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历程 深刻的启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文艺工作回顾和总结
胡振民(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文艺工作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深刻变化,在党和人民事业的全局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文艺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于进一步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开拓进取,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文艺工作,相继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根本保证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和人民奋进的号角,具有陶冶人们道德情操、抒发人类美好理想、丰富人们艺术享受、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文艺工作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奋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的艰辛历程中,重视发挥文艺在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自由中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创造性地提出并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制定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奠定了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提出了“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重要论断。1949年7月,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成立了中国文联。中国文联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组成单位之一,在新中国成立和人民民主政权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中央及时提出文艺为最广大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重要方针。可惜,由于50年代后期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出现了严重失误,直至发生“文化大革命”浩劫,使文艺工作遭受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十分重视新时期的文艺工作。邓小平出席第四次文代会并发表祝辞,充分肯定了文艺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给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极大的鼓舞和信心。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新的春天。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际风云变幻、党和国家再次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过程中,把文艺工作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论断。江泽民出席第六次、第七次文代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文艺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庄严职责和独特作用。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途中,高度重视包括文艺工作在内的文化建设,明确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胡锦涛出席第八次文代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突出强调了文艺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七大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各族人民对文化工作的新期待出发,对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重大部署。这一系列重要科学论断和重大决策部署,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提供了根本保证。
二、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走过60年不平凡的伟大历程,取得了历史性的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响应人民和时代的召唤,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出色的艺术劳动,热情歌颂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实践,我国文艺各个门类百花竞放、异彩纷呈,文艺创作更加积极,文艺队伍更加意气风发,文化惠民活动蓬勃开展,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拓展,文艺界呈现出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的生动局面。
1.文艺创作繁荣兴旺,文艺作品异彩纷呈。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潜心创作、勤奋耕耘,在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和民间文艺等领域,创作出许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文艺作品,成就斐然。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尤其是近些年来,通过组织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工程”、“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和扶持重大文艺课题研究,开展“文华奖”、“飞天奖”、“金鸡奖”、“金鹰奖”、“梅花奖”等全国性评奖活动,极大地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和激情,文艺作品的数量大幅增长、质量大为提升,涌现出一大批文艺精品,开辟了文艺创作的新天地。
2.文艺人才不断涌现,文艺队伍日趋壮大。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文艺人才的培养,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举措,大力加强文艺队伍建设,成效显著。1949年出席第一次文代会的代表只有753人,代表着解放区和国统区的7万余名新文艺工作者;2006年出席第八次文代会的代表有1449人,代表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和中国文联52个团体会员。据调查显示,现在中国文联所属各全国性文艺家协会会员已达10万余人,省级文联所属各文艺家协会会员近100万人,全国文艺从业人员1000万人。近些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文艺界人民团体,通过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组织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开展“三项学习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举办各种读书班、培训班、研究班和座谈会、研讨会、报告会,开展向常香玉、丛飞、邹树君等文艺界先进典型学习活动等,文艺工作者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学养不断得到提升,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德艺双馨、开拓进取的文艺大军正在形成,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
3.文化惠民活动蓬勃开展,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文化惠民活动蓬勃开展、方兴未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就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方面作出全面部署。各有关单位和部门根据中央决策部署,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精心举办中国艺术节、中国京剧艺术节、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中国职工艺术节、中国农民艺术节等各类艺术节,在重大节庆纪念日、传统节日期间举办有声势有影响的展览、展演、展映、展示活动,深入地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农家书屋”、“万里采风”、“文艺进社区”、“艺术进万家”、“艺术进校园”、“聚焦新农村、文艺为农民”、“梅花奖艺术团下基层”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受到基层群众热烈欢迎,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
4.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协调发展。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2年,在国家财力还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全国建立了59个公共图书馆,40个博物馆,2436个文化馆,6000多个文化站和2万多个工厂、农村俱乐部、图书馆,形成了与当时国力相适应的文化基础设施。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党和政府逐步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十六大以来,国家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国文化事业经费累计达到580.82亿元,年均增长22.5%。截至2008年末,全国共有文化馆3171个,公共图书馆2825个,博物馆1798个,广播电台257座,电视台277座,广播电视台2069座,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0%。以国家大剧院、国家博物馆、中央电视台新址为代表的一大批标志性骨干文化设施在大中城市相继建成使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影视数字化工程、国家重大出版工程等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积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等扎实推进,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到2007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文艺表演团体达4512个,艺术表演场所2070个,演出经纪机构1024个,文化娱乐场所82174家,艺术品经营机构1112家,文化市场形成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品供给新格局和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的文化产品流通新网络。
5.对外文化交流积极活跃,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明显扩大。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重视发挥文化工作在服务“大外交”、“大外宣”方面的重要作用,各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1949年6月,一个由解放区青年艺术家组成的艺术团赴匈牙利参加第二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会,踏着迎接新中国诞生的鼓点,拉开了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序幕。近些年来,对外文化交流渠道不断拓展、内容日益丰富、方式逐步多样。据统计,1979年对外文化交流194起、3035人次;2006年就达3745起、46778人次。至2008年,我国已与148个国家签订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合作关系,在海外建立了6个中国文化中心和近160所孔子学院。通过大力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组织开展中国文化年、中国艺术周、艺术之旅等大型活动,搭建双边或多边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推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对外文化交流精品项目,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初步形成。
三、坚持和发展新中国成立60年来文艺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开拓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不平凡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使我们在实践中加深了对做好文艺工作的规律性认识,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宝贵经验,提供了深刻启示。
1.必须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60年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才能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把广大文艺工作者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自觉肩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和庄严使命,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必须坚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善于从党和国家大局中找准工作方位,充分发挥文艺工作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60年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坚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全局,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局下行动,才能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把握文艺工作的历史方位,运用文艺的独特形式鼓舞人民斗志、凝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文艺工作在服务党和国家大局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60年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实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好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文化惠民活动,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才能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4.必须坚持尊重文艺规律,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整体合力。60年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坚持尊重文艺规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坚持社会责任和创作自由的统一、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统一,充分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充分讨论,同艺术家广交深交朋友,才能把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聚精会神搞创作、同心同德促繁荣,努力形成强大合力和整体效应。
5.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努力使社会主义文艺充满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60年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决冲破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大力推动文艺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积极创新,推进文艺体裁、题材、形式、手段的充分发展,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文艺发展规律和人民团体特点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切实加强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维护文艺工作者的合法权益,才能使文艺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文艺事业充满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这些基本经验和深刻启示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文艺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并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当前,文艺工作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伟大的时代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施展才华、实现抱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人民群众热切呼唤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人民团结前进的美好精神食粮。文艺事业天地广阔、大有作为,文艺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中国文联是党领导的文艺界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在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推动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中担负着重大责任。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的基本职能,充分发挥组织引导服务维权的重要作用,团结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努力推动文艺繁荣、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