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  会员注册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2018中国冰雪画派新疆行系列报道

首   页 书画艺术动态 历代山水名家 当代山水名家 网站推荐画家 实力派画家推荐 理论之窗
各地美协组织 展销大厅 书画定制 国画山水流派 艺海趣闻轶事 书画收藏指南 合作交流
      当代山水画名家
白雪石 傅家宝 郭公达
刘继潮 章 飚 裴家同
朱松发 朱修立 陈玉峰
张自生 朱 冰 张卫平
  更多
      历代山水画名家
展子虔 李思训 李昭道
王 维 关 仝 荆 浩
巨 然 郭 熙 李 成
米 芾 王希孟 张择端
范 宽 马 远 夏 圭
李 唐 刘松年 王 蒙
倪 瓒 赵孟頫 黄公望
仇英 查士标 唐 寅
文徵明 董其昌 朱耷
龚贤 梅清 石 涛
王 翚 王时敏 吴石仙
萧云从 王原祁 吴 历
  更多
      书画收藏指南
2009年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作品市场价格状况统计
教你如何欣赏国画
教你如何收藏国画和鉴别真伪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书画的鉴赏、保养与收藏
悬挂字画的窍门
如何保存收藏的字画
书画收藏家成长秘笈:三大基本功七项注意
投资书画“四字方针”
当代书画收藏进阶
书画收藏五忌
字画收藏小知识
怎样选择书画收藏品
收藏名家书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收藏“四忌”
收藏中国书画最好不装裱 画心保存有利长期保护
文房用品的品位身价
平民收藏如何捡漏
提高鉴赏能力 艺术品投资:长假修炼内功好时机
非理性投机都会失败 艺术市场绝非股票市场
北强南弱 艺术品市场区分南北值得商榷
赝品书画并非全是“劣品”
宋元书画为何屡以天价成交?
小印章有大乾坤:如何判断一枚印章的价值?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市场亮点:大名家女性题材画是收藏上好之选
艺术要与聪明的钱结合?
粉彩瓷板作品《黄山四千仞》拍出680万元高价
民企进入艺术品市场最盼资金安全
郭庆祥谈清代皇家宫廷艺术收藏品
圆明园海外寻宝 大英博物馆担心中国追讨文物
骗子模仿书画家范曾声音 卖假“奇石”等行骗
艺术品秋拍3看门道 书画投资:细节决定成败
万达10年:斥巨资收藏名画期待丰厚回报
今日中国艺术市场当真回暖了吗?
中国艺术拍卖企业距离“垄断寡头”有多远?
  更多
      各地美协组织
安徽省淮北市巾帼画会
安徽省宿州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宿州市青年书画家协会
安徽省芜湖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宣城市美术家协会
安徽省池州市青年美协会员名单
安徽省池州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周口市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漯河市工艺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新乡市美术家协会
浙江省金华市美术家协会工作会议磐安召开
山东省五莲县美术家协会
  更多
 
    霍春阳个人精品展法国巴黎卢浮宫开幕
霍春阳个人精品展法国巴黎卢浮宫开幕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水墨中国   加入时间2013-10-31 11:07:02

   

 

霍春阳个人精品展法国巴黎卢浮宫开幕

与来宾合影

  2013巴黎中国国粹艺术展之霍春阳个人精品展《无情动人 春花秋实》于当地时间2013年10月30日18:30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开幕。本展览由法国戴高乐基金会名誉主办,法中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办,上海咏华时代艺术机构承办。文化部中国艺术节基金会协办,得到民族品牌泸州老窖之国窖1573爱我中华品牌,南京高淳陶瓷之咏华之美顶级中国瓷品牌及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欧洲中心的鼎力支持。应法国戴高乐基金会、法中文化交流中心的邀请,霍春阳先生将个人近年来精心创作的近50件作品在2013这个美丽的金秋季节带到巴黎卢浮宫举办他多年以来最具厚度的一次精品展—-《无情动人 春华秋实》。

霍春阳个人精品展法国巴黎卢浮宫开幕

现场挥毫泼墨

 

