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芬模式”近来成为业内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资料照片)深圳商报记者薛云麾摄
大芬油画村美术产业协会会长吴瑞球近来处于“风口浪尖”上,这位大芬油画村领军人物如今还有着另一重身份——江苏海安“523”文化产业主题公园主要策划者之一。自该主题公园上月23日开园以来,吴瑞球就成了人民日报等国内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
“产业单纯、结构单一,土地紧张,过于饱和……大芬亟须以原创、差异化发展促进转型升级。”6月1日、4日,人民网、人民日报分别以《海安“523”:升级版油画产业平台为什么这么“火”》、《海安“523”:不做“克隆”油画村》为题,对比“大芬模式”和“海安模式”。吴瑞球在接受采访时提出的大芬困境由此引起各方关注。
大芬实际情况如何?究竟遭遇了怎样的“瓶颈”?本报记者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多次深入大芬村走访,试图呈现一个真实的大芬村。
现象百余画工画商前往海安
事实上,这并不是国内媒体首次关注大芬村困境。早在去年10月29日,《文汇报》就发表了《“大芬油画”移师江苏海安期待异地“盘活”》的文章,报道了大芬村由于地域狭小、房租高涨、遭遇发展瓶颈而致使多家企业移师江苏海安的事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大芬村强大的影响力,“农业学大寨,文化产业学大芬”已成为业内流行语。全国各地也纷纷成立类似大芬村的文化产业基地。江苏海安更是在考察大芬后,决定成立一个以油画产业为主的文化主题公园。作为“大芬传奇”的缔造者之一,吴瑞球应邀成为该主题公园的主要策划者之一。同时,深圳大芬村的油画家、画工、画商超过100人先后前往海安。
一时间,“大芬油画崩盘,移师海安期待升级”的说法开始见诸报端。甚至有人开始猜测,大芬村无以为继,已集体转移他地。在这次大芬企业“出走”事件中,吴瑞球显然是一个关键人物。不过,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表示:“此次确定在海安成立生产基地的企业有1家,另外还有5个画工在海安开设了几家画廊。其他人只是去当地进行前期的市场考察。”
吴瑞球的说法得到了深圳龙岗区布吉街道办宣传部部长任晓峰的证实。作为大芬油画村的直接主管单位,布吉街道办派工作人员对海安“523”文化产业主题公园的开发建设情况进行了考察。任晓峰还特地参加了该主题公园于5月23日举行的开园仪式。不过,他也表示,海安产业园由大芬村部分企业和设计人员参与策划设计,整个园区环境优美、整体规划感强。尤其是该园区以两年免租的优惠政策吸引商家进驻,这对每年都面临房租上涨的大芬油画企业来说极具吸引力。
困局规划先天不足制约大芬
不过,这些“出走”企业的负责人也明确表示,他们只是由于扩展生产的需要,无奈之下才选择异地发展的。深圳市熊氏正刚艺术品有限公司是2005年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油画生产企业。该企业董事长熊正刚此次受邀去海安成立制作基地,据他介绍,公司在大芬村附近的生产基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订单生产的需求。为了拓展生产规模,他决定在海安购地50亩,成立制作基地。“总部当然在大芬,大芬品牌依然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与根本。”
吴瑞球告诉记者,他经营的深圳市集艺源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的总部依然在大芬村,此次去海安办学、设立销售分支机构只是企业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的举措之一。目前,该公司分支机构在上海有4家,浙江有2家,新西兰有1家。按照吴瑞球“总部在大芬,花开世界”的想法,在五年内,他将把画廊连锁店扩张至200家。
“土地紧张,没有空间发展一直是大芬面临的最大问题。”任晓峰说,他在布吉街道办10多年,深知大芬的优势,却不得不时刻直面大芬的先天不足。大芬在国际上的品牌效应是其最大的优势,多年来形成的市场根基和客户群使其具有强大的磁场,能不断吸引企业入驻。但是整体规划不强、房屋归村民所有、土地紧张等问题又制约着企业成长。很多大企业如浙江义乌的华鸿想要进来,却苦于无地施展。福建莆田集友艺术总公司,2007年来到大芬,一年后却又回去了,究其原因还是地方太小,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围城效应’因此在这上演,外面的想进来,里面的却又想去外地发展。”
出路原创产业化大芬在“升级”
对于大芬村面临的产业困境,吴瑞球曾多次表示大芬应“升级”,并提出“原创产业化”的观点。早在2004年,进行了10多年行画加工的吴瑞球开始意识到原创和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原创油画的生产。所谓“原创产业化”,即不再进行外国名画的简单复制,而是整合资源,邀请具有一定水准的画师原创,并将这些作品进行大规模的复制生产,使其产业化。经过6年的发展,吴瑞球的企业生产的商品画八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作为大芬村唯一获得深圳市重点文化企业认定的公司,大芬文化艺术实业有限公司走的就是“原创产业化”之路。该公司主营国内外大型星级酒店配画业务。从2006年起,公司开始引进知名原创画家,与国外设计师一起开发原创产品,集风格设计、画面创作、框裱生产和安装于一体。据该公司董事总经理王少峰介绍,由于有专业的原创设计和生产团队,受金融危机影响并不大。目前,公司已成功承接欧美等地超过一万间五星级酒店房间配画,各种画面近10万张,年销售额高达6000万。
