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友评说1
生活之路 光芒四射——谈杨秀坤的绘画艺术 郑闻慧
郑闻慧,1931年生,是著名的中国画家黄胄的夫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现任炎黄艺术馆名誉馆长,黄胄美术基金会会长等职.著有“大师之路丛书”——《黄胄》分集及《炎黄痴子》等文学传记作品。
杨秀坤1947年出生在贫困的河北省沧州地区。因为家境贫寒未能进入正规学校接受系统的美术教育。少年时就来到关外漂泊,后来在铁路上找到工作。他酷爱绘画,领导派他去做铁路上美术工作。从此他就走到哪儿就画到哪儿。他把他的工资除了吃饭穿衣,剩下来的钱都拿来购买美术书籍和印刷品进行学习。黄胄的作品,不管是连环画、年画、人物速写他都尽量收藏起来进行反复临摹。
1972年,他利用在铁路上的便利条件,拿上自己的作品跑到北京来找黄胄,可黄胄当时还住在军博劳改基地宿舍里,黄胄并无画画的条件。黄胄看了他的画,给他很多鼓励,从此他们成了忘年之交。1973年外交部让黄胄为中国驻外使馆画一些中国画。杨秀坤只要有时间有机会,就从齐齐哈尔来到黄胄身边,帮助他研墨抻纸。他也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观察黄胄创作主体画的全过程。他细心观察黄胄如何用笔用墨,如何在纸上经营位置,甚至认真地做一些笔记。1978年黄胄还在友谊医院住院的时候,杨秀坤又参与在黑龙江出版大型画册《黄胄》的编辑工作,这就显示出他的工作能力有过人之处。
1981年黄胄创建中国画研究院,想调杨秀坤到北京帮助他工作,但因秀坤此时已调入黑龙江书画院工作,此议未能成行。1982年杨秀坤有机会参加中国画研究院的人物画研修班,在颐和园藻鉴堂聚集着李延声、杨力舟、王迎春、杜滋龄、戴伟、林庸等众多在当时已经很有成就的青年人物画家。他们吃住在一起,观摩交流各自的创作经验,临摹古代的作品,还从黄胄家里、中国美术馆、荣宝斋等地借来陈洪绶、任渭长、任伯年等明清有成就的人物画家原作进行临摹,体会中国画传统的气息。为了增加他们对中国汉唐时期艺术风格的认识。黄胄又组织他们到西安,参观陕西省博物馆、碑林、兵马俑、霍去病墓等名胜并进行讨论。短短两个月的研讨交流,对杨秀坤的绘画来说是太重要了,他认识了当时画坛上的精英,他有机会在观摩中吸收同伴们的优点。重新审视自己,发现和发掘自己潜在的能力,制定出自己的努力方向。为他在书画领域进一步提升做了积极的准备。
1984年黄胄应邀在哈尔滨举行个人画展,黑龙江画院领导让杨秀坤、崔晓东全程陪同,开幕式之后他们就起程到镜泊湖旁边的朝鲜族自治县,齐齐哈尔鹤乡扎龙。黄胄因为长期在西北,对东北这块热土早已很向往,一切都是新鲜的。他在他们几个人的搀扶下,带领他们抓紧时间对婀娜多姿的朝鲜族妇女,美丽善舞的丹顶鹤进行速写。这暂短的旅行写生,对于黄胄、杨秀坤和其他几个人都是印象深刻的。共同发觉只有在实际生活中才能发现那么多美妙的事物,激发他们永远不知疲劳的绘画动力。黄胄在临离开哈尔滨时为杨秀坤书写了画家石涛的名句“搜尽奇峰打草稿”。这是黄胄的座右铭,他也希望这能变成秀坤的座右铭。
时隔多年杨秀坤果然来到北京,但黄胄已经谢世几年了,黄胄美术基金会计划编辑出版《黄胄作品集》大型的画册,杨秀坤是飞来的人才啊。委托杨秀坤做全面的编辑工作是令人放心的。经过两年的琐碎细致的工作,精美的画册终于出版发行了,他又要求回到生活中专心搞创作。此时他已年近花甲,从此他几乎没有几天时间呆在北京家里,他一会儿在内蒙草原,一会儿在延安窑洞,一会儿在海南岛,一会儿又在天山脚下。三年多来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每次都带回来很多创作题材和大包速写画稿,要是给人们谈起了他的采风,他就很激动,有说不完的故事。
