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寿荣 紫艳 设色纸本画心 50.9×50.7cm 2014年作
绘画不像做文章那样一板一眼、咬文嚼字,编章结构要求有条不紊。简单地说,只要我们用笔在一张白纸上涂涂抹抹便可称之为画画了。这样说好像粗俗了点,然而,这一涂涂抹抹却自然而然地印证了人的心迹,它触发视觉引来内在情感的综合体验。
绘画是视觉艺术,一种由审美知觉派生的人智性的劳动,它是画家的理想感情的具体化,客观化。它由人的眼、脑、手的互动,促进审美节奏并逐步得到印证,这个过程直觉效应是首位的,内心体验则担负着创造性本能的力度和自我挑战。
绘画既然表述为人的智性,有时代的镜子之说,何不用来反映和我们生息相关的有实际意义的文化趋势呢?绘画作为视觉艺术,眼睛则誉为心灵之窗。人们依靠眼力天生的敏感(开启认识的钥匙),物体实在的外观形象,通过感官而进入知觉,也就是说,直觉的激活引起内在情志生发的视觉美的旨趣节节增强或升华。在我们进行绘画制作过程中,这种现象一次又一次或是朦胧或是清晰的呈现,为艺术创作提供机遇,激发丰富的想象力。
根据宣纸的性能,可做个简单的实验;敷有浓墨的毛笔在洁白的纸上涂上墨团,随之滴上清水,由于水的作用,墨团开始晕化,或浓或淡,步步扩展,妙趣横生。我们的视觉也在随之移动,心灵也不再沉睡了。这个过程可否称之为由感觉到绘画知觉的流程呢?外部的协调,内部的和谐,这两方面都包含着人的情感和智性的特质。然而在纯技法程式中,过分地追求技术上的娴熟,自然、纯真的情感则被抛在脑后了。从外表上看,程式化作画也有始有终,问题在于他不承载画家的表现力(自我价值),也没有明朗的精神信息,因之,总免不了贫乏无味,充其量也只表示一种图解性质而已。
一个好心人问我:绘画是否比大自然更美妙?这点我说不准。绘画表示为人的洞察力、心力、想象力。我赞许绘画,是因为它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辉,又呈现让人赞叹的赏心悦目的思想境界。大自然永远是宏伟的。它的客观实在性有着不可替代的、显著的、最有力的因素。绘画是由精神派生的,自然则是物质的本源。(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本网发布的讯息您如发现侵犯您的著作权,请及时和我网联系,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后,我网会选择删除。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订阅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