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  会员注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2018中国冰雪画派新疆行系列报道

首   页 书画艺术动态 历代山水名家 当代山水名家 网站推荐画家 实力派画家推荐 理论之窗
各地美协组织 展销大厅 书画定制 国画山水流派 艺海趣闻轶事 书画收藏指南 合作交流
      当代山水画名家
白雪石 傅家宝 郭公达
刘继潮 章 飚 裴家同
朱松发 朱修立 陈玉峰
张自生 朱 冰 张卫平
  更多
      历代山水画名家
展子虔 李思训 李昭道
王 维 关 仝 荆 浩
巨 然 郭 熙 李 成
米 芾 王希孟 张择端
范 宽 马 远 夏 圭
李 唐 刘松年 王 蒙
倪 瓒 赵孟頫 黄公望
仇英 查士标 唐 寅
文徵明 董其昌 朱耷
龚贤 梅清 石 涛
王 翚 王时敏 吴石仙
萧云从 王原祁 吴 历
  更多
      书画收藏指南
2009年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作品市场价格状况统计
教你如何欣赏国画
教你如何收藏国画和鉴别真伪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悬挂字画的窍门
如何保存收藏的字画
书画收藏家成长秘笈:三大基本功七项注意
投资书画“四字方针”
当代书画收藏进阶
书画收藏五忌
字画收藏小知识
怎样选择书画收藏品
收藏名家书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收藏“四忌”
收藏中国书画最好不装裱 画心保存有利长期保护
文房用品的品位身价
平民收藏如何捡漏
提高鉴赏能力 艺术品投资:长假修炼内功好时机
非理性投机都会失败 艺术市场绝非股票市场
北强南弱 艺术品市场区分南北值得商榷
赝品书画并非全是“劣品”
宋元书画为何屡以天价成交?
小印章有大乾坤:如何判断一枚印章的价值?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市场亮点:大名家女性题材画是收藏上好之选
艺术要与聪明的钱结合?
粉彩瓷板作品《黄山四千仞》拍出680万元高价
民企进入艺术品市场最盼资金安全
郭庆祥谈清代皇家宫廷艺术收藏品
圆明园海外寻宝 大英博物馆担心中国追讨文物
骗子模仿书画家范曾声音 卖假“奇石”等行骗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万达10年:斥巨资收藏名画期待丰厚回报
今日中国艺术市场当真回暖了吗?
中国艺术拍卖企业距离“垄断寡头”有多远?
  更多
      各地美协组织
安徽省淮北市巾帼画会
安徽省宿州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宿州市青年书画家协会
安徽省芜湖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宣城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池州市青年美协会员名单
安徽省池州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周口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漯河市工艺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新乡市美术家协会
浙江省金华市美术家协会工作会议磐安召开
山东省五莲县美术家协会
  更多
 
    解密:大师徐悲鸿为何英年早逝
解密:大师徐悲鸿为何英年早逝
作者:慕斯 冯洪滨   文章来源: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整理   加入时间2014-8-14 20:46:29

   

解密:大师徐悲鸿为何英年早逝

徐悲鸿、廖静文和孩子

      前言徐悲鸿先生作为新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奠基人,至今在我国美术界的权威性也无人撼动,更无人怀疑。但悲鸿先生的英年早逝在留给后人遗憾、惋惜的同时,也平添了诸多猜测和疑惑。本网整理此文,只为从几个当时社会多数认可的侧面来解释大师辞世的原因,仅供参考,不可作为任何依据和借鉴。

解密:大师徐悲鸿为何英年早逝

正值风华正茂时期和徐悲鸿先生相关的三位女士

     她曾为爱与徐悲鸿私奔,奈何寒门才子一朝成名便另觅红颜,登报宣布“抛妻弃子”。 当糟糠之妻化身复仇女神,一代大师在三个女人的纠缠中英年早逝。
  7月6日, 徐悲鸿作品在朵云轩春拍会上再创成交价新纪录。 而与艺术成就相比, 他和三个女人的爱恋更像—幅色彩艳丽人物饱满的浮世绘。 作为徐悲鸿鲜为人知的妻子, 蒋碧薇既成就了这个初时寂寂无名的男人,也间接害死了后来的—代大师。

