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的微笑》摆在你面前,你会给这幅作品打出多少分?部分大学生们看过之后,五成给出60分。而农民工平均给出了80分。心理专家表示,给《蒙娜丽莎的微笑》评分恰是自我内心世界的投射,也代表了自我拥有的幸福指数。
4月28日,沈阳市农民工维权中心举办了首次农民工心理辅导讲座。在与40多位农民工互动近一个小时后,辽宁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张国臣感到很意外:同样一个测试,大学生的幸福指数比农民工低。
农民工给“蒙娜丽莎”100分
“大家仔细看看这幅画,如果你给它打分,按照百分制,你们给这幅画多少分?”讲台上,张国臣用幻灯片展示一幅画。那是著名画家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的微笑》。
2分钟,大家异常安静。大家认真看起来。 “60分。”“85分。”“90分。”2分钟后,张国臣挨个问现场的农民工,大家纷纷将心中的分数报了出来。其中一位农民工先生分贝最高,响亮地说:“100分。”听了这样的答案,现场其他农民工也都笑了起来,有人跟着点头附和着:“好!”
五成大学生评“蒙娜丽莎”不及格
40多位农民工并不知道这专家的葫芦里卖的是啥药。大家都好奇地等待着答案。经过统计,现场90%以上的农民工答案都在60分以上。最终张国臣揭开了谜底:这是在测试大家的幸福指数。
“真是很意外,没想到大家的心态这么好。”张国臣对记者说。为何会感到意外呢?原来,就在一天前,张国臣在沈城某大学也进行过一次心理辅导讲座。面对同样一个测试时,现场的200名大学生中,50%以上的答案都在60分以下,没想到吃住不愁的孩子们,幸福指数竟然多半“不及格”。
知足农民工走上幸福的台阶
一幅画,两个群体,最终得出的结果很让人意外: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的幸福指数怎么会低呢?
张国臣对记者说,按照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定律,人都潜藏着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感情上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白天赚钱,晚上带孩子玩,陪老婆看电视,多好的日子啊!”“一家人开开心心,我就幸福了。”现场,说起幸福,农民工张先生很实在地说。“还没毕业,我就开始愁,将来咋能让父母脸上有光。”大学生小黄无奈地说,虽然在学校里啥也不愁,但只要一静下来,总会想起将来的很多事。
张国臣对记者说,对于大多数农民工来说,幸福很简单,只要衣食住行无忧,家人健康就已经满足了,不会有太多的精神需要。而对于大学生来说,由于文化程度高,对精神上的需要会很多,希望得到社会的尊重,有稳定的社会地位等等,而这些过程的实现往往要付出很多。
名词解释
幸福指数
幸福指数是衡量幸福感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也是挂在人民群众脸上的“指数”。
本报记者 刘宏伟 丁宁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