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动机分析
利益派:金钱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虽然窃贼们盗窃艺术品的目的多种多样,但金钱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现在的艺术犯罪已经变为冷冰冰的交易。艺术犯罪为其他犯罪集团提供资助,也接受从毒品和军火买卖到恐怖组织等犯罪集团的资助。"研究者罗晓东指出。在很多时候,犯罪分子可以用被盗的艺术品作为硬通货,在与自己的同行进行毒品或者其他交易时作为担保。在另一些时候,窃贼们会在自认为合适的时候与承保这件艺术品的保险公司取得联系,开出通常是低于投保金额的赎回价码,获取可观的入账。
记者出身的业余侦探乌尔里希·宝塞在对发生于1990年3月18日的美国波士顿伊莎贝拉·斯图尔特·加德纳博物馆珍品被盗案--窃贼们在当天晚间偷走了13幅包括绘画大师维米尔、伦布兰特以及德加的名作,总价值高达5亿美元--进行了多年跟踪调查后就推测,这一窃案和美国波士顿犯罪组织"冬日山岗"帮的头目、爱尔兰裔美国人詹姆斯·巴格,以及爱尔兰共和军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窃案策划者的目的也许是获取大资金支持爱尔兰共和军,也可能是作为将来和警方谈判的筹码。
求名派:简单大胆匪夷所思
还有一些窃案只是新晋的窃贼或者团伙为了在道上扬名立万而采取的一次"投名状"式的赌博。光天化日之下,一次简单高效的行动,一件世界知名、足以令平时那些高高在上的精英权贵们屈膝献媚的高等级战利品--有什么样的案子能够如此具有轰动效应和浪漫色彩,以及展现实力的效应?因此在很多艺术品案件中,犯罪分子手法之大胆简直匪夷所思。例如1997年,伦敦的一名窃贼施施然走进了豪华气派的勒菲维尔画廊,询问某件画作是否出自毕加索的手笔,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掏出一把散弹枪,摘下画跳上门口的一辆出租车逃之夭夭;1994年,从挪威的国家美术馆中盗走了蒙克另一个版本的《呐喊》的三名窃贼给馆长留下了一张明信片,画面上是三名正在肆意狂笑的男子,背后则是一行潦草的笔迹:"感谢可怜的保安系统"--他们成功盗走这件世界级名画的仅有工具,不过是一辆车、一架梯子和一把锤子;1998年在罗马国家现代美术馆,三名窃贼在接近傍晚的时候进馆并在一个展厅的窗帘后面藏到闭馆,随后用手枪挟持了三名警卫,带走了两幅梵·高的作品,一张塞尚的作品,价值3400万美元。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