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位列“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是中国清代书画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启功先生曾言:“在现代人的眼里,有不知道王羲之、石涛的,却没有人不知郑板桥”。徐悲鸿称“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人物之一”。板桥爱竹画竹,为官做人更具竹的情操。他为官十二载,勤政爱民,颇有政声。他不仅在文学和艺术上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还在做人的品格上为我们展示了高风亮节的君子之风。
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郑板桥虽然一生坎坷,但他始终追求“立功天地”“泽加于民”的远大志向,通过其大量的诗文书画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贫苦百姓推己及人的爱、对“万物同胞”超然平等的爱;感受到他对一身一家的忧患上升到对族人、乡党乃至国计民生的忧患;感受到他从检省自身、提高修养的克己修身推至对家人子弟的殷殷教诲;还感受到他做人和做事刚健自强、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以及他在黑暗的社会和官场中所愤然表现出的桀骜不驯。
泽加于民
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早年家道没落。父亲郑立庵“以文章品行为士先,教学授生徒数百倍,皆成就”,母亲为人“端严聪慧特绝”。板桥“幼随其父学”,且受其母影响甚大。板桥幼时读书非常刻苦,非常投入,不浅尝辄止,不贪多图快,而是务求专精,这与他幼时受到父母的影响有很大联系。“每读一书,必千百遍”,经常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家庭良好的教育为他以后的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
乾隆六年(1741年)春,年近五旬的郑板桥科举及第考中进士。此后,他被派往山东范县任县令,开始了他长达12年的官宦生涯。由于他出身贫寒,做官之前,以卖诗文字画谋生,长期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所以特别能体味民间疾苦,处处为民着想。
郑板桥为政清廉,节衣缩食,颇有政绩。他对百姓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对县民的关切,虽已尽心竭力,但他仍感惶恐未足。乾隆七年,郑板桥赴任山东范县县令。虽范县过于贫瘠,但板桥心里还是很高兴。数年读书心愿一朝成真,有了实现自己“泽加于民”抱负的机遇,板桥决心刷新吏治,勘除民隐,做到吏畏民德。他常常微服出行,亲身查访幽隐,为范县兴利除弊,一心一意地为百姓图谋幸福。百姓同他友善交融,亲如一家。郑板桥力推简政轻刑,所主持的政务官律,处处有利于民休养生息,以至于县衙里案无留牍、狱无冤民,各部吏员闲得无事可做,县衙监牢竟多次空无一犯。
五年之后,郑板桥调任山东潍县县令。为接近百姓,他经常深入民间访贫问苦,每次出巡都不打“回避”和“肃静”牌子,不许鸣锣开道。有一次夜里出去,听到茅屋里有读书声。原来是一个叫韩梦周的贫困青年在苦读。郑板桥就出资资助他,后来韩梦周中了进士。
郑板桥富贵之后,仍不忘贫贱故旧,多所存问,体贴入微。遇到贫寒的求告者,他先请其喝碗热粥,然后再问来意。关于体恤童仆,他指出,想想人家的孩子,亦正如自己的孩子。甚至为了保全一座无主的孤坟,他甘愿买下一块没人肯要的荒地。
最为人称道的事,是在任潍县县令上干的开仓济民之事。他当时在潍县干了七年县令,有五年发生水旱灾害和蝗灾。他一面向朝廷据实禀报灾情,请求赈济;一面以工代赈,兴修城池道路,招收饥民赴工就食,并责令邑中大户轮流开厂煮粥,供妇孺耄耋充饥。同时,责令囤积居奇者迅速将积粟按通常价格卖给饥民。他自己也节衣缩食,为饥民捐出官俸。在最危急之时,他毅然决定打开官仓放粮。僚属劝他不要贸然行事,等呈报上司批准后再作决断,他凛然答道:“待到层层报批,延误了时日,恐怕老百姓都饿死了,还要我这个县令干什么?”他的善意之举毕竟违反了规定程序,也因此得罪了上司,大户富豪对他也有意见,几方力量排挤,让他郁郁不得志。乾隆十七年(1752年),他愤然辞官,回到故乡江苏兴化定居,继续以诗、书、画为生,直到终老。
郑板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辞职回家的时候,他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己骑,一头让人骑着前边领路,一头驮行李。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却清廉如此,前来送行的百姓感动得热泪盈眶。
画竹言志
唯有竹枝浑不怕
竹子英伟俊爽,挺拔坚贞,它四季常青,既不避酷暑,也不畏严寒,劲节有操守,虚心为胸襟,这样的品性,得到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赞赏。郑板桥一生喜竹爱竹,痴竹迷竹,指竹作诗,写竹入画,咏竹言志,画竹传情。修竹之美之性与他的人格、精神、情操相合,最能表现他的思想,借以抒写其胸中“逸气”“喜气”“怒气”“沉闷之气”“倔强不驯之气”。郑板桥画出了竹的人格,竹也成就了郑板桥的声名。
郑板桥的书画作品除少数是兰、梅、菊外,绝大多数都是竹子。按他自己的说法“闭门只是画兰竹”,“画家无别个,只画郑家香”。这是因为“竹叶同兰花叶都青翠,颜色一样;兰有幽芳,竹有劲节,共具美德;竹历寒暑而不凋,兰发四时而有蕊,寿命同样长久”。板桥追求的,就是这种与文人名士相似的高尚品节。由于石也有与兰竹同样的品格,所以经常在板桥的兰竹画里同时出现:“兰竹石,相继出,众君子,离不得”。他还将不变名节的君子与兰竹石一起称颂为人间四美:“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移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写三物与大君子为四美也。”