大量的速写和创作素材使他创作灵感不断涌现,创作了大批主体性绘画,这三年来他还应人民大会堂等不同机构的要求,创作了《盛世丰年》、《梨花香里说丰年》、《好年景》、《球王梅西》等有份量的作品。因为他是以健康和愉快的心情到现实的革命老区,那里的乡亲那种朴实热情,对今天生活的满意度使他受到感染和教育,他看见他们比他的父辈生活得愉快。那些快乐和谐的情景使他感动。他时时有一种冲动要把这些新农村的景象介绍给人们,让人们与他一起分享。他画的《我的父老乡亲》、《秋天的故事》、《春晓》、《天降吉祥系列》等等就是这样产生的。他每到一个地方,好的场景,好的人物形象,好的故事情节,他大量的收集在他的速写本里。这让他在创作时就能得心应手。成功的作品也就越来越多。同时我也注意到杨秀坤在中国画传统笔墨方面更见功夫了,他的线条刚健有力了。为了突出画面上的主人翁,他省去了生活中琐碎的细节,不乱画每一笔,都要求使画面更清晰更一目了然。这应该是现代所提倡的不说“废话”的文风。人们说“看杨秀坤的画看得清楚,看得明白、也看得很舒服。”其实这样的赞赏是多么重要的艺术评价啊。
杨秀坤这几年除了完成那么多的主题画,那么多农村里的父老乡亲,除此之外他的动物也画得很好。这些动物是乡亲们的朋友,也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它们在杨秀坤的画面上单独出现或和它们的主人一起出现,都是那样的和谐美丽美好,鼓舞人心积极向上。我也注意到尽管秀坤已经60多岁了,因为他经常在农村跑,他比以前更健康了。
杨秀坤和黄胄年轻时的境遇,有一点相似,他们没有很好的家学,没有机会受正规的专业教育,这是他们欠缺的,但是他们酷爱绘画,把画画当做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知道在创作中发现他们的不足,而且不加以隐藏,而是努力克服这些缺陷。他们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创作过程中的困难,虽然比上过正规学校的要辛苦一些,但是他们的方向是明确的,走生活之路,就能达到他们的目标。
2010.8.13
不失形骸 自有神在 张道兴
画家杨秀坤,河北沧州人。
一九四七年生,自幼好画,曾从事美术编辑工作多年。七十年代初拜著名画家黄胄先生为师,学习中国画,一九八零年入黑龙江省画院,成为专业画家。
我与秀坤同乡,八十年代初相识在北京颐和园藻鉴堂,一起参加黄胄先生主持的中国人物画研究班。他勤奋好学,对黄胄先生的艺术风格,笔墨情趣体悟精微,表现得体,具备了很好的速写能力。写生、速写应是中国画写意性的基础。据说黄胄先生画过上万幅的写生、速写。我在六十年代见过黄胄先生画速写,使我惊叹不已。之后见秀坤速写及意笔落墨,又使我记忆起见黄胄先生画速写的那种心情。秀坤具备深厚的写生能力、默写能力与成熟的笔墨结构。他不仅以写意人物见长,对花鸟、动物的描写也同样精湛。《饲鸡图》中的大鸡小鸡无不生动可喜。形与线、墨与色的应用极为到位,重墨大胆,冲墨泼辣,不失形骸,自有神在。再如《柳荫归牧图》的柳荫画得十分精彩,见笔、见墨、见枝、见叶,又运用浓破淡、淡破浓的传统表现手法,将笔、墨、枝、叶通过浓、淡、干、湿交融在一起,生动起来,性情起来。
杨秀坤作品:柳荫归牧图
通过解读秀坤作品,又一次体会到一个老理,那就是艺术应当有标准,首先应是艺术质量为第一标准。个性样式的出现,艺术生命力的存在,以及具象的,抽象的,意象的都应以艺术质量为本。所谓艺术质量,应是一个方方面面的的包容,又应是分寸与火候的把握,更是智能、技能与体能的综合体现。
祝愿秀坤在中国画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一如既往,固志不倦,综合提升自己高质量的艺术个性,取得更大成功。
鸡有五德 68×68cm 杨秀坤
重笔浓墨大鸡图 史国良