徐悲鸿和康有为的画像

徐悲鸿和康有为的画像

康有为助才子佳人私奔

  1917 年 5 月 13 日傍晚,上海镜花戏园,一对夫妇正在观看一出名叫《仁义缘》的剧目, 讲的是贫穷书生与富家小姐私奔的故事。此时,这对夫妇家中的女儿正在写—封诀别信。 在康有为的相助下,18岁的蒋碧薇毅然拒绝父母为其定下的豪门婚约, 决定与才华横溢的贫寒书生徐悲鸿私奔日本。
  当时的徐悲鸿, 虽有几分才气, 可是美术造诣和名气都远远不够。 夫妻俩在日本生活了不到半年就花光了带出的财物,只得落魄回国。幸而不久后, 徐悲鸿申请到公费留学巴黎的名额, 两人再次踏上异国他乡的求学路。
  1919年3月,徐悲鸿和蒋碧薇顺利到达巴黎。 徐悲鸿进了国立艺术学校, 以帮百货公司画广告谋生。 蒋碧薇则进了一家语言学校,不上课时就替人缝补衣物挣取少许家用。生活虽贫苦,但夫妻俩却在画作中找到乐趣,没有模特, 徐悲鸿就对镜自画,或以妻子为主角,画她的一笑—颦、生活场景。
  蒋碧薇可以为爱情断绝家庭关系,但她割舍不下18年优越生活培养的物质品位。巴黎是时尚之都,自己明明有上佳的气质容貌, 又正处于女人爱打扮的年龄,却限于条件, 只能一再压抑自己的渴望。某日,蒋碧薇路过巴黎一家商场, 立刻被橱窗里—件漂亮风衣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她鼓起勇气试穿了一次, 看着镜子里焕然一新的人影, 仿佛又是那个衣食无忧的大家闺秀。 纵然千般不舍, 蒋碧薇最终咬牙脱下衣服,讪讪递还给店家,她知道买衣服的钱足够夫妻俩生活好几个月了。 之后她又数次绕路经过这里, 只为透过橱窗看看衣服,过过眼瘾。即便她已偷偷攒下了一笔钱,但她宁可用来给丈夫添置怀表, 怀表是巴黎男人的时尚装备,可徐悲鸿舍不得。
  妻子在闲聊时无意间说起这件衣服, 语气里的怀念和羡慕让徐悲鸿十分内疚。为了让妻子过上好日子,他无论价钱高低, 接了更多的工作。 当某幅画卖出一千法郎“高价”,他拿到钱立刻冲出门, 赶在商场打烊前给妻子买下了那件风衣。

徐悲鸿与蒋碧薇

徐悲鸿与蒋碧薇

衣锦还乡,富贵生变

  1927年10月, 蒋碧薇和徐悲鸿衣锦还乡, 和他们—起回国的, 还有在巴黎出生的—双儿女。 蒋碧薇终于看到生活在苦尽后姗姗来迟的甘甜。
  穷小子徐悲鸿成了南京中央大学的特聘教授, 每月三百法币 (相当于人民币两万元) 的月薪足够他在南京购置一座两层小楼。 教书之余他又投身于不少社会事务中, 如接受田汉的邀请参加了南国社。 丈夫终日忙碌不见人影, 习惯和丈夫相依为命的妻子蒋碧薇感到了孤独。
  为了消除寂寞, 不缺钱的蒋碧薇过上了十年前最熟悉的舞会社交生活, 把法国沙龙搬到自己家举办。
  夫妻俩各自忙碌, 渐渐疏离了彼此。 蒋碧薇需要徐悲鸿的陪伴,他做不到;徐悲鸿想妻子停止这种 “无聊的热闹”,后者同样做不到。
  艺术家都有—颗敏感的心灵, 当蒋碧薇不再是徐悲鸿的缪斯, 他需要—把新的火焰重燃灵感。 一名叫孙韵君的女学生闯进了他的视野。
  孙韵君本是省立第一女子中学的才女, 父亲是军阀孙传芳的秘书, 因高考时父亲被捕,影响发挥名落孙山。她以旁听生的身份来到徐悲鸿执教的艺术系, 徐—眼就看出了孙的艺术天赋。
  这段师生恋一发不可收拾。 l934年10月,徐悲鸿带领十几个学生到天目山采风,在高大的红豆树下,孙韵君和徐悲鸿激情拥吻。之后,徐悲鸿以二人在天目山的经历为素材,创作了油画《台城夜月》。

