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
北京11月14日讯 吕书峰,生于1963年。现任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第九届全国美展陕西省评委。作品曾入选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展。曾获全国美展一银四铜,其中《煤,从这里开采》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插图《莎士比亚》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两届中国连环画“十佳”奖等。2013年11月13日,由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主办的“现实与超越——吕书峰中国人物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展厅现场
这次展览,展出吕书峰近十余年来创作的中国人物画《矿工》、《西藏风情》、《都市空间》、《新古典》等系列作品60余件。作品以鲜明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融入中国传统绘画的“书愤精神”和当代水墨表现,把现实和想象相结合。赋予作品以强烈的时代气息。吕书峰的水墨画探索在中国当代人物画坛和学院艺术创作与实践具有典型的意义。
吕书峰绘画的真切感人来自于生活。这位来自陕西能源基地韩城的画家,情不自禁地把画笔延伸向了煤矿,伸向了煤矿工人,吕书峰甚至在矿工题材上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矿工题材的作品也一直是他重要的代表作品。当然,在多样的社会现实生活中,西藏题材也是他绘画的又一重要内容。这些来自现实的关照,一方面呈现出吕书峰深沉的人文情怀,同时,也使得他这一时期的连环画创作反映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感。

观众在《矿工》系列人物画前驻足

观众在《矿工》系列人物画前留影
吕书峰中国画创作一种类型是线描作品。因为一方面长期坚持临习传统艺术,临习古代线描作品,一方面又坚持在生活中以速写记录感受,吕书峰可以在现场用毛笔以传统钉头鼠尾描的线型直接在宣纸上勾勒人物群像。在这种现场写生中,吕书峰可从画面任一点开始其人物勾勒,而在上下左右的随意安排中完成画面人物众多而复杂完整的结构。有时这种现场写生的画面人物形象可达十余人之多,而人物穿插,节奏处理,虚实布白,信手捏来。
另一类作品是古典人物题材,吕书峰自称“新古典”类型。这类创作是玩味笔情墨趣之作,取材于古代著名故事,如关羽《走单骑山野遇周仓》,刘关张《风雪夜三顾茅庐》、《小乔初嫁了》等。这类人物不多,笔墨精到,或偏于用线,或偏于用墨,或笔墨兼之。“新古典”类作品造型自由,笔墨轻松,随意天然,尽管有古典故事情节的制约,但更多体现在笔墨趣味的表达上。

嘉宾在吕书峰“新古典”类型人物画作品前观赏
吕书峰在绘画的表现观念有独特视角,突出地表现在他并不仅仅是重视一种视觉上的冲击与抽象,而是更多地利用构图来削弱视觉的冲击力,并且利用平面化得诉说来表现一种文化诉求。这种建立在文化精神之上的水墨表现,虽然在当下并不一定会抓住人的眼球,但它一定会感到对中国文化充满感情的驿动之心。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遭受都市化浪潮的冲击下,文化价值取向不断向大众化、娱乐化与消费化发展,文化取向上的这种反差给了吕书峰更多的感悟机会与灵感,在文化大视野中不断演绎成为一种经典化得表情,并进而符号化、抽象化,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解读着社会景象和人生百态。(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