很早就听黄胄先生说在跟他学画的青年中有一个叫杨秀坤的东北人。八二年在北京颐和园藻鉴堂中国画研究院黄胄先生主持的全国中青年人物画创作研究班上我与秀坤相识了。因同是黄胄的崇拜者,所以一见如故,相处的特别随意,特亲,我们成了好朋友。秀坤为人谦和厚道,他比我大十岁,我称他为师兄。
他有很好的速写功底,他画水墨画笔墨洒脱,挥写自如,颇有才气,受到研究班同学的高度赞扬。研究班结束后,他的作品《选种》、《憩饮图》参加了中国人物画展并由中国画研究院收藏。黄胄先生看了他的画,高兴地说有进步,有培养前途,并极力推荐他到黑龙江省画院,从此他由一个业余画家成为一名专业画家,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杨秀坤先生在富拉尔基钢厂
杨秀坤先生与炼钢工人交谈
秀坤兄画路广,人物、动物、花鸟、山水都画,并对水墨有较熟练的驾驭能力。为积累素材,他多次到过工厂、农村、林区、牧区、矿区。为画好炼钢工人,他进炼钢厂,同工人一样穿上工作服,戴上工作帽,在炼钢车间给工人画像,与他们交朋友。为画好矿工,他到煤矿,穿上矿工服,戴上矿工帽,提上矿灯与工人一同下矿井。有一次为解决画羊的问题,他每天跟着牧羊人在一起放羊画速写。牧羊人受感动了,答应他把一只羊牵回家去饲养观察,画够了再送回来。为画好雏鸡,他不知养过多少只小鸡……八四年黄胄先生到哈尔滨,看到秀坤兄的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赞许之余,提笔写了一篇《梅花香自苦寒来》,那是对秀坤兄创作成绩的肯定和鼓励。黄胄先生建议他选一种题材既练笔墨,又练技巧。从此,他在画鸡上下了很多功夫。
秀坤兄不善言谈,不事张扬,属默默耕耘者。因我俩身居异地,见面机会并不多,但能经常看到他的新作,听到他的消息。他的人物画《牧归图》、《傣家女》以及他的画鸡系列作品从造型到技巧令我欣喜,可以看出他对任伯年的学习研究和对黄胄先生绘画技法的继承。
去年夏天,秀坤兄来访,他带来了作品,带来了朋友的情意。一晃又有好几年没见面了,他还是那么重情、朴实。他的两鬓已经斑白,但精神尚足。杯水过后秀坤兄展开了他带来的作品,一卷《百鸡图》展现在我的面前。
炼钢的人 杨秀坤作品
中国画坛,古今都有画鸡名家。宋代的赵佶,明代的吕纪,清代的周之冕、朱耷、任伯年,现代的齐白石、徐悲鸿、黄胄都有名作留世,在中国美术史上留有辉煌的一页。
秀坤兄画鸡,是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不懈地探索追求中按照自己的审美意识,凭着自己在生活中对鸡的观察所获得的灵感,用心灵带着情感,用自己的艺术语言画出了有自己艺术面貌的鸡,并在画坛占有一席之地。
他画鸡主张以形写神,他的画既有传统又有现代意识,既不失其形骸又有十足的神气。无论英姿高昂的雄鸡、育雏啄食的雌鸡还是活泼可爱的雏鸡,都形神毕肖的跃然纸上。
他画鸡强调气韵生动,他的画强调大效果,画中之气,以情入画一气呵成,绝无造作之气,画中呈现出大师黄胄画作的灵气。
他画鸡注重笔墨情趣,他的画多以大笔落墨,水墨淋漓充分地发挥中国画笔与墨的特点,干湿得体,疏密有度,充满音乐般的节奏感。
他画鸡追求雅俗共赏,观他的画就像读一首田园诗,有顿有挫,有波有折,耐人寻味,把观者带入了诗的意境。总之他画的鸡既不同于古人也不同于今人,是他自己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去年,他应师母郑闻慧女士之邀迁居北京,在当年恩师黄胄先生创建的炎黄艺术馆,在黄胄美术基金会担起了编辑大型画册——《黄胄作品集》的重担。相信秀坤兄在编辑这部大型作品集的同时一定能够从恩师的作品中汲取更多的艺术营养,在这座艺术殿堂里编书与创作得到双丰收。
杨秀坤作品-来自天堂的短信165×98cm 2008年
大爱惊天地 挥笔祭英魂——记杨秀坤创作《来自天堂的短信》 马龙
