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国画作品:拾炮
家乡回望之《拾炮》
(图文/刘东方)
小时候,在家乡农村过年,大年初一五更里的拾炮活动是当时孩子们最向往的,因为那时也没有太多好玩的项目可以选择,那也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那时候,农村的孩子盼过年有几个重要原因:能穿新衣服,能吃许多平时不能享用的美食,再就是大人都会为孩子们买个灯笼留作大年初一五更里拾炮用。
年前,姥爷老早就给我和哥哥买好了灯笼。那时的灯笼很简单,里面是细竹篾编成鱼网状圆筒,两头内收,外面包上透明的红色玻璃纸,两端贴着一圈简单的剪纸花边。外公已经为我们的灯笼预备了洋蜡,装好了灯笼底,大年初一早上拾炮就靠它了。
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国画作品:拾炮(局部)
大年初一一大早,天还没亮,家里的老人就早早起床,点上大红的蜡烛,烧香敬神。按风俗,这天是不准喊人起床的,我们大都会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和村里孩子们的嬉闹声吵醒。迅速穿上新衣服,胡乱洗上一把脸,点起挂在门口的红灯笼,这些一连串的动作几乎一气呵成,那麻利劲比平时要快好几倍。
提着灯笼顺着嬉闹声寻去,聚集在刚放完鞭炮那家门口的孩子们都举着灯笼捡拾那些没有被点燃落在地上的炮仗。于是乎,一个个大红灯笼在整个村子四处游动,煞是好看。
拾炮也是个“技术活”,要想拾的多,还需要动脑筋。按照家乡的风俗,哪家在年初一一大早打开房门就必须先燃放三个超大的炮仗,称其为“开门炮”。让三声炮响除去过去一年的不顺,吓跑一切鬼魅等不祥之物,祈福在新春佳节的第一天有一个良好吉祥的开端。当我们只要听到哪家的开门炮一放响,就按照方向一窝蜂的跑过去,因为按照惯例,不久这家就会燃放大盘炮了。
那时的炮仗都是人工制作的,按照单个小炮的数量多少划分“五百头”、“一千头”,也有“五千头”的,价格也有很大悬殊。再穷的家庭过年也必须购买一盘鞭炮,不然这年就算没过。稍微宽裕一些的家庭,会选择购买更大的盘炮。由于是手工制作,在燃放的过程中就会有许多辫在盘炮上的炮仗还没有燃放就被蹦落在地上,我们这些孩子们就是要捡拾这些炮仗留作过年这段时间的玩耍之用。
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国画作品:拾炮(局部)
按照老家的风俗,谁家在放炮的时候来捡拾炮仗的孩子越多,对这家的主人来说就是越吉祥,孩子们为了多捡拾炮仗也会在燃放的过程中齐声高喊“落的多”!这句话对主人家来说那是顶级吉祥的祝福了,预示着这家今年能够赚取更多的钱财。
大一点的孩子这时会逮住一些小孩子恶作剧一番,对着他们打着的灯笼煞有介事的说:“你看,你灯笼底上粘上了糖鸡屎”!这时,将信将疑的小孩子就会将灯笼高高举起,去验证到底说的是否属实。其实,这时候就已经上当了,由于小孩胳膊短,将灯笼举起来的时候灯笼就会倾斜,里面的蜡烛就会迅速点燃灯笼外面的玻璃纸,然后就会听到那个孩子哇哇大哭起来,将已经燃烧的灯笼人扔的老远,哭着就回家告状去了。这样的事情我小时候就被人捉弄过,心爱的灯笼被烧了个干净。我也会在下一年如法炮制去捉弄那些更小的孩子。大人们一般知道后也就一乐,不会真过来骂人,都知道是在恶作剧,逗着玩的。
后来,农村里的鞭炮也换成了正规厂家生产的,炮仗燃放起来又快又响,最关键的是基本没有落下没燃的炮仗,加上拾炮也不太安全,家里的大人们就不会同意自家的小孩再去拾炮了,不过还是有些小孩子经不住诱惑,偷跑出去。
前几年回家过了一个春节,大年初一依旧可以看到小孩子们到处去拾炮,只不过已经远没有我们小时候那么积极了,也没有什么人再挑着灯笼,一色都是更先进雪亮的手电筒和矿灯。看着这些孩子们兴奋的表情,不由得想起自己那逝去的童年,和那些美好的回忆!(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作者简介
刘东方(又名刘宾),画家。安徽太和县人,汉族。1972年出生,现居黄山。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总编辑,黄山东方书画院院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公众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