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学生作品卖出去了?
1/3陶艺系作品卖出去了
“我们陶艺系的毕业生作品,这几年卖得都很好的。”中国美院陶艺系陶艺专业的老师戴雨享说,“一年比一年好,尤其是这两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作品卖出去了。”
戴雨享自己总结说,懂得艺术品投资的人越来越多,投钱买初出茅庐的学生作品,是一种投资趋向。
“去年,陶艺系的毕业展是在浙窑公园办的,那里正好有陶艺的氛围,所以圈里人买的比较多,像司文阁这样的是老客户,连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比较熟悉了。今年的毕业展是在象山校区,各行各业的人来参观的比较多,一共51名学生参加毕业展,超过三分之一学生的作品都找到了下家,跟去年不一样的是,外行人多一些。”
戴雨享说,这些收购者有一个共同特点,对陶瓷都略懂一些。
今年毕业展中有3块陶瓷版画,第一个买家开价是6000元,第二个买家开价是1万元,后来第二个买家觉得其中有块版画有点裂缝瑕疵,想压点价格,第一个买家马上就说了,他觉得这个裂缝恰到好处。
“艺术类的东西,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我只知道这两人一直在争这件学生作品,最后卖谁了我也不清楚。”戴雨享说。
公司收购开价往往偏低
除了这些略懂陶瓷的个人外,还有一些公司来谈购买意向。
“这些公司大多是策划类的企业,平时是搞一些设计和创作的,他们收一些陶瓷作品放在公司的某个角落,可以抬升这个公司的格调。”戴雨享说,这些公司的开价比个人收藏者要低,一件三四千元的瓷器,公司往往只开价一两千元。
据说,今年有一家5星级酒店找到他们陶艺系,想收购一批学生作品。
“的确有这么一回事,杭州黄龙饭店找到我们系里,意向收一批学生作品,作为酒店大堂的摆设用。后来又说,酒店想以合作的形式,免费提供场地给美院学生,让他们的作品展示在酒店内,并明码标价,如果酒店客户购买的话,酒店可能会收取一点费用。”
美院不清楚多少作品卖出
美院的教务处负责每年的毕业生作品展,教务处处长刘正告诉记者,他们也不清楚今年到底有多少作品被人收购。
“在毕业生作品展时,如果有人相中了某件作品,对方都是直接跟学生电话联系,然后互相讨价还价,极少是通过学院老师,学院对此也不干预。”刘正说,“我们也只是大概知道有人在收购,但具体是谁,或者有多少学生作品被收走了,学校很难统计。”
对于收购毕业生作品这事,刘正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毕业生创作的支持。
据了解,很多美院学生在作品展时,都会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在作品边的小卡片上。
为何毕业作品有市场?
毕业生作品有增值空间
“我们一直在做浙窑的品牌,希望能把优质陶瓷的市场做起来,这个市场需要优秀的学生作品涌现,收藏学生作品是对美院学生的一种鼓励。”司文阁说,“但不可回避的是,这些作品同样也有着升值空间,这本身就是属于艺术品投资。”
戴雨享说,来美院收购学生作品其实跟画廊是一个道理的,先收购一批低价格的优秀作品,如果某个学生将来有名气了,那他的作品价格肯定会飞涨。“我相信,抱着升值想法的人,肯定是不少的。”
艺术类作品比设计类吃香
哪些专业的毕业生作品最吃香呢?
戴雨享说,陶艺专业的毕业生作品是所有专业中卖得最好的。“因为陶瓷的最大特点是兼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除了陶艺专业外,国画和油画专业的作品也蛮有市场的,但戴雨享说,数量上还是不及陶艺专业。
中国美院09届毕业生张颖军说,每年都会有一些毕业作品被人买走,但艺术类的作品往往比设计类的好卖。
记者把这个观点向戴雨享求证了一下,他很肯定地说,的确如此。
司文阁给了记者一个解释:设计类的作品,卖的大多是一个概念,一旦创作出来后,就可以量化;而艺术类的作品,艺术性和个性比较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原创只有一件,未必能创作做第二件。
他们最看好研究生作品
淘宝者,除了看作品本身的好坏判断这件作品是否值得购买,还有一点不为人知的门道。
戴雨享透露,研究生的作品往往比较好卖一些。不仅是因为研究生作品优秀一些,最关键的是淘宝者比较看好研究生本人的潜力,这关系到作品今后的升值空间。
司文阁今年在买王成武的作品时,就跟对方的导师好好聊过这个学生。对方导师对王成武人品和作品非常肯定,这更加坚定了司文阁的购买意向。“研究生的作品更为专业一些,而且今后从事这个行当的可能性比本科生要大,他出名的机会也会大一些。”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