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先生的故事,几天几夜也难以说尽。浙博西湖美术馆正在进行的“昌古硕今——纪念吴昌硕先生诞辰一百七十周年特展”,让往事重现,有了新的滋味。
沈石友为吴昌硕代笔撰写《西泠印社记》的故事见报后,在网上传得很火(详见7月2日A21版)。
展览里,还有一个特别值得普通观众细细琢磨的,就是吴昌硕和他的画像。
这次一口气展出了五张,有来自吴昌硕的师友、海派人物画大师任伯年的手笔,也有他的自画像。
最真实最放松的吴昌硕,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这里推荐看两张画像。
一张是《蕉荫纳凉图轴》,这算是在好友任伯年眼里,最真实的吴昌硕了。
任伯年笔下的吴昌硕(本版右图),可不算俊美,脑袋光秃秃、身体肥肥、肚子还很大,却的确是吴昌硕个性无拘无束坦荡荡的真实记录。
另一张则是吴昌硕80岁时的自画像(本版左图)。他在画中的题跋上说,这张画是他一次梦醒之后所作的。
那个一屁股坐在石头上的小老头子,昏昏然却一副很惬意的神态,大概是吴昌硕内心期待的一种写照。留心细细看一下吴昌硕画画的笔触,是不是和任伯年的有很大不同?尤其他身上的衣服,特别有书法意味。
这些逼真的作品,令人想起陈巨来(著名篆刻家、书画家、诗人)名作《安持人物琐忆》中,那个令人忍俊不禁的吴昌硕。
在陈巨来描述中,吴昌硕个头极矮小,直到去世前,头上仍然盘着一个小发髻,就像一个道士。他没有胡须,所以有一方“无须老人”的印章。吴昌硕平日耳聋,但有时候儿女小声谈论他爱吃零食时,他又一定辩解,所以也有人说他的聋是一种作。
这些画与文字,简单勾勒出了吴昌硕跌宕起伏的一生,与他晚年身处光怪陆离的上海滩,企图超然的心境。
1913年,在海上大画家王一亭的帮助下,70岁的吴昌硕携妻从苏州迁至上海。摩登的大上海里群雄逐鹿,画家面临的是激烈的竞争和挑剔的眼光。当时如日中天的任伯年,力荐身边一大批有才华的艺术家,也包括了吴昌硕。
从客居上海,到任伯年辞世后成为海派书画新的领军人物,吴昌硕赢得了大众的喜爱,也受到了海外市场的肯定。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或关注本网微信订阅号zgsshy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