徐悲鸿笔下——端庄美丽的孙多慈

徐悲鸿笔下——端庄美丽的孙多慈

贤妻变悍妇

  丈夫和女学生热恋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学校。 一向贤惠、矜持的蒋碧薇暴跳如雷,回想当年自己远赴日本、辗转巴黎的种种艰辛, 革命果实岂容他人窃取!
  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庭,蒋碧薇成了最冷静的泼妇。她首先把矛头指向孙韵君,来到孙的宿舍, 当着众人面训斥她:“我警告你, 徐先生是有爱人的! ” 前脚训完情敌, 后脚又赶到徐悲鸿的画室,搬走了那幅《台城月夜》,并对围观的师生们宣布:这幅画,我绝不会让它面世。为了打消孙韵君继续“纠缠”丈夫的念头, 蒋碧薇还将此事告知了孙的父母, 要两位老人“好好管教女儿”。
  蒋碧薇“泼妇”一名在周围传开,徐悲鸿自知理亏,不敢为自己辩护, 孙韵君更是顷面难堪。 为了让爱徒躲过这场桃色风暴, 徐悲鸿打算卖画筹钱送孙韵君出国留学。 时刻关注丈夫动静的蒋碧薇第—时间获知了徐悲鸿卖画的事。 徐悲鸿经常有出国机会, 如果情敌也去了国外, 两人会做些什么自己将完全不知, 最好的御敌办法应该是把情敌圈在国内、自己眼皮底下。
  作为行动派, 蒋碧薇立刻给学校领导、 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和者民谊写信。 以受害者姿态哭诉自己的委屈后, 她成功游说校方否决了孙韵君的留学申请。

孙多慈自画像

孙多慈自画像

妻离情人散

  小三被赶跑了,可是爱情也破灭了。 蒋碧薇的 “毒辣”吓傻了徐悲鸿,徐悲鸿的花心和软弱同样也让蒋碧薇大失所望。然而,孙韵君的父母早就将女儿的这段师生恋视为“出格、丢脸、败坏家风之事”,对徐悲鸿的印象也大打折扣。
  为了打消孙家二老的忧虑,徐悲鸿在《广西日报》上刊登了一则信息,大意是:我和蒋碧薇解除非法同居关系(因当年两人私奔离家,一直没有法律上的结婚证明)。
  徐悲鸿情变, 蒋碧薇以牙还牙, 投向了前追求者的怀抱。 这位追求者是在国民党内部担任要职的张道藩,曾在巴黎苦追过蒋碧薇。 如今在丈夫背叛、家庭离散时,张道藩的关心呵护就像—道清泉流进了她的心里。 既然妻不如妾, 蒋碧薇索性就让自己成为了张道藩的情人,开始同居。
  徐悲鸿的登报声明也没有如期望的打消孙家的反对。 孙韵君的父母更是为了彻底了断女儿和徐悲鸿的恋情, 迅速把她许配给浙江省教育厅厅长许绍棣, 给这段师生恋划上悲剧结尾。

徐悲鸿笔下——孙多慈像 1934年作

徐悲鸿笔下——孙多慈像 1934年作

 

离婚条件“逼死”徐悲鸿

  1944年,徐悲鸿再次坠入爱河,娶了比他小28岁的廖静文。也许是出于报复,也许是为了争取自由恋爱的权利,这一次他又选择登报,宣布和蒋碧薇完全解除同居关系。
  爱人变仇人, 蒋碧薇的报复来势汹汹。 她不想再挽回徐悲鸿的心, 只想尽可能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离婚?可以, 但徐悲鸿必须要给女方巨额分手费: 一百幅自己的画作, 四十幅他收藏的古画,还有一百万元钱。
  徐悲鸿当时月薪才3000元,为了早日达成条件摆脱蒋碧薇,他透支健康,不分昼夜拼命画画。
  1953年9月26日,年仅58岁的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他的早逝让前妻、情人和妻子再次开战。 遗孀廖静文将徐悲鸿的死归咎于蒋碧薇当年的逼迫; 蒋碧薇暗指正是孙韵君的出现才造成今天的局面。 在两个女人互相指责时, 孙韵君却宣布为徐守孝三年,“悔不该听家中安排,放弃徐先生。 ”
  徐悲鸿最爱的女人到底是谁? 也许没有人知道确切答案。但临死前,他的兜里还揣着当年蒋碧薇在巴黎为他买下的那块怀表———分离多年,这块表却始终没有离身。年轻时的徐悲鸿与蒋碧薇虽然贫穷却恩爱无比。
  徐悲鸿和瘳静文及孩子的一家三口照徐悲鸿画笔下的蒋碧薇徐悲鸿画笔下的蒋碧薇。(以上文章作者:慕斯)