2008年5月12日汶川的大地震在顷刻间牵动了亿万人的心。从那一刻开始,所有的中国人开始在焦急、悲痛、感动中度过每一天。各媒体不间断的报道,及时地向人们传递着来自灾区的消息,同时那些不畏艰难,与死神抗争,与时间抗争的事迹也在不断地感动着所有的人。画家杨秀坤在这个时候,更是久久不能平静。他被一则报道深深地打动了,一件饱含深情的作品正在他的脑海中酝酿着。
报道中的故事是这样的:五月十三日,在重灾区北川县的一个废墟中,人们发现了一位年轻的母亲。她两手牢牢地撑在地上,蜷缩的身体紧紧地支撑着坍塌下来的瓦砾。这位母亲一动不动,似乎成了一件雕塑,她已经死去了。而在这母亲的身下,她那还在襁褓中的孩子却因为母亲的保护而活了下来,并最后被安全地救出。营救人员后来在这位母亲身旁的手机上发现了这样一条没有发出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这是多么伟大的母亲啊!她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一个幼小的生命,她也以自己年轻的生命,唤起了千万人对母爱的感动和对生命的崇敬。
经过连续几个昼夜的创作,一次次的否定与打破,一次次的修改与调整,已年近六旬的杨秀坤先生终于完成了以这个感人故事为内容的作品,他给这幅画起了一个同样感人的名字叫——《来自天堂的短信》。
画面中那伟大的母亲半爬在地上,在她的身上是乌黑浓重的墨色,这黑沉沉的墨色不仅是沉重的砖石瓦砾的象征,更是常人无法承受的巨大痛苦的灾难的象征。这苦难中的母亲,她低着头,表情平静,只注视着静静躺在她胸前的孩子,她似乎已预知了所有将会发生的事情。那个承载了无限母爱和祝愿的手机,静静地躺她的手边……整个画面除了人物的处理是亮的以外,所有的物象都被淹没在一片沉寂的黑暗当中,没有光亮,没有色彩。
杨秀坤先生以他满含感动的画笔为人们描绘了这个永恒的画面,虽然这画面只是那痛苦支撑的漫长的黑夜与白天中的一瞬。而我们却分明从这静止的一瞬中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听到那山峦迸裂的巨响,听到无边的黑暗中无数灾民的挣扎与哀号,听到寒冷雨夜里凄凄的雨声和遥远天边的闷雷……
这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这也是一件意义非常的作品。杨秀坤先生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内容来进行创作,一方面是故事本身的伟大,另一方面画家自己的内心也被这无私的母爱感染和激荡着。这是一位普通人的善良与关怀,也是一个艺术家的良知与责任。这种创作不是偶然的,通过这件作品,欣赏者清晰地看到了艺术家内心深处对于这世界的无限热爱和对生命的无私关怀。画家被这故事打动了,他也希望通过自己创作的作品将这故事告诉给更多的人知道,让更多的人同样受到感染和教育。虽然画家描绘的是一片漆黑的废墟瓦砾中的场面,而他内心中却是要为大家展现一个无比光明和璀璨,如此美好和充满希望的世界。在这件作品的诗塘中,杨秀坤先生这样写到:“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汶川发生了大地震。中华民族面临着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成千上万的同胞被压在瓦砾之下。已成废墟的房舍,惊魂不定的灾民,一幅幅凄惨的画面时时在我的眼前晃动,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位年轻的母亲用身体撑住塌落的砖石,用生命保护了她的还在襁褓中的婴儿。临终前,她给孩子留下了这样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推敲再三,五易其稿,终成此图。大爱惊天地,挥笔祭英魂。谨以此图悼念所有在地震中逝去的母亲。”看这样的作品,读这样的题款,怎能不令人沉思,令人动容?
