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恩钊作品欣赏 碧湖鸣翠368x146 2006年
“新北派山水――师恩钊作品展”将于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1月9日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展出。12月30日上午9:30召开研讨会,下午3:00举办开幕式。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中国山水画研究院主办,海南恒成实业有限公司、重庆臻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中国源典文化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师恩钊
师恩钊是当代北派山水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多年来致力于继承和探索北派山水画的精髓,在传统与创新的交汇中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他将鲜明的时代精神融入传统,形成内蕴深厚且丰富多变的个性化艺术语言系统,作品致广大而尽精微,具有磅礴奇峻之势和纵横跌宕之态,体现出正大而典雅、壮美而和谐的美学品格,形成了独树一帜的 “新北派山水”画风。“新北派山水”遥接五代北宋的北派山水雄魂,赋予北派山水新的风神气度与精神内涵,其艺术成果和学术价值已经获得了美术界的普遍认可。师恩钊以多年的艺术实践,为疏浚拥塞已久的北派山水历史河川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目前正在以极大的热情发起和筹备“中国北派山水研究会”,决心为北派山水的弘扬和发展做出贡献,近期已取得重要进展。

“0春动” 春山系列之三 368x146 2010年
此次画展是师恩钊继2013年3月在浙江美术馆办展之后的又一次大型个展,也是他从艺以来规模最大的个展。展览集中了师恩钊近二十多年来创作的近百幅山水画精品,以大尺幅巨制为主,全景式、多视角地呈现了艺术家几个阶段的艺术演变和风格形成,是对师恩钊多年来探索北派山水画历程的一次全面的展示和总结。
师恩钊生于1947年5月5日,1984年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协培训中心高研班授课导师、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导师、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特聘教授。90年代以后,他多次参加中国美协美展及各种邀请提名展等并获奖。2005年以来,为国家机关及重要场所创作大型作品二十余幅。先后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16次。多次参加出国艺术交流采风活动,足迹遍及世界各地。2013年应清华美院邀请担任清华美院美术高研班导师,主攻“北派山水画”的教学与研究,以严谨科学而与众不同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美术教学经验赢得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深沉内蕴 厚积薄发――观师恩钊的山水画
我认识画家师恩钊已经多年了。20世纪80年代我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兼授美术史课,师恩钊听过我的课。后来经常来往,他总是称我为师,我是深愧不敢当的。
师恩钊是一位很有才华而且绘画功底很深厚的画家。但他的机遇不是很好,直至近年方为画界所知。多年来他一直在外地的一所教育学院任教授,他所在的环境实 在无益于画家的进取,既缺少切磋的知音,也缺乏艺术的信息。不过师恩钊以其特有的坚韧毅力,顽强地走着自己的艺术之路。他每天静心作画,不断加深自身各方 面的修养,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锤炼了扎实的造型能力。他甘于寂寞,潜心研摹古今名画,深得传统绘画奥秘,并且利用一切机会外出写生交流,寻师访友,不断 充实自己。直到前几年终于下决心到北京寻求发展。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对山川境界的独特领悟,再加上扎实的造型能力和深厚的笔墨功底,厚积薄发,终于取得了 可喜的成绩。