徐悲鸿先生的最爱《八十七神仙卷》

徐悲鸿先生的最爱《八十七神仙卷》

徐悲鸿英年早逝的另一重要诱因

      徐悲鸿先生诞生于1895年,卒于1953年,享年58岁。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伟大的艺术大师英年早逝呢,在纪念馆中找到了确切的答案。事情缘由是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的白描《八十七神仙图》的失窃案。1937年5月,国画大师徐悲鸿在香港,从一位德国驻中国外交官女儿手中,高价买到一幅没有落款,没有藏印题跋和名字,老旧不堪的绢画。这是一幅白描人物长卷,画长292厘米,宽30厘米,绢面上用明快而有生命力的线条,描绘了一个道教的传说,画中所表现的是东华帝君、南极帝君在侍者、仪杖、乐队的陪同下,率领真人、神仙、金童、玉女、神将前去朝谒道教三位天尊的情景。画面上神将开道,压队;头上有背光的帝君居中;其他男女神仙持幡旗、伞盖、贡品、乐器等,簇拥着帝君从右至左浩荡行进。队伍里,帝君、神仙形象端庄,神将威风凛凛,众多仙女轻盈秀丽。画作者用刚中有柔,遒劲潇洒的线条描绘了一幅风动云飘的神仙境界。 87位列队行进前往朝拜元始天尊的神仙。加上亭台曲桥、流水行云等的点缀,画面优美,宛若仙境,赏画间似有仙乐在耳畔飘荡。悲鸿先生请著名的画家和书画鉴藏家张大千,精通书画鉴别及美术史的书画大家谢稚柳共同鉴定此画渊源,经过仔细的分析和辨别,两位大师一致认为《八十七神仙图》是唐代大画家,有“百氏画圣”美誉的吴道子真迹,堪称罕见的国宝重品。欣喜若狂的悲鸿先生,从此与此画形影不离。百密一疏,5年后在昆明举行的劳军画展,突遇日寇空袭,警报解除后,悲鸿办公室被盗,包括《八十七神仙图》在内的的30余副画作不翼而飞。将此画视为生命的徐悲鸿忧心如焚,三天三夜寝食不安,血压急剧上升,病倒在床上,从此落下个高血压的病根,也为10年后英年早逝埋下了祸根。两年后,此画在悲鸿先生支付重金及自己多幅画作后失而复得,只是画上”悲鸿生命“的印章和题跋已被挖掉。

徐悲鸿与廖静文的合影

徐悲鸿与廖静文的合影


     以下情节是笔者看到的文字,不是徐悲鸿纪念馆中的官方陈述,现录下以飨热爱悲鸿先生的读者们。原来此画由一位刘姓将军赎回,他先后收受了悲鸿先生20万元现金和10多幅作品用以赎回古卷,事后又多次受赠画作。但是几年后当刘将军的真名——刘汉钧被人们知晓后,有人指出刘汉钧其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骗子。原来,这”丢画-赎画“都是刘将军一手策划,这一进一出,攫取了悲鸿先生的血汗,又种下了徐悲鸿致命的死因。才华横溢的悲鸿先生,生活几乎一直不幸,他的前段婚姻重创了他的情感生活,超负荷的工作又压垮了他的健康,一幅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图”又让他染上高血压,最后终于此病。真是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必将为你开启另一扇门,徐悲鸿西去半个多世纪,但是他伟大的人格、杰出的艺术才华,和对祖国的挚爱,至今还深刻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文章来源:冯洪滨先生博文)  
(本文图片感谢:《老照片》及其他相关照片的原作者或版权持有人)

徐悲鸿去世后的三个女人

徐悲鸿去世后的三个女人(资料图片)

蒋碧薇与张道藩在台北。资料图片

蒋碧薇与张道藩在台北。资料图片

风华正茂时期的蒋碧薇

风华正茂时期的蒋碧薇(资料图片)

廖静文——读懂悲鸿,守候悲鸿的坚韧女子

廖静文——读懂悲鸿,守候悲鸿的坚韧女子

徐悲鸿(右一)、吴南如夫人(右二)、吴南如(右三)、徐悲鸿夫人蒋碧薇(右四)与苏方人员合影

在苏联办画展时徐悲鸿(右一)、吴南如夫人(右二)、吴南如(右三)、徐悲鸿夫人蒋碧薇(右四)与苏方人员合影(资料图片)

徐悲鸿在苏联举办画展,当场挥毫画马。

徐悲鸿在苏联举办画展,当场挥毫画马。(资料图片)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订阅号zgsshysw

 

搜藏网 福建美术在线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
更多友情链接

网站版权持有人:中国 山水画艺术网

页面浏览设置:1024×768分辨率

本站中文名称: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本站网址www.zgsshw.cn  本站所有资料信息未经我站同意禁止转载,否则法律责任自负。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部电话:13805590554   电子信箱:6-0-8@163.com  工作专用QQ:384169963    2522440660    

办公微信:zgsshw  法律维权: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备案编号:  皖ICP备11008522号-1   备案图标.png皖公网安备 341003020002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