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联展刘筱元先生画作(一)
对于刘筱元先生的画作,已故邵宇先生点评道:“速写生动、优美如一首草原赞歌”,而方增先生也曾赞其水墨人物肖像画用笔豪放大气。他十数年艰苦探索,十数年笔耕不辍。在黄胄先生西部风情速写人物的启发下,在笔的线条表达和墨的体量呈现上实践研究。对现实人物简练概括,在云墨色的氤氲变化中呈现画面的虚实变化,创造了其豪放大气的西部风情画赞歌。

本次联展刘筱元先生画作(二)
在对西部风情人物题材的观察和积淀上,刘筱元先生多年来始终坚持“行万里路,画万幅画”的采风写生。其写生的足迹曾踏过科尔沁草原走进牧民的帐篷,追寻大师黄胄的足迹走遍天山南北;在玉龙雪山下与彝族牧民一起牧羊,在惠安海岛上随惠安女子一起劳作;站在黄河壶口瀑布下,体悟民族振兴势不可挡的锐气;夜宿延安窑洞,感受岁月的沧桑。石涛说,“搜尽奇峰打草稿”。刘筱元先生于其之上可谓是积累扎实,无论维藏绚烂的服饰、彪悍的体魄,或者旷凉的雪山在胸中早已烙下深刻的印象。

本次联展刘筱元先生画作(三)
如成功美术馆馆藏作品《高原情》《高原之舟》等作品,哪粗犷洒脱的笔墨气度、简括朴拙的传神造型、有声有势的气韵营造,也都抒发他对草原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深沉挚爱之情。其作品呈现出的清新自然、真情内蕴、神到笔随,跟你能给观者以给质朴、平易、亲切的感觉,是画家对草原之情和乡土之恋的热爱。
每每赏读刘先生的作品,映入眼帘的总是他人物画作中炫然夺目的色彩,无论什么构图、什么尺幅,皆见墨彩飞扬,氤氲淋漓之气韵。由此可见画家在十年的实验创作中,坚持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撷取创作灵感与素材,吮吸现实生活的营养,以丰富自己的想象力与创作激情。色彩与墨的融合交汇,在他的画作中不只是简单的笔墨方法的表达,更深层次的是画家对不同民族人物特殊文化精神的塑造。拿藏族人物来讲,画家以湖蓝、大红为主,尽显藏族文化中对生命对信仰的尊崇。由此可见他人物画创作的色墨之绚烂美丽!
而起色彩与墨块的浓淡融合,与线条的巧妙结合,也更能显出他在笔墨技法上非同寻常的功力和与众不同的风格。细细品读之下,总会体悟到刘筱元人物造型及其所用笔墨,在承袭黄胄先生“以速写代替创作”的风格基础上,又能推陈出新展现个性。在洒脱精致的笔墨和简练质朴的线条中,又删繁就简,塑造人物的形象与性格。
其以夸张变形的线条为筋骨,以丰富色彩、恣意墨色为血肉,在生宣之上为观者竖起了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同时,他将在现实生活中采撷的人物原型,概括分析,不断创作实验,最后提纯归纳,在笔、墨、水、色的融合运用中,人物之神韵、氛围之热烈、场面之恢弘便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也构成了刘筱元先生人物画,于笔意墨色之法上的风格特征。
刘筱元先生,在对前人与他人经验的汲取与借鉴中,消化融汇不露声色地化入到了自己笔墨之中,丰富了自己的笔墨方法和绘画语言。他在以自己的眼睛观察自然的世界和社会的生活中,又以自己的笔墨表现世界,体现的是“言为心声”,绘写西部人物风情的真诚。刘筱元先生的作品赋予了西部这些人物和这块土地,耐人寻味的韵致和生动感人的美感,他在笔墨的率性与书写中,透出艺术的纯粹性、单纯性和诗意性,足以构成一曲豪放大气而又有苍凉高古的西部赞歌。(文/成功书画家网 《当代书画家》记者 冯宜玉)
画家简历: 刘筱元,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安徽省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亊长,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仼,髙级工艺美术师,资深美术编辑,现执教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国家友好画院,国韵文华书画院,河南省华侨书画院,厦门海峽画院特聘画师,新徽书画院院长,国家旅游局艺术评委。(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公众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