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坤和恩师黄胄先生
一块手表和一百元钱
1985年9月,我来到新街口外大街的黄胄先生住处,在先生的画室我们师生相见了,时值中午,家里只有先生一个人,他在作画,见我来了很高兴,他停下笔问我:“吃饭了没有?”我回答说还没吃。他说:“厨房里有一个锅,里面有牛肉,你自己去做点面条吃吧,会不会?”我笑笑说:“没问题。”
这次来京,是为了请先生为我要办展的作品把把关,吃过饭,我把预备办展的一部份作品的照片拿给先生过目,这些作品有《炼钢的人》、《牧紫图》、《读书图》、《饲鸡图》、《任伯年的牧鸟图》等十几张,先生认真地审视每幅画,我的心也有点紧张,先生突然抬起头高兴地对我说:“好,有生活、有技巧、有传统、有才气;以后还要多注意生活、多写生、多下去,趁能跑的动的时候往远处跑,以后年纪大了跑不动的时候跑近处”。先生的一番话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他拿着我的《柳荫牧紫》和《炼钢的人》的作品照片对我说:“这两幅画的画面处理很得当,黑白对比和笔墨浓淡的处理也不错,水墨画也要注意层次,注意大的黑白效果。要向版画学习,特别是黑白版画,黑白版画在处理画面的大关系上有很多可学处。”
我认为黄胄先生是最勤奋的画家,因为多年来每逢我见到他时,他都是在不停地画画,这天下午,我一直为先生研墨,先生与我边谈边画,简直就象为我上了一下午的课,当晚先生留我住在他家。
第二天早起,我来到先生的画室,先生笑着对我说,我看你连块手表也没有,我放到你包里一块表,是一块瑞士的梅花表,说到这里,郑老师过来叫我:“小杨,你来一下。”黄胄先生开玩笑地说:“有事就在这里说吗,你们还有保密的事吗?”郑老师笑着说:“有,有保密的事。”黄胄先生说:“有保密的事,你快跟她去。”
在另外一个房间里,郑老师拎过一个拎包,白帆布的旧拎包,但样式很港。她把拎包给我,并对我说:“这个包里是一些旧衣物,其中有黄胄穿过的旧衬衣和其它杂物,你带回去吧,然后又拿出一百元人民币送给我。我受宠若惊,不肯接受。推辞不过,我说,这包旧衣服我拿上,老师的旧衬衣我回去可以穿,一百元钱我就不拿了。郑老师见我执意不要时说:“你现在生活还很困难,这一百元钱算我借给你,等你生活好了再还给我好吗?”我感动的两眼含泪接受了郑老师的馈赠。
当天,我满怀感激的心情带着珍贵的赠品登上了开往东北的火车。
我一个人坐在火车上,静静的想:老师和师母对我这么好,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的期望,要把画画好,为老师争光。(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本书作者杨秀坤先生简介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曾任黑龙江省画院专业画家,现任北京黄胄美术基金会副秘书长、炎黄艺术馆艺术委员会委员、《炎黄艺术》杂志执行主编。
河北沧州人,一九四七年生。自幼喜欢绘画,七十年代初拜著名画家黄胄先生为师学习中国画,成为黄胄先生的入室弟子。其作品继承传统,师法自然,坚持走生活之路的创作方向。他认为,画家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感,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用心去感受生活,要有感而发,用情感之笔墨进行创作,才能创作出感人至深的作品。他的人物画多取材于农民的现实生活,笔墨生动,形神兼备,充满积极乐观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乡情。
积叶成书图 杨秀坤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公众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