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批评的价值指向,大致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言说:
个体层面:既然艺术是以观念语言图式为媒介的人的存在的精神样式,那么,精神的差异性,就要求艺术家作为作品的生产者具有独特的创造性想象能力;既然艺术在发生学的意义上离不开艺术家的个体性生命情感的酝酿,那么,人文批评的目标,就是要向艺术爱者揭示作品与艺术家的内在情感关联,从而为包括艺术家本人在内的个体生命提供自觉的意识生命更新的契机。当然,人文批评家在从事这样的工作中,其个人的心理意识也将得到更新;观众在阅读人文批评家的文章和欣赏艺术家的作品过程,也将自发重构自己的心理意识生命。因此,人文批评在最低层面就是要敞现人的个体生命情感图式的丰富性,使人成为社会中的个人,成为个人性的意识生命的存在者。它承担着个体生命的塑造与启蒙的责任。
社会层面:如果人文批评把培养人的个体独立精神人格为使命,那么,社会作为个体生命共在的共同体,其共在者的诞生就离不开人文批评。在广义的意义上,任何拒绝文化批评的社会,一定是一个病态的社会,正如健康的人不会拒绝医生的检查一样;任何弃绝社会批判的国家,其机体必然趋向腐朽蜕化。所以,在中间层面上,人文批评自然指向社会族群精神生命的差异性、多元性铸就,使人成为个人性的精神生命的存在者。如果每个人都追求属于自己的精神性世界,那么,人性的丰富性就将得到全面发展。人就将离动物性的本能生存越远而离人的本质性存在越近,人就会愈来愈活得像人。人作为精神生命的存在,其前提是个人之间的共在。个人之间的共在,离不开对他人生命的个体性的绝对尊重,从而在对他人的尊重中实现自我生命的自尊,使个人能够活出生命的尊严。
历史层面:社会乃是全体生者形成的共同体。历史不仅包括全体生者,而且包括全体死者。对于已经离开世界的人,任何社会问题都与其无关。相反,如果人对死亡无所敬畏,他对历史也将无所敬畏,那么,他在社会中的行为就可能无所约束。这正是为什么有物质主义的信仰者一再突破人类道德底线的原因。人文批评强调艺术家和批评家的历史责任感,认为当代艺术在最高层面乃是对人作为文化生命的传承。它将当代艺术作品纳入人类的精神史范畴来审视诠释,以促进个人的人类意识的生成,即个人在人类历史中的同在。
当代艺术的人文批评与图像学批评的区别在于:它并不只是探索艺术作品中的图像本身的关系构成,而是要展开其对于在意识生命中存在的个人的意义言说。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艺术家在创作图像过程中会具有什么样的心理结构的变化,一是艺术接受者在欣赏图像过程中会形成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它与文化批评的区别在于:它并不看重用什么样的外部文化理论来理解当代艺术,重要的是这种理论对于当代人的理解的合法性本身和当代艺术所呈现出来的问题意识本身。其检测的标准在于任何对于当代艺术的文化理解是否对于当代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有价值;它与历史批评的差别在于:它更侧重于艺术家的感觉事件如何发生在他的个体创作历程中,更侧重于揭示艺术作品对于形成人类共同体的思想意义,更侧重于把艺术家的活动当作一种历史行为来理解。它把艺术看成是实现人在文化生命中同在的手段,是个人实现个体生命的人类学不朽的方式;它与社会学批评的区别在于:它强调在社会中个体生存的独立向度,其表达的方式是个人生命情感图式的丰富性的彰显。对于人文批评而言,艺术不过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精神共在的契机。
总而言之,在人文批评家的视野中,任何关于当代艺术的图像学讨论、文献史梳理、文化理论建构、社会学阐释,都是为了使个人成为更有人格独立的存在、使社会成为更多人性丰富的空间、使历史成为更加人道十足的场所。对于个体生命的存在而言,人文批评主张当代艺术只是手段;对于个体生命外的社会、历史而言,人文批评声称当代艺术才是目的。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