一件人物画作品,需要有不同的笔法,不同的墨法交相辉映,统一协调,这体现着画家艺术水平的高超和技法的娴熟。但仅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它更应该具备深刻的思想性和崇高的精神性。只有艺术性和思想性完美结合的作品,才当之无愧地称得上一件优秀的艺术品。这样的作品不仅能让欣赏者感受到绘画本身的美,同时能体会到艺术家浩瀚的心理空间和精神世界。它们是同样需要得到欣赏者关注并与之交流的。在这件《来自天堂的短信》中,杨秀坤先生立意构图,运笔施墨也正是从这样的角度出发的。大爱感天动地,一个画家去描绘什么,热衷于表现什么,这都与他的精神修养、性格品位有关。杨秀坤先生对生命的关注与热爱是一贯的,在他的作品中,人们看不到痛苦,更看不到黑暗,即使在这件描绘灾难的作品中,画家向观者传达的依然是对人间真爱,对人性最光辉一面的歌颂与礼赞。从这件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杨秀坤先生精神品质的流露,这不是偶然的,而是画家主观情感和审美旨趣早已决定了的。
绘画作为上层建筑,在表现生活和反映社会方面,有它与众不同的特点。而就中国的人物画创作来说,历来被强调最多的就是它的社会教化功能。“成教化,助人伦”(《历代名画记》), “恶以诫世,善以示后”(《鲁灵光殿赋》)正是这种社会教育化功能的体现。南齐谢赫在其《画品》这样说到:“绘画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动人的故事与动人的画作一道,淋漓尽致地展现着中华民族顽强不屈、无私奉献、大爱无声的精神品格,这是我们的信念,也是我们的脊梁。千载之下,或许故事还在人们身边流传,而当人们看到这件《来自天堂的短信》,同样也会被画面上的形象所感动吧,这作品会和故事一样,成为一个伟大的存在!
杨秀坤作品-飞针走线绣小康 136×68cm 2010年
杨秀坤先生绘画赏析 马龙
《飞针走线绣小康》
《飞针走线绣小康》是杨秀坤先生庚寅年赴甘肃采风归来后精心创作的作品之一。
在这件作品中,画家生动而准确地塑造了一个正闲坐在自家院落纳鞋底的农村妇女形象。在她的身后是正盛开的淡淡梨花,针线笸箩放在膝前,而她的周围,还有几只公鸡和母鸡自在啄食嬉戏,整个画面在淡淡的水墨和几点颜色的交织下显得格外清新与淡然。与画家的其他浓墨重彩的作品相比,这件《飞针走线绣小康》更多的体现着一种中国画所特有的浅淡的韵致与味道。
在这件作品中,水墨的韵味是淡淡的,画中主人公那娇好的面庞下,她的笑容也是淡淡的,更有群鸡的动态与鸣声也是淡淡的,更妙的是,观者在欣赏这件作品的时候,更能通过画面的所有信息,感到一种弥漫在空气中的飘渺悠远的梨花香气也是淡淡的。从画面我们可以直接地感受到,《飞针走线绣小康》是属于写生成分较重的作品,虽然不能说是完全的面对人物、景物写生,但画面那生动鲜活的人物、动物形象,及其所透露出来的一挥而就的临场状态足可见出杨秀坤先生深厚的写实功夫。画家能迅速地捕捉到对象一个优美的瞬间,并把它记录下来,这没有熟练的速写能力和造型能力是很难作到的。而如此传神的人物,如果画家只守在书斋画室中,是断然想象不出的。也只有亲自深入到广阔的现实生活中,他才能有机会感受到如此充满画意的场面和情景,也才能因景而动情,产生创作的冲动。
近现代人物画大师黄胄先生是杨秀坤先生的恩师,他曾说:“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生活之路是一条艺术创作的大道,画家只有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现实生活中,才能挖掘出深藏在平凡和朴素生活背后那深沉而动人的美。艺术创作是一个不断深入拓展的过程,一个画家只有真正深入到生活中去,在自然和社会中汲取生活的养料,才能让自己的创作思维和艺术触角处于活跃和兴奋的状态,创作出超越以往的作品,作为黄胄先生的弟子,杨秀坤先生即是在这条看似平凡,实则丰富多彩的生活之路上辛勤跋涉的艺术家,也可以说,《飞针走线绣小康》这件作品,就是他走生活之路后众多最为珍贵的所得。
杨秀坤作品-梨花香里说丰年
《梨花香里说丰年》
