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家刘绍斌
刘绍斌自从1979年起经孙其峰介绍跟我学习山水画,如今已有二十余年了。这些年来,他无论寒冬酷暑都坚持不断地登门求教,勤于笔耕,挥毫不辍,克服了学画中的种种困难,付出了很多艰辛,终有收获。自1983年起,他的作品在天津市画界崭露头角,在第三届天津青年美展和多次市级美展中获奖,1996年起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举办个人画展和出版画集。

刘绍斌作品
我平时常和绍斌讲自己年轻时的学画经历,以此鞭策他努力勤奋。学画光是能吃苦和勤奋远远不够,还要多思考、多领悟、多动笔,这样日积月累才能进步,才能提高。而临习古人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功课,要不断汲取传统山水画各个流派中好的东西,为己所用,这对于山水画的发展与创新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传统是中国画的根本,是推陈出新的可靠基石。可贵的是,多年来绍斌能坚持临习传统,对蓝瑛、石涛、石溪、龚半千、黄宾虹、刘子久、付抱石等古今大家多有涉猎,潜心钻研,下了一番工夫,他犹重墨气的掌握,并把传统技法融入现代山水画创作之中,于大写意泼墨、积墨等方面有较深刻领悟。他学我的用笔用墨、接受能力较强,很有悟性。他并不刻意追求形似,画面注重空灵自然,气韵生动,毫无匠气。孙其峰曾题词评价他的山水画:“师物知变、学古善化”。

刘绍斌作品
中国画必须要讲笔墨,靠一些无功力的“障眼法”和歪门邪道是没有出路的。中国画的笔墨功夫不长期磨练就得不到,画画不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就没有飞跃,所有这些都需要画家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没有捷径可行。绍斌应该在笔墨功力上再严谨扎实,在笔墨语言上再下大力气追求。与此同时,还要多读书、多学习、多交流,要不断钻研新画法,取长补短。

刘绍斌作品
要行万里路,到大自然中感悟,提高眼力和悟性,开阔胸襟。要由传统走向生活,再由生活回到传统,又由传统深入生活,反复实践,融会贯通,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绍斌多年来虽走过不少的名山大川写生,但有机会还要多下去,多住上一些时日,做到胸有丘壑,才会创作出更好的,更有份量的作品来。

刘绍斌作品
绍斌有追求,且为人正直,尊师重友,以诚待人,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若再进一步提高艺术素养和学识,假以时日,当会取得更大成就。(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公众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