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斛先生是继徐悲鸿、蒋兆和先生之后对中国画推陈出新做出巨大贡献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是我敬仰的艺术前辈,能有机会为李斛先生举办展览、出版画册,是我们上海中国画院的荣幸,也是我的荣幸。
20世纪的中国画转型,已然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而且这种转型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还在继续着。如果说以徐悲鸿、林风眠等为代表的艺术先驱走的是一条洋为中用的道路,那么,李斛先生则是这条路上坚定的跋涉者。当然,李斛先生对中国画转型的贡献并不仅限于此,他在探索和创新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艺术追求,并且在这种充实和完善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包括我自己在内的画家们,对于李斛先生的代表作《关汉卿》、《齐白石》、《广州起义》等有着很深的感情,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对于这些作品当年是崇敬有加的,今天仍是回味无穷。
李斛先生对于徐悲鸿先生有继承有发展,继承的是洋为中用的有效方式,发展的是在艺术实践中强化了个性色彩。事实上,洋为中用并不是简单的中西融合,而是借鉴西洋绘画的一些观念和技法,来丰富和探索中国画的表现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李斛先生的艺术实践,并不是简单地跨越了西洋绘画和中国绘画两种艺术表现形式,而是汲取了西洋绘画中适合于移植或挪用到中国绘画中的那部分,同时,又保留了中国绘画中最为本质的部分。因此说,李斛先生艺术成就的取得,是建立在对于中西绘画本质的精神把握以及技能的熟练掌握基础上的。
李斛先生的作品具有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即使是他的西洋绘画作品,这种精神依然清晰可见。在这本画展中我们可以看到李斛先生非常精彩的素描作品,刻画细微,造型生动,对人物神情的表达也是惟妙惟肖;而他的油画和水彩,在设色上也是极有自己独到的手段,具有通透明润的感染力。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李斛先生的西画作品笔触和敷色都相当轻松,让人联想到中国的写意画。
李斛先生的中国画创新,不是简单地以西画取代中国画,而是以西画的某些手段来更好地为中国画服务。他的实践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发扬传统,也是为了中国画的发展更加适应时代的要求。李斛先生在艺术观念上明确树立了民族艺术的自信心,在艺术实践中坚定强调了传统绘画的本质精神。他的艺术实践,将发展中国绘画的现实表现力作为突破口,因此,他的中国画,既有现实精神、时代特色,又有个人风格。他是中国画创新的代表人物。李斛先生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他在教学中着重素描、速写、色彩等基础训练,教导学生在中国画传统技法的学习中,以西画的造型来弥补传统技法中不适应描绘现实题材和不符合时代审美要求的部分;同时,鼓励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修养,为新中国的美术事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绘画人才。今天我们纪念李斛先生,是要学习他对艺术孜孜探索和不懈创新的精神,以此来激励和启发我们的艺术实践,从而为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