郑板桥的竹诗竹画,无一不是他那刚直不阿、宁折不弯的人格的写照。对于恶势力,他以竹自况,大义凛然。“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在千磨万击之中,咬定青山,毫不动摇;于霜欺雪压之际,守常有节,挺直又婆娑。他自甘淡泊,从不攀附权贵,像竹那样“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雨晴风定亭亭立,一种清光是羽仪”。真可谓人竹相辉,肝胆相照。
郑板桥不但以竹自况,还以“竹”待人。对于后学,他乐于奖掖,尽力扶持,言传身教,寄予厚望。他曾写道:“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竹,十丈龙孙绕凤池。”他又写道:“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遒。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
他一生笔耕不辍,诗、书、画被时人称为“三绝”,其创作态度和创作方法也与竹大有关系。他曾对友人说,画竹要经历三个阶段,达到三种境界。一是“眼中有竹”,要仔细观察,反复临摹。他年轻时画竹竞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年老时曾无限感喟地说:“我为这竹君,不知磨秃了多少毫锋,消损了多少精神啊!”二是“胸有存竹”,即在创作前对要画的竹了然在胸。“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三是“胸无存竹”,即在挥写的过程中,又不为胸中之竹所束缚,只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创造出新的形象。他曾用诗总结自己画竹的经历:“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竹之于郑板桥,真可谓相得益彰,人竹合一。
板桥家书
第一明理做好人
郑板桥不仅为政清廉、爱民,同时十分注重家庭教育。
“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作为一代廉吏,郑板桥宦海沉浮十二载,案无留牍,关心民生。作为书画大家,他领异标新,删繁就简,无论“六分半书”,还是墨竹兰石,无论诗词楹联,还是文章印石,都让人品咂再三而爱不释手。作为一名家长,他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作为父亲,郑板桥时时不忘把优良的品德传给儿女。在他的影响和熏陶下,女儿在诗画方面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他在潍县任知县时,女儿到了出嫁的年龄,上门求婚的名门望族很多,但他为女儿选中了一个即将辞官回乡的小官吏的儿子,因为看中了他的老实本分,并且一反婚事大操大办的传统,自己亲自将女儿送到男方家里,让男方家人做了几个小菜,以示庆贺。郑板桥送给女儿的嫁妆是一个竹编的匾子,匾子中盛着做针线的工具,他告诉女儿以后要勤劳节俭靠自己的劳动才能过上好日子。另外,他还送给女儿作画一幅,画上题写了一首小诗:“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妆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郑板桥到52岁时才有儿子,起名小宝,他对小宝十分喜欢,但绝不溺爱。儿子年幼时,他在潍县做知县,将小宝留在家里,让妻子及弟弟郑墨照管。他担心儿子被娇惯变坏,所以,不断从山东写诗寄回家中让小宝读,让他在诵读中明白了许多人生哲理。他让弟弟和家人对小宝严加管教,注意“长其中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他还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好人。”这里所说的好人,就是品德修养高尚的人。
小宝长到6岁以后,郑板桥就把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导儿子读书,要求每天必须背诵一定的诗文,并且经常给小宝讲述吃饭穿衣的艰辛,并让他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郑板桥病危时,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突然提出要吃儿子做的馒头,当儿子将馒头送到他病床前时,郑板桥已经咽了气,只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乾隆元年(1736年)郑板桥44岁中进士,离开家门;乾隆七年(1742年)50岁担任范县县令,直至乾隆十八年(1753年)61岁还乡,其间无论游学、应试、访友、当官、诗酒唱和,都不忘对家乡的思念。他写下了大量的家书,有少量涉及谈诗论画、读书心得、文艺主张的杂感,但更多的则“绝不谈天说地,而日用家常,颇有言近旨远之处”,后精选十六篇付梓成《郑板桥家书》。翻开来,其中不少是教育家人、子女的家训,譬如兄弟要与人为善、孩子要平等友爱、家人要遵纪守法……殷殷之情,溢于言表。后人这样评价:“(板桥)十六通家书,皆世间不可磨灭之文字。”
郑板桥的一生是精彩的,他的人生起伏跌宕,但在沉浮间他都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与志向,这是值得人尊敬、崇拜的。不仅是他的高尚人格流传至今,他的优秀的诗词,还有他的书法,他的画,都永远流传在人们心中,这些都是他留下的宝贵的精神遗产。(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公众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