《梨花香里说丰年》是一件洋溢着浓郁农村生活气息的作品,画家描绘了在盛放的梨花树下,三位老农在拉家常,说年景。他们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画家被这动人的情节所感动,产生了要表现的欲望。画中描绘了梨花树下,三位正在拉家常的老农和他们身边正在觅食的群鸡。这是一件洋溢着浓郁农村生活气息的作品,相信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们不会对这样的场景感到陌生。画家在这件作品中选择了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场景,甚至连一些最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都表现得真实而生动。左边老农光脚穿着军用鞋,外衣里面穿着红背心,中间那位老人脚上穿的是红袜子,他们两人头上都包着白手巾……正是在这看似不起眼的一点点小细节上,杨秀坤先生观察生活的认真和专注表露无遗。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是画家在农村体验生活时所亲眼看到的。如果没有一次次下乡写生的经历,或许画家看不到这样具有生活气息的场景,也不能被这样的场景所打动,更创作不出这样一件两米见方的大作品。画中的梨花也是通过写生得来的,因为花瓣较小,所以要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充分了解花的造型和结构,并掌握它的生长规律,这些都需要花费一番心思。画鸡是杨先生的拿手好戏,不管是公鸡还是母鸡或者是雏鸡,他都能信手拈来,点染成形而各尽其妙。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场景,配以满树的梨花和可爱的鸡群,构成了这件颇有深意的作品。三位老汉满是沧桑却又绽放着笑容的脸上透露出了他们内心的喜悦,虽然作者在作品的题目中告诉了观者是“梨花香里说丰年”,但这喜悦究竟来自何方,在三位老者的内心深处,究竟为了什么而春风满面,画家没有告诉我们,画中的人物也没有告诉我们,这或许就是这件作品为我们营造的无尽的想象空间,而这一点也将作品的审美意境拓展得更深更远。
《一年之计》
近几年,画家杨秀坤先生的绘画题材在不断地拓展,他不断地远下城乡,亲自到田间地头写生采风,每次外出,都会收集许多资料回来,并画下大量速写,构思许多创作,有的甚至是草图都已数易其稿,创作在望。杨秀坤先生的足迹是越走越远,而其创作之思之念亦是越挖越深。但无论他的游踪如何扩大,他最擅长表现的始终还是北方农村中那充满质朴和憨厚神态的农民,这也可以说是杨秀坤先生艺术创作中最为重头和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如果说人物画创作的重点在于刻画形象和塑造人物的话,那么《一年之计》这件作品可以说是完全能被称为典型作品的。但笔者以为,这还不能完全涵盖国画艺术所具有的全部特质。外在的画面内容与所谓的技法表现固然重要,但我想,应该还有比这更为深刻与核心的内容,那便是画家投注于画作的精神与情感,以及他对于艺术创作的理解与认识。能够在画面上描山摹水,勾写花鸟、人物,这只能说是完成了艺术创作中属于技法层面的一部分内容,而能将画家自己内心深处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感通过笔墨语言,通过技法手段展现在画面之上,这才算所是成功的艺术家和成功的艺术创作。
以上所说的这些,在《一年之计》这件作品中,即有着充分的表露。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所有这些情感所籍于展现的只是有限的画面内容,那些情感是隐藏在这一笔一墨的描绘之中的。它是隐性的,是含蓄的,更是真挚的、深沉的。这些思想与情感的表达,都是画家在广阔的生活海洋中逐渐感受和思考的结果。可以说,没有这种深入而广泛地体验生活,一次次下乡写生,也就没有那常变常新的作品问世。绘画中的方法和理法深奥无穷,也只有画家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真正有所体会。自己的风格面貌,笔墨特点其实都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这也正应了张璪所说的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只有通过长期地深入生活,将师造化和得心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真切地到生活里面去感受、锤炼,提高表现生活的技巧和能力,才能不断创作出更多、更好、更有风格的优秀作品来。