据大芬油画村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范育新介绍,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以油画复制为主的大芬村受到很大冲击,大部分公司当年订单减少幅度为25%至80%。为了促进大芬美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在扶持原创油画上不遗余力,虽然油画复制艺术依然是大芬美术产业的主体,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原创油画已占大芬产业的三至四成。“原创产业化”已渐渐成了园区内企业的主攻方向。
不同声音大芬根基在于行画复制
“搞原创,大芬‘必死无疑’。”布吉街道办宣传部部长任晓峰并不认同“原创产业化”的提法,他认为目前大芬部分企业的做法不过是为了迎合市场而进行的“创意画复制”。“如果真要搞原创,不必在大芬,国内各个美院更有资源和土壤。”
任晓峰认为,政府采取措施扶持大芬原创的意义在于提升大芬的美术地位和发展部分高端市场。但是,大芬的根基还在于行画复制产业。“大芬现在的产业结构就好比一座金字塔,整个基座为行画复制,只有塔尖才是原创作品。”
在任晓峰看来,大芬的行画复制不是太多了,而是发展并不充分。大芬现在有名气、有销售市场,但是并没有产业发展最为基础的生产、加工基地。“大芬现在虽有近千家门店,但多为作坊式小企业,企业员工上500的稍大型企业几乎没有。”
为了说明问题,任晓峰向记者出示了一连串数据,介绍外地油画企业的规模:浙江义乌王斌集团占地总面积80万平方米,现有员工6000余人,固定资产达5亿元;浙江义乌华鸿集团占地600余亩,员工2400余人,2009年实现产值7亿多元;福建莆田集友艺术总公司占地面积160亩,员工1800多人……“这些地方名气不及大芬村,却有大型的龙头企业,有实实在在的产值。相比之下,作为国家级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芬村总产值不到6亿,还不及一个企业多,实在是‘有名无实’。”
“由于土地等因素的限制,大型的龙头企业一时无法发展起来。但大芬村可以进行整体景观规划,利用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以旅游等产业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任晓峰说。
与任晓峰的观点相似,大芬村画家、海安“523”园区景观设计者周进也表示,海安“523”主题公园整合了多项文化产业资源,以油画创作、油画商品生产和销售为基础,集美学教育、生产交易、景观旅游等为一体。与江苏省海安县相比,大芬的优势显而易见:“别处是硬生生去造一个产业,而大芬本来已具有产业基础,只需稍加规划,进行整体景观改造,就能更进一步地促进产业发展。”
画工心声
“其实不想走”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画工对于“去留问题”并不敏感。在他们看来,大芬村有上万画工,每年来的来,走的走,实属稀松平常事。“只要有订单,有活干就行。反正我们跟着订单走。”
“免两年房租,我就去了!”
蔡样玺是在江苏海安开店的5个画工之一,1997年就来到大芬的他,对大芬村有着深厚的感情。
“我其实并不想走,但是这些年,房租涨得太厉害了。所以,才想到别处去试试。”打通画工蔡样玺的电话时,他正在海安忙着新店的准备工作。
蔡样玺告诉记者,他2003年曾经在大芬开过一个店,但只干了一年就放弃了。原因很简单,租金一年一涨,支撑不了。当年一间20平方米的店面,月租3000元。“现在要到大芬租个20平方米的店铺,没有10万搞不定。因为大芬村影响大,外面很多人想来开店,村民不愁房子租不出去。但村内想开店的画工却又无力支付费用,所以只好选择压力相对较小的去处。”
这次选择到海安发展,蔡样玺坦言,海安实际上没有市场基础,他看重的就是当地的优惠政策。他开了间80平方米的店,起租三年,但只需支付一年的房租,共计3万。“虽然这边经济没有深圳好,但是有租金优势,政府也扶持。市场空间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大芬也是发展了20多年才形成现在的市场规模。”
“只要有单,就会一直待下去”
但对于大部分画工来说,大芬村内的店铺与他们并无关系。他们只在乎是否“有活可干”。
画工小谢2006年来到大芬,他非常满意这种按件计算工钱的方式。“活多的时候,我曾经6天没有睡觉。一张一平方米的抽象画可以拿到200块钱。我一天最起码可以画一张。”小谢揉揉因长期举画笔而发酸的胳膊,对记者说,“只要有单,想一直在这干下去。”
来自福建莆田的画工陈雄达来大芬已经6年多了。他告诉记者,在大芬,福建莆田的同伴挺多的。统计数据表明,莆田的画工曾占到大芬画工总数的40%。莆田市政府近年来多次表示将建立莆田油画基地,并频频发出号召,希望大芬的莆田画工“回家创业”。
对此,陈雄达却认为,深圳毕竟经济发达,而且大芬是国际文化品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最为重要的是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交易、销售市场。“有订单,我们自然就会有活干,再加上这里每张画的工钱比其他地方要高一些,我暂时还不想去其他地方。”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