欧洲屋脊――世界名山系列之三 200x200 2012年
师恩钊属于谦谦君子型的文人风格的画家。他不张扬,不外露,更喜欢观察与思考,这个性格特点也反映在他作品的内涵与风格 上。作为一个北方的山水画家,他的足迹遍及名山大川,但跋涉最多的是太行山,那是他十分熟悉的地方。那里山体延绵,雄峻高阔,苍茫浑厚,水流低回,植被稀 疏,荒寒寂寥,不禁使人回想金戈铁马战尘弥漫的历史往事。向北,画家来到辽阔无垠风吹草低的内蒙古草原;向西,越过黄土高原到达广阔浩瀚的黄沙戈壁。这是 与满目苍翠小桥流水的江南全然不同的境界。在师恩钊的作品中出现沧桑博大的时空感是不应令人感到意外的。我在前几年写给他的一段话是这样的:“师恩钊一直 在努力寻求一种适合自己的艺术风格,以表达他对于宇宙、自然、山川的认识和情感。他的一批山水画境界非常辽阔、空茫和寂静,好似太古洪荒岁月凝固一般的沉 寂,只有万古不变的日月照临带来一抹热情和温暖。他也画春花秋月和雪原苍山,他的山水画一如其人,是沉静多于喧嚣而富于内在的语言。”我多次和他谈山水画 时,听他表述自己对山川景观的理解,是倾向于宏观宇宙,富于哲思的。前些年他为准备参加全国大展而创作的大型之作,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寄托,可惜有时不被理 解而被挤了下来。

清凉世界68x68 2003年
我看过他多件大幅作品,他常以山耸霄汉、云锁深谷为景观,令人感到寄意高远,情感深沉,特别突出大自然的苍茫浩渺、 千载一瞬之感。在他的画里,峭壁插天、云障千山、月映深壑、流水无声的境界是十分典型的。这种对空蒙境界的追求,像东北画家卢禹舜也是很为大家熟悉的,但 卢的作品倾向于抽象图形化,反映一种宁谧和永恒的哲思。师恩钊则比较多的是以山川具象塑造画面的深沉冷峻的风格,思想相对要内蕴一些。
在当代山水画各种风格流派构成的极为丰富多彩的格局中,师恩钊能以自己的独特面目占一席之地,我认为技法精严和现代感突出两点值得关注。传统文化中水墨 山水画自元以后成为中国画主要科目,以倪云林为代表的疏简一派影响很大。标举高简而略于物象,虽然意境悠然情韵淡然,但追随者大多东施效颦,相去甚远,使 山水画成了荒率的文人墨戏。直到20世纪以来,经过仁人志士反复研讨探索,山水画重新回归自然、贴近自然成为多数画家的共识,为山水画的新发展开拓了道 路。师恩钊即属于注意观察自然、抒写自然、寻求自然,和现代人内心沟通相会这种类型的画家。经过多年埋头锤炼,百炼钢成绕指柔,师恩钊在技法上形成了平和 雅丽、精严端庄的风格,这要归功于他对待艺术的诚挚态度,洗净浮嚣,平和之气聚于笔端,即使丈二巨幅也处处妥帖、一丝不苟,一树一石皆恰当得体,而画面整 体疏密繁简得当,显出大山大水之磅礴气势,从操控自如的能力中看到笔墨技艺功力的深厚。他的山水画既有传统的笔墨技法,形成完美的传统风格,同时又富于现 代感。这里涉及许多因素,如他对光的处理、对山崖前后的明暗设置都独具匠心,同时配合色调的和谐变化,都是前人不曾涉足的。又如他对构图的处理也有特色, 不落古人窠臼,这也表明我国山水画这门古老艺术在当代审美追求下仍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师恩钊对中国画传统的底蕴又有了深一 步的理解,他反复研读历代名家的山水画作,深入思考如何将传统的笔墨技法和现代的山水创作更好地融合。在他近期的画作中,可以看到笔墨的力度在加强:用笔 多见中锋,更具骨力而流畅多变;用墨丰富多彩,浓淡干湿兼而有之并向极致发展,极淡、极浓、极干、极湿,或相互渗透,或互不干扰。各种笔墨造型因素多而不 乱,有机组合,浑然一体,和谐自然,画面较以前活跃但又不失工整,较以前松放但又不失平和。他给自己的新课题是怎样将回归传统和回归自然统一起来。
师恩钊是一位具有实力而且趋于成熟的山水画家,他的画如其人,不躁不厉,深刻内敛,独具特色。他的画发展潜力很大,随着对民族传统精神的更深入理解,我相信他的艺术前程无量。(孙克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美术评论家)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腾讯微信公众信息发布平台(手机二维码扫描)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