杨秀坤作品-饭后一支烟
《饭后一支烟》
与黄胄先生多描绘少数民族人物不同的是,杨秀坤先生笔下的人物形象更多是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中,或辛勤劳作,或闲话桑麻的农民。对这一题材内容的描绘几乎成了近些年杨秀坤先生所有艺术创作中的最大母题,而由此所产生的佳作与绘画艺术的思考,可以说与当下纷扰喧嚣的画坛有着清晰而明确的距离。杨秀坤所主动选择的这种疏离,对于笔者或者很多欣赏者来说,这更像是一种向着艺术本体,向着画家主体的精神家园和现实生活的回归。
杨秀坤笔下所塑造的各种人物形象,没有被解剖、透视、比例等科学的因素所束缚,而是更加主动地选择和利用各种造型因素去表现其内在的心灵需求。画家早年曾从事过多年的连环画创作,他在那段创作生涯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和创作经验,扎实的造型能力和丰富的笔墨技巧就是在那个时候打下的基础。因此在艺术形象的取舍、提炼、概括上,在形象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个人感情、思想、性格上,他沿袭了悠久的人物画造型传统,通过严谨的造型,生动的形象来塑造人物,传达自己的艺术之思,审美之想。
基于以上的认识,当我们再来欣赏《饭后一支烟》这件作品,便会发现,画家所描绘的形象与细节,都是他在现实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提炼过的。不管是大笔挥就的稻草,还是简略勾出的玉米,甚或是以虚写实的公鸡,都为画面的整体效果和人物关系做好了铺垫,人物刻画则详其头手而略其衣装,这种虚实详略的处理,是艺术的手段,更是情感和画面的需要。恰恰也是在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地方,才最见出画家的艺术思考与经营苦心。
杨秀坤先生是黄胄先生的学生,在跟随黄胄的时间里,他不光在黄胄身上学到了绘画艺术最精髓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他自己的品格修养也在大师身边受着潜移默化的陶冶和影响。与其说在与大师相处的时间内他能看到黄胄先生挥毫泼墨,聆听其谈艺论画,不如说这是他在一位艺术巨人的精神殿堂中穿梭优游。这段经历让他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黄胄先生为艺做人的风范和魅力。
杨秀坤先生作品欣赏《母亲》
《母亲》
《母亲》是画家杨秀坤善于表现也经常表现的内容,而这一题材的创作,笔者所见无一不是画家作品中的上乘力作。在杨秀坤先生刻画的众多人物当中,老年妇女似乎不多,而以农村老太太为画中主体的则更少。《母亲》描绘一个梨花院落,一位淡蓝衣褂,粗布裤子,面容慈祥和蔼的老太太手端簸箕,洒食喂鸡的场景。画面下方公鸡、母鸡与小鸡热热闹闹围作一团,有的在刨地掘食,有的在翘首等待,它们各个造型不一,顾盼生情。鸡群那各不相同的神情动态与画中人物微微展露的笑容两相映照。画家画活了农村平凡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一个场景,却也为欣赏者留下感受不尽的生活余味。画中人物与动物的亲近,是我们生活中最为习见的,而更深层次的意思,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画家与生活相融无间的情感与距离。这也正是画家杨秀坤先生一直以来苦于经营的用心所在。
