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清在给参观者讲解书法。
继在北京举办个人书画展后,“最美轮椅姐姐”刘晓清于12月7日在家乡举办了个人书画展,展出了上百幅书画作品。一些家长带领孩子欣赏刘晓清书画的同时,也让孩子学习她乐观向上,不向困难屈服的精神,从她的“书话”中感受生命的坚强。
刘晓清出生在诸城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5岁时的一次车祸导致她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全部失去知觉,连正常人轻而易举即可完成的翻身她都无法做到,而她却用自己羸弱的身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21年前,刘晓清爱上了书法。可是对于高位截瘫的她来说,只能趴着写字。每天趴在床上,用左手支撑起上半身,右手在斜板上写字。由于只能以一个姿势练字,全身的力量都压在左臂上,时间久了肩肘酸麻肿胀,甚至失去知觉。“经常累得不想再练了,可是第二天一睁眼,又会忘掉所有的累和痛。”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晓清终于取得了成就。自1996年起,先后在“第三届商鼎杯全国书法大赛”、“山东省政府最高文艺奖泰山文艺奖”等大赛中获奖40余次,并获得了“中国好人”、“山东省残疾人十大自强人物”、“潍坊市十大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参观者接受精神洗礼
市民吴先生跟刘晓清结识已经六年了,说起刘晓清的书法,吴先生只有一句话,“非常秀美。”吴先生也是一位残疾人,酷爱书法,练习书法已有40余年,看到刘晓清取得的成就,吴先生感到她很不容易。
家住潍城区的李先生一大早就带领儿子来观看书画展,想让儿子感受一下刘晓清乐观坚强不屈的性格。“几年前就看过刘晓清事迹的报道,从心底里佩服这位小姑娘。”李先生称,刘晓清身残志坚的故事对青少年是一种激励,教育他们珍惜人生,感恩社会,今天带着儿子看书画展,让他了解一下刘晓清的成长经历,相信对儿子是一种激励。
学会感恩知足常乐
刘晓清告诉记者,今天她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好心人的无私帮助,离不开社会的关心和呵护。她更加坚定了热爱生活、回报社会的信念。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被灾区人民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场景深深触动,当即拿出自己书法获奖的奖金捐给了灾区。同时,她还通过手机和网上银行为灾区捐款,并向灾区捐出了自己获奖的部分书画作品,累计捐款和作品近万元。
她还经常到学校义务指导中小学生练习书法,向未成年人讲述她身残志坚的故事,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珍惜人生,感恩社会。
“没有社会上各界人士给予的无私帮助,也没有我的今天。”刘晓清从不幸的人生谷底到书法艺术的日臻成熟,于无声处再现生命的蓬勃,历经磨难、身残志坚却不忘感恩社会、情暖人间。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如您想转载本条信息到手机微信或微博,请在网页下端左侧点击“分享到”自助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