霍春阳个人精品展法国巴黎卢浮宫开幕

展览现场


  画家简介:霍春阳,1946年出生于河北清苑县,196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至今。历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教授、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文史馆馆员、天津画院。

  春阳九辩
  一论艺术家之心态
  中国传统文化境界的包容性,在国画创作的广义上已达完满的“无对之境”,即一种永恒境界。由心仪到深入直至完成这一境界,对每一个游于艺者皆为终生之事,古人之所以具备不可超越性,并非今人退步,而是其完美如天地自然般出现并永存,这也是从古至今常与变的自持状态。
  “抱常而守一”是本民族引以为骄傲的理念,是无可改变的一种永恒真理。古人说“天不变,道亦不变”,是言道即天道,道与天地同在,所谓“始终如一”者是也。“一”是本来状态素朴、博大、无边,非今日之士所能企及或变革。从此意义上讲,我们应以毕生精力投入到修炼这个“一”上,即传统文化永久不变的精神内涵,以期修行到与万物同体。这是一个从宏观角度认识问题的核心所在,只就此而言,可以搁置探索,在精神追求上应持“宁作牛尾,不为鸡头”的态度。
  二论笔墨当随时代的误区
  时代不同,笔墨随之变化,既有望文生义之嫌,又失于表面化的思维。笔墨是技巧,它的灵性随驭笔者性情的感动而生发。太阳不随时代更变而明灭,山川、草木等亦然。因此,有些事物表面在变而本质未变。现代物理学和东方神秘主义著作所探讨的旨趣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天体物理学多年来的研究结论与中国道家及印度教之结论惊人地相似。由此而论,我们今天的思想方法不过是在前人的思维定式基础上更细致,或增加了一些例证罢了,说到底是诠释前人,只是悉心体验、实践、认识古人所论之万一而已。笔墨因思想光辉的永存才有其画气写心的文化价值,有些人肤浅的根源就在于太热衷“前无古人”了。
  三论流派的谬误
  很多人动辄以某门、某派划分国画领界,同时又有人极热衷于打造什么门派,实则天下唯一派而矣,即正派。“君子不党,君子周而不比”,无派则大气。文王不派,孔圣不派,故德配天地,道义千秋。无派则无牢笼之鄙,故而能和,和者为大,分之必小。南宗、北宗皆归一宗,即正宗天道,不中必不正,不正则不大,不大必不久。
  四论形与神辨析
  造型与笔墨皆为国画的重要因素,但若只强调造型而缺乏神韵,终非上品。国画是以情领形,以神造型,神遇迹化,情动而形移。对此而言,形为次,不可只张扬形姿,应赋予形以神韵。中国画追求的是以此作为生命的载体,“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宋·陈郁语),故得其意必忘其形。意足不求颜色似,亦可引深为意足不求形似,过分强调形似会因之失掉本质。梅兰芳讲过:“艺术应是移步而不移形。”当今的流弊在于只换形而不移步,所谓移步,是追求精神质量的深化。
  五论传统与继承
  继承传统是精神领域的事。一个人、一个民族都以其文化精神为根本。一个国家及民族的人文精神是其艺术精神的基础,道学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支柱,领悟道学的内涵才是我们继承之根本。
  道学是一个完善的整体,天地人无所不容,古今无所不纳。它是超越时空的,涵盖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所以,传统本身是一个博大的世界,经久弥远,是精神世界永恒的自由王国,把传统只看成是过去,即会将传统视为死物、僵物。继承传统需要诚心诚意,不造作,如白描诗般的朴实无华,因为它会给我们留有精神自由的最宽泛空间,能达到这样一个精神上的自由世界,是我们本应抱有的终极目的,不存在再走出去的概念。圣人的思想是我们能够通往这一境界的阶梯,很多人难以到达这一境界,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想或无从进入的结果。视传统为束缚,实则是画地为牢,自己束缚自己。如孔子云:“力不从心,中道而废,今女画。”亦有不会借鉴前人而言前人非者,不知其可也。传统是财富绝不是累赘,艺术是求得心灵的自在,无需争比,争比只能使人心性浮躁,创新的诱惑也会造成意识上的深度迷惘,心也不会沉静。中国的人文精神是以博大自尊为底蕴的中和境界,大中至和、至高无上。就此意义而论,国画艺术的发展不存在创新问题,只争取在继承的深度和广度上再诚恳一些罢了。
  六论风格何处寻