欣赏杨秀坤先生的作品,既能被局部的精彩所打动,更能被整体的气局所感染。他的国画,其功力在于笔墨气象,深厚在于造型传神,风格在于人品禀赋,精神在于乡土情结。气象多变的笔墨,生动传神的造型,顿挫有力的线条,清丽淡雅的敷彩再加上充满真情与朴素气质的人物情态与环境,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杨秀坤先生的国画创作常常传递给人的是一种熟悉而又亲切,甚至带着浓浓的泥土味道的气息。对于生长在都市的人或是久已疏远了土地,疏远了乡下生活的所谓“城市人”来讲,这种味道不同于中国绘画传统中代代相传的人文情怀和生活气息,这种味道是从泥土中滋生出来的,是从画家的心田流淌出来的,是珍贵的,更是值得每个人好好珍惜看护的东西,这件《母亲》即是一例。
杨秀坤作品-颗粒归仓图
《颗粒归仓图》
与其说《颗粒归仓图》是一幅平凡而又朴素的中国画,则不如说这是一出更为宏大的现实生活中的一帧被艺术家永远定格了的特写镜头。它是戏剧,也是电影,是静默的雕塑,更是无声而同雷震的赞美大地的诗篇。
《颗粒归仓图》没有表现特定的场面,画家只是用几笔淡墨横扫出一片秋后收割完成后的田野,以及这广袤的田野上,一位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已。这农妇穿着粗布的衣衫,体态丰盈而健硕,她正弯腰捡拾遗落在农田中的粒粒剩余的粮食。画中人物被画家隐去了脸部的形态和神情,但她的动作和躯体却更加富于表情--那是一种一如大地般沉厚的辛劳、朴实、平凡与崇高。这样的画面,为观者传达出了那些似乎早已被我们所谓“城里人”遗忘了的辛勤劳作着的平凡的农民们生活的艰辛,他们没有美丽的面孔,优雅的身姿,但他们却有着至纯至真的灵魂。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作品,我们能够很清楚地感到,想要描绘这样一个场景,想要将这一切形象、情感,和谐、自然地表现出来,不仅需要画家的眼睛和手,技法与材料,更为重要的是,画家要将他的整个身心甚至灵魂交付于这片洁白无瑕的宣纸。这个时候,所有的笔墨语言,所有的技术手段都成为这样一种朴实而又凝重的情感的注脚与线索。欣赏者也是籍于这一线索,才能得以走入画家的艺术心灵,走入画中描绘的时空,走入那片养育了无数人民的深沉广大的土地。
黄胄先生曾言:“在生活中起草稿,在生活中练功夫,在生活中寻找技巧,个人风格自然可以形成。”一个艺术家,只有不断地将自己的创作目光投向生活的深处和远处,才能实现自我的超越,实现创作水平的提高,这是一个艺术家必须具备的品质。杨秀坤先生以他的实际行动和作品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证明。生活是创作的根,美的源泉,根深才能叶茂。“生活之路”是黄胄先生一生最可宝贵的创作经验,如今我们在杨秀坤先生那里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虽然学生的创作面貌跟老师的不尽相同,但在黄胄先生的艺术精神上,可以说,杨秀坤先生是深有领悟和躬行不辍的,这也正是一个后学向前辈大师学习时最难得和成功的一点,《颗粒归仓图》便是最好的证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本书作者杨秀坤先生简介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曾任黑龙江省画院专业画家,现任北京黄胄美术基金会副秘书长、炎黄艺术馆艺术委员会委员、《炎黄艺术》杂志执行主编。
河北沧州人,一九四七年生。自幼喜欢绘画,七十年代初拜著名画家黄胄先生为师学习中国画,成为黄胄先生的入室弟子。其作品继承传统,师法自然,坚持走生活之路的创作方向。他认为,画家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感,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用心去感受生活,要有感而发,用情感之笔墨进行创作,才能创作出感人至深的作品。他的人物画多取材于农民的现实生活,笔墨生动,形神兼备,充满积极乐观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乡情。(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公众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