会将毕业作品作为迈出学校、走向社会的最后一搏,而往往这样的一搏,成功率却极低。
毕业生迈出校门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代表其所处院校所呈现的教育水准。因而,每年的毕业展,院方所面对的实际上是一个大环境下教育意识的问题。院校有关部门应当更多地进行引导,即使走上社会,要为生存考虑,也得有高远的艺术观。行之有效地与毕业生进行适时的谈话,会对毕业生的心态和行动产生积极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其一生。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