  无异言而生清静心。豪言壮语是一种不沉静、不成熟的心灵呈现,也是不大度、不博远的心态流露。风格是一种内在修为的外在呈现,它是一种面貌和韵度,只能得之于自然而然之间,而不是争强斗狠或追求模仿乃至设计所能得到的。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可见无心才是本心,无心亦是诚心,艺术上只管修心,莫问前程,如此才能得大道之万一。艺术风格的形成亦如悟道的过程,先感性、后理性,然后再回到感性;先松弛、后严谨,而后再归于松弛;先单纯、后复杂,然后复归于单纯,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道理。
  七论悟之妙
  人生阅历的感悟,有时胜于单纯用功的体会。绘画的造型布局可以折射出人事思维的和谐与否。吞吐、呼吸、轻重、缓急、刚柔、干湿、软硬等这些对立统一的阴阳义理无不体现在生活及绘画创作的相互参照中,故孔子说“虽小道必有可观”。以小事悟大道,故能明一而现万千;如视牛耕犁入土而想到力度,虫子吃木而悟线条,云水风度因其流畅而联想到不著痕迹,以生活常态悟天理,始能知天人合一之妙境。因此在绘画上淡化大湿大密,不重形而忘形,以不动容的心态尊重事物本来面目而达冲和之境,其乐也无穷。
  八论曲线的深度
  教书、创作皆应具深度,不能浅尝辄止。抓住艺术心灵的渊源,才能具备置身寂寞之道的恒心,急功近利、求脱过早,终生难以成熟。求新骛奇、好异尚怪不可怕,怕不知返。豆芽之生长、山水之起伏、云烟之波荡、历史之转折都逃不开一条曲线,即曲折之路为万物运动之轨迹。此皆思考与学习之辩证观。知前人如何提炼和概括生活,才能把握体悟积累之可贵,缓和者成大事,力行无远图;有才而性缓者是为大才,有智而气和者乃为大智;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隐行者必有昭名。如东坡所言“君子所就者大,必有所忍”,忍是师古化之的恒久过程,反之必流于泥古不化了。
  九论再谈“抱常守一”
    针对创新问题,有必要再重温古人强调“守一”的见解以释今日之疑。庄子言“我守其一”“博溺心”,孟子言“守约而施博”,禅家言“百千法门,无量妙义,只向一毛头上便识得根源去”“若一句下悟去,如饮海水一滴,便知百川之味”,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皆谓“守一”是走向自我完善的不二法门。“守一”能使心沉,能使心安;“守一”能促使我们将外在的追求深化为对传统文化的充分体悟与品味,而达感同身受之境。如欧阳修所云“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口”,因此才能历久而弥新。故而不要妄谈创新。妄者,姑妄言之也,既如此,我们也就习惯了姑妄听之,既不严肃,也不负责任。

展览时间: 2013-10-30~2013-11-02
展览地点: 法国巴黎卢浮宫
名誉主办: 法国戴高乐基金会
主办单位: 法国法中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协办单位:文化部中国艺术节基金会
          南京高淳陶瓷之咏华之美顶级中国瓷品牌 
          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欧洲中心
承办单位:上海咏华时代艺术机构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声明: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浏览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和本网站无任何关联。

搜藏网 福建美术在线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
更多友情链接

网站版权持有人:中国 山水画艺术网

页面浏览设置:1024×768分辨率

本站中文名称: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本站网址www.zgsshw.cn  本站所有资料信息未经我站同意禁止转载,否则法律责任自负。

 《中国山水画艺术网》编辑部电话:13805590554   电子信箱:6-0-8@163.com  工作专用QQ:384169963    2522440660    

办公微信:zgsshw  法律维权: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备案编号:  皖ICP备11008522号-1   备案图标.png皖公网安备 34100302000295号