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连载
前言
对于那些客居异地的游子来说,家乡的记忆永远是美好的。
很早就想把对家乡的情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但一直没有找寻到适合的切入点。日前回乡归省,家乡的风物依旧,只是诸多故人业已随风逝去。矗立风中良久,回望依稀熟悉的生养之地,幼时诸多记忆涌上心头。看到一张张似曾相识却又陌生的面庞,恍然间,方知幼时的自我已消逝在岁月的浮沉之中。
归而思之,油生一种莫名之冲动。研墨提笔,挥洒间家乡已跃然纸上。虽和当下风物异然,但历经数十年风霜,却也沥尽浮华,留存的只有美好映像。粗画陋文,不为示人,只作悦己,是一种感怀之意。亦是了却余多年心愿尔。(刘东方丙申春月于黄山)
作者简介
刘东方(又名刘宾)安徽太和县人,汉族。1972年出生,现居黄山。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总编辑,黄山东方书画院院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画家。
刘东方国画作品:《记忆中的古寨墙》
家乡回望系列之——《记忆中的土寨墙》
小时候,记得家乡是一座古寨。寨子中央位置是一片突出的台地,村内主要居屋基本都建在这片台地之上。寨子周边有完整的护城河,东、南、西、北四门的位置还依稀可辨。听大人们说,原本周边都筑有高达丈余的土质寨墙,随着岁月的流逝,在我的记忆中,仅剩寨子西北角的一段寨墙还保存的较为完整,但也瞧不出原来的风采,留下的只是些残存的斑驳记忆。这里确是我儿时的乐土。
残存的几段土寨墙上有许多柿子树,树虽不高,倒也枝繁叶茂。加之长在寨墙的顶部,给孩时的我以“矗立”的感觉。每到秋季将至,柿子树上便挂满了灯笼似的果实,先是青绿色,慢慢变黄。这时,便是我们这些懵懂调皮的孩子们每天必须光顾的地方。由于生产队的大人们怕柿子果实受到熊孩子们的盗取和破坏,经常来“巡逻”,那时我们一帮小伙伴便潜伏在寨墙的缺口下面,大气都不敢出。等大人走远,我们便窜出来,爬上柿子树去摘几个就近的青柿子。
如今的古寨墙已湮灭在岁月的流逝中
皖北是以种植小麦为主要农作物,脱去麦粒的麦秸、麦糠是分开整齐对方在场院周围的。麦秸用途很多,可以喂牛、修缮房屋和做烧饭用的燃料。麦糠只有两种用途:糊墙和泥时添加在土里,以增加附着力,还有一个用途就是做燃料了。我们这些熊孩子也知道没有成熟的青柿子是无法享用的,便找一个较为隐蔽的麦糠垛,先用手扒开一小块封泥,掏出里面的麦糠,形成一个二十几公分深的“洞穴”来,然后将采摘来的青柿子码放在里面,等上一周左右,放在里面的青柿子便变软了,拿出来大家一起“享用”,对于我们这些熊孩子来说,也算是“人间美味”了。
由于残存的寨墙是优质的黄土堆砌而成,村民就陆续不断地从寨墙上取土去修缮房屋、围墙,没有几年的功夫,这段残存的寨墙,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了。我们也就少了一个玩耍的绝佳去处了。(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公众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