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时节雨纷纷,藏品湿身欲断魂。”藏家宋先生当年就曾吃过大亏,放在阁楼的书画变成“烂纸一团”。
见识到雨季的“威力”之后,如今一过冬,藏家们就立马把各类藏品按科学的方法保存起来,让它们好好“春眠”。
未妥当保护藏品遭殃
几年前,宋先生初涉藏界时,买下了几幅字画,放在阁楼的柜子里,打算等到闲暇时重新装裱,没想到一直拖着。等到有一天想起时取出来一看,已经“糊”成一团烂纸。
后来,宋先生吸取了教训,买来了密封性强的大樟木箱子,把书画全放里面,还放置了抽湿盒,以为万事倶备。结果等到“南风天”一过,他开箱检查的时候才发现,抽湿盒莫名其妙翻倒,粉红色的液体把一箱子的书画染了色。
他的藏友吴先生也深受阴雨天气的困扰。他收藏了几幅好画,挂在书房中偶尔自我欣赏,偶尔与朋友分享,一直拖着没有装框。雨季时吴先生正好外出一段时间,回来后发现墙上字画的墨、彩已经“糊”了。
原来,除了因为这些字画没有装框,还因为他挂书画的墙是“冷墙”(即房间中最远离阳光的墙),使字画更容易受到湿气的破坏。
恒温恒湿更适合收藏字画
其实书画发霉甚至溃烂的情况在岭南地区历来非常普遍,而民间也“发明”了字画防潮“土方”:一种是在字画间撒上些干辣椒,用来吸收一定水分,但辣椒的味道和成分可能对字画有些影响;另一种是放置质量过硬的炮仗,因为炮仗内有硫磺,不但能够除湿还可防虫。
不过,这些“土方”已逐渐被淘汰,更多的收藏者开始使用干燥剂,并且采用先进的防潮设备。
什么是最有效的书画防潮方法?宋先生建议,先用报纸包住字画,放到密封的塑料袋中,里面最好放一点干燥剂,保证塑料袋不透气,防止受潮。包装完成后,把字画保存在密封的樟木箱中保存。
如果情况允许,可以在家中辟出一间房间放置藏品,装上空调以保持温度和湿度的平衡,空调最好常年开启。另外,字画最后装“镜框”后可悬挂在有空调的房间中,并密切注意阴雨天气时玻璃表面是否有水珠,如有即要及时处理。
据了解,15℃—18℃和55%—65%的相对湿度对字画的保存比